分享

高人对老子哲学中的精华提炼,看完彻底无眠!

 李金荣LWD 2018-11-28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胡适曾推测老子生于周灵王初年公元前570年,但是这个说法也很有争议),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苦县,古县名,史学界普遍认为在今河南省鹿邑县) 。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高人对老子哲学中的精华提炼,看完彻底无眠!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道德经》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20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

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并称之为“太上老君”。

老子都有哪些精华思想呢?哲学诗画从一位高人那里整理了几点,希望大家能够品读,指正。

1,老子哲学中的天地

古代人理解的天,是万物的主宰,孔子,墨子,孟子都曾提倡过,都认为天是不可更改之神圣意志,有着无与伦比的道德意义。但到了老子,他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仅取消了天的道德意义,而且否定了其唯心的成分。古时的道,一般理解为人道,带有一定的人格特征,虽然儒家没有过多的言说这部分,但是人道实际蕴含在儒家的哲学处世中,即为人做事尊重一定的礼仪道德。但到了老子,道成了一种形而上学,变为了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原理或规律,万物发展的这个原理,即道。

2,老子的道

“道”作为一个哲学名词,由春秋时期的老子首次提出。什么是道,却一直困惑了人们两千五百多年,《道德经》也因此被冠之以玄学。因此,我们还是应该看一下老子本人对“道”的定义:“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高人对老子哲学中的精华提炼,看完彻底无眠!

在人类历史上,“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由老子首先提出的。可以说,“道”是老子及其著作的思想核心与灵魂。古往今来,人们对老子之“道”的解释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玄之又玄,让人摸不到边际。因为摸不到边际,所以人们只能在“道”的名相上做文章,而无法真正触及作为宇宙本源的“道”。时至今日,“道”依然是一个很玄的概念,人们依然在用各自的方法和理解在争论着。

其实,在老子那里,道并不是具体的某事物,而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是一种形而上的宇宙发端。从这点看,老子可谓中国形而上的鼻祖。具体事物是有,而道非具体事物,道是“无”。

因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还因为“天地万物生于有,而有生于无”。(《老子》四十二章和四十章)但老子的“无”不是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包含万物,恍恍惚惚的有精气神的一种东西。万物之所以能成为万物,就是因为有“道”的存在。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三十七章)

高人对老子哲学中的精华提炼,看完彻底无眠!

用具体的事物或定义描述“道”是不行的,因为“道”乃天地万物的原理,是万物之母,“道”是无限,而不是有限,凡是有限的事物都不能称之为“道”。所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名天地之始,无明万物之母”。

3,老子的德

老子认为宇宙中的变化是一种常态,称之为常道。自常道内生出德,名曰常德。知常曰明,即知道常道这个原理,就能把握事物发展之规律,并依从规律行事,因此是明事理。反之,就违背了事物的规律,老子称之为“不知常,妄作,凶”,实际就是说,不遵从事物发展之规律,违背自然妄作非为,这是不好的,不道德的。

4,老子的朴素辩证法

老子认为“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纳”。(《老子》四十五章)还有“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老子》二十八章)

这充分表明了老子的物极必反之思想,同时也展现出了中国最早的辩证法,即凡事都有两面性,不可只看好的一面,还要想到不好的一面。

高人对老子哲学中的精华提炼,看完彻底无眠!

5,老子如何看待人的欲望

老子以为人是有欲望的,欲望是人生当中的重要一部分。人有欲望并没有错,错就错在,人们对待欲望的态度上,因为人们为了满足欲望就会想出各种各样人为的方法,这方法越多,欲望就越不能得到满足,而人反而深受欲望的毒害,所以与其想出各种办法来满足无法满足的欲望,倒不如在根上减少欲望,即寡欲。欲望越少,就越容易满足,人们也少受其毒害。

但有一点在今人来看是不能理解的,即老子认为知识也是欲望的一部分,因此应该减少对知识的学习和进步,最好做到“不知止”。在《老子》第十八章,老子明确指出“智慧出,有大伪”。老子认为有修养的人,都像婴儿一样,单纯而很少欲望(“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老子》二十八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五十五章);而无修养的人,大都是欲望杂多;另外,老子还说,不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学习。以学习为目的的学习,是我们人类所犯的过错。并认为人民之所以难以治理,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因为人民的智慧太多了,如果不以智慧治国,则是国家的福气。圣人治理天下,应该是天下人都如婴儿一样,单纯,没有任何知识和智慧。从这点看,老子的思想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高人对老子哲学中的精华提炼,看完彻底无眠!

6,老子的养生

老子认为简朴的生活方式就是最好的养生,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说人应该遵从自然之道,过简朴而自然的生活,这样就能把生命最大化的延长和扩大。以无为为之,以不治治之,无为反而无不为,不治反而无不治。

7,老子的理想社会

老子认为最理想的社会或国家是小国寡民,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与自然融为一体,大家各安其职,互不干扰。领国相望,而鸡犬之声相闻,生活在这个地方的人们都老死不相往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