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穆 中国思想史

 星河岁月 2018-11-29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图片

台北钱穆故居(资料)

台北,钱穆故居

台北,钱穆故居

人类思想之首要者,为生死问题。由此乃有灵魂观念:“人生始化曰魄(生理),阳曰魂(心理)。”中国古人不承认灵魂观,故中国哲学宗教中形而上学部分并不发达。中国思想重人生,不重宇宙,所谓“天道远,人道迩。”

死亡是由人生到宇宙,是天人之交界。如何不朽?古人不在灵魂不死上寻求不朽,而在立德立功立言三者上寻求不朽。

孔子

孔子的生死观:未知生,焉知死。绕过死亡问题而解决人生问题。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子路颜回孔子三人的人生理想:

子路主张经济,颜回主张道德,善而不伐,孔子则不仅我善而不伐,也不令人受之不安。

孔子之仁

1 仁,爱人之心,扩而充之为仁。

孝慈在概念上是对等的,但人都有父母,而未必有子女。

有孝乃能体会父母之慈,如是则从过去之人生通达现世之人生。于是人生和宇宙乃为一。

2 仁为人人可能之事。人员胡在?我欲仁,斯仁至矣。

3 利—命—仁 有不测之命,有必然之仁。博施济众虽然是可欲的,但有待于命。仁在己而不在于外,不在于命。命与仁通达于下学上达。要知命然后能不怨天不尤人。如果不知,则意必固我。

4 孔子之知行合一:知——知命,能近取譬,下学上达而求仁,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行:克己复礼为仁,礼为界限,布置接线不能立足。

礼在仁与命之交界,其字本为天人。有宗教仪式之意义。

因此,不可越界,要尽其在己,要克己。知命,然后不忧。

5 孔子的自由观

自由即克己,以必然之命为界限,仁为自由(为仁由己),在界限之中,在宇宙之中,尽量的自由就是仁。

此自由即为乐,孔子言礼必定言乐。

认识天人,人我之界限为智,故言仁必定言智。

西方哲学向外寻求,故多言智乐,中国内求,故言仁礼。

6 死生关系与天人关系。

言仁必定言孝,言礼必定言葬祭。一生一死,乃见交情。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战国时代

八 墨子 兼爱思想

儒家爱有等差,如何博而广之而免于私爱?

有私爱而由纷争,所以强调仁爱就是主张人类自私自利。【儒家如何面对墨家的挑战?】

兼爱论——根基在于天——“天兼天下人而食”,以天的立场看人,而不是孔子以人的立场看人。

由此,人人平等,不应出现礼。因此而主张俭葬。视人之父如己父,但受制于条件的限制,只能是视己父如人父,等于是无父。如庄子所批判的: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

九 杨朱 为我

十 孟子 性善论

性善论——人心所固有的并非全都是善,善可以从人性固有之中出。但什么是善?

1 可欲谓之善(尽心)

2 人心之所同然为善,心之所同然者,理义也。(告子)

3 尽人之内在为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扩充四端而为善。(告子)

4 善之觉有先后,先知觉后知

5 善为人性之倾向,虽然可以为不善,但人类文化之发展,以善为大方向。【应然之善还是实然之善?】

6 圣人问题上,圣人与我同类者(告子)+人皆可为尧舜——人人皆有善德,都可以成为圣人。

7 孟子也看到人性之恶,君子曰,此亦妄人而已(离娄),但主要把握大体倾向。

8 必要之时,应当舍生取义。【生命在孟子并非最终价值。在老庄则不同。】

十一 庄子 出孔孟杨墨之人生界而论宇宙界

有限性问题:

人生有限,宇宙无限,所以知识有限:

1 死生:生之非惑,死非若丧?

2 物我:反对人类为中心,主张相对而平等

二者归纳起来就是“彼是”,生与我为是,死与物为彼。

人心多好是而恶彼,其实是以知考虑不知。这就是以人为中心的问题。

所以有:

1 是非问题

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

站在人生界而采用宇宙界的立场,如此则没有是非之分,无是非之是,而可以各有所是而不必各有所非。

2 得失问题

有得无失,是为适得;此为无心为得之得,所得者为是。

庄子主张“因是已”,即此而止,不从所得到所未得,好恶是非之妄见乃止。得乎生,不以之非死;得乎我,不以之非物。天与人不相胜,是之谓真人。(大宗师)

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宇宙无限,一切都是中心。一切平等而不对立,如环志无对。

人生有限,宇宙绝对,都不能应对无穷。。一切都是中心,即是无穷。

因此:

1 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齐物论)

两行者,万物并行不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2 无适焉,因是矣。

适为由此往彼,今无所往而不是一中心。无适则此止于此,彼止于彼,彼此两行。

3 约分 道人不闻,至德不得,大人无己,约分之至也。(秋水)

约分就是约限于自己分际之内,到了极致,成为以时空之点,根本无常,根本变动不居。

无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秋水)

由此而产生化之思想——

4 化 庄周与蝴蝶必然有分。各因其是,各不相适。庄周是蝴蝶,还是蝴蝶是庄周?因此不知化而有是非。

化不由人,故应当与化为人。

5 气 通天下一气耳,而游乎天下一气。

止于无所化。

自万物而言,则在日化之中。

自此一气而言,则无所化。

6 神 与化为人,就是宇宙人。非世间人。超人生而入宇宙。

圣人游方,还是世间之人,还是一物。

庄子的知识论

以有涯随无涯殆矣——似乎是反对知识的。

但小智不及大智,而又是赞成知识的。

孔子杨朱墨子为道德人生,庄子为艺术人生。庄子老子属于南方文化,有玄幻之倾向。

庄子之中与孔子相合之处,在于取其消极一面,取其穷则独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