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仙三改《蜀道难》(散文)​

 qingshansiyang 2018-11-29
    青泥岭位于略阳县以西约60公里处。千百年来,以其险峻峭拔之势,横阻于秦蜀故道上,不知令多少旅人驻足浩叹。
    诗仙李白在他的不朽名篇《蜀道难》里,所抒写的“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之句,就是对此情此景的真实写照。
    据说,当年李白在帝京长安耻为紫衣权贵折腰,黯然离京西游。这一日来到青泥岭下,仰望山巅,不禁诗兴大发,挥笔草就长诗《蜀道难》。然而独自细品,却甚不满意。意欲修改,又不知从何入手。于是决定登山体验感受,寻找改诗的灵感。
    翌日一早,李白兴冲冲登临山脚,迎面碰上一位猎人入山,于是结伴同行。
    一路上,猎户大哥向他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的有关蜀道天堑的有趣掌故。这些在李白所读过的各类书籍中,从未有过记载,听得他心迷神醉,手舞足蹈。沿途,他观赏到了无数奇秀的景色,特别是看到几只善飞的野鹤,竟被千仞石壁所阻而哀唳不已;又看到几只觅食的青猴飞荡壑谷,屡遭失败,其中一只不幸跌落无底深渊而粉身碎骨……
    李白亲睹至此,感悟丛生,当晚下山,许多清新的诗句纷纭跃出脑海,挥笔改出了“黄鹤高飞尚不得过,猿猱几度愁攀援”、“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等佳句。
    次日一早,为继续改诗,李白再度登山。
至半途,又遇一位樵夫。此人的采薪本领十分高强,凭借一副长索,在悬崖峭壁间来往飞荡,如履平地,即使生在飞瀑争喧的绝巅上的千年枯松,他也可以随意荷斧斫取。李白遥观凝想,抚膺长叹,又改出一段素为后世传诵的奇句:“连峰去天不盈尺,古松倒挂倚绝壁。飞湍暴流争喧豗,氹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有了这两番登山亲历,《蜀道难》中所有的平庸苍老之处,全改的神采飞扬,字字珠玑。经反复吟诵,又觉得开篇起句处不甚如意,难于通篇的恢弘博大之势相媲美。于是在第三天,又早早踏上青泥岭山道。
    此次登山,不料下起了牛毛细雨。正值进退两难之际,突然发现前面有几位佝偻着脊梁,背负着沉重的竹篓的秦岭脚夫们,李白看到他们面朝泥泞,背向苍穹,正在拼力登山。不禁肃然起敬,连忙尾随其后,一道冒雨行进。
    好不容易爬上峰顶,渐渐雨停云开,大家的心情顿为豁朗。一位富于情趣的脚夫站在高处,对着远山纵情长啸:
    噫——吁——嚱——
    其声发自丹田,清越激昂,令人顿然荡气回肠。李白心中大动,急忙请教发音之法。脚夫们说这叫“歇脚号子”,是他们先辈们专为负重登山所创,并轮流为他示范。很快,李白也学会了如他们那样的嘬唇厉啸,不禁欣喜若狂地仰头长笑:
  “有了有了!吾的《蜀道难》,终于有了奇哉妙哉的开篇之句了!哈哈!哈哈哈!……”
    是夜,在青泥岭下的一家茅顶农舍里,李白挥动如椽巨毫,把青泥岭脚夫的歇脚号子,原封不动地写入《蜀道难》之首: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自此,这篇传世之作,才成了如今人们看到的样子。一代诗仙寄情山水,躬行践履的一段民间趣话,也就在青泥岭下代代传诵,成为当地妇孺皆知的口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