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临床找灵感、做课题? 首先问问大家,临床医生、实习生在医院接触最多的是什么? 当然是「病人」和「病例」; 外科医生手中什么最丰富? 「标本」对不对? 所以我们今天介绍的几种选题方法就是从以上两方面入手。 方法一:个案分析 每个科室都会遇到一些罕见病,需要凭借现有的治疗方法深入探索分析,这种病例就可以写成一篇个案报道,在 pubmed 上关键词检索 「a case report and 研究方向」,即可找到你所研究领域的个案报道。 小编以肿瘤为例检索结果如下:
方法二:收集病例的前瞻性研究 收集病例的前瞻性研究即临床试验或临床药物、方法筛选。采用随机、均衡、严格对照的情况下,进行临床大样本的研究。 最常见的是两种药物、治疗方法单独或合并使用效果的比较,上个月 18 号《柳叶刀》上的一篇文章就是很好的例子: 「The clinical and cost-effectiveness of corticosteroid injection versus night splints for carpal tunnel syndrome (INSTINCTS trial): an open-label, parallel group,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虽然对大部分临床工作者做出这种成果并不容易,但是这篇文献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拜读的。看过了 40、50 分的杂志,再去做 4、5 分的文章,就会觉得没有那么困难了。 文献原文在「科研论文时间」后台回复【P1129】可获得。
方法三:Meta 分析 Meta 分析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只需要将发表的数据进行合并,用 Meta 分析的各种软件合并统计,得出最终结论。 Meta 分析不需要自己去从临床收集病例,收集标本,但是需要有一定生信分析基础,并熟练掌握 Stata 等软件的使用。 临床方面的 Meta 分析方向当然是源于临床问题,如果可利用焦点问题、热门新技术等去做,相信文章并不难发。 文献推荐:https://www.ncbi.nlm./pubmed/30431587
方法四:利用临床标本 这是我最建议各位临床工作者去尝试做的。在非医院的科研机构做科研才知道,临床样本是多么珍贵的科研工具,其来源不是细胞、不是动物,而是临床病例。 医学研究最终的目的就是提高人的总体健康水平,所以病例的组织标本是最能体现研究价值的。所以在临床上做科研的朋友们,珍惜你们在临床的优势吧! 那么,如何利用临床标本做课题呢? 1、检测某疾病与正常组的某分子表达差异,展开对该分子与疾病不同分型的相关性研究、该分子与病人预后情况的分析。 这是临床样本加实验最简单的科研方法,具体怎样做(我在前期的文章中已经有详细的讲解:又要搞临床又要做科研,2~3 分 SCI 套路送给你) 2、样本基因测序,筛选出疾病与正常、疾病不同亚型之间的的表达差异,生物信息学分析加分子生物学实验验证。 一套下来就是一个完整的课题,而且也相对简单易做。如何通过临床样本测序发 SCI,小编正在整理文献,日后也会详细给大家介绍。 3、从标本入手直接做治疗相关的研究,这个方法类似上文提到的方法一,需要注意的是此方法侧重于实验。 举个例子,很多疾病的病灶切除后,除做常规的病理切片,还可直接做细菌培养、病毒检测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