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秘“贡柑”

 昆仑圃 2018-11-30

又到了一年之中贡柑的采收旺季,很高兴又能吃到想念已久的贡柑了,接触柑橘好几年,贡柑是小编在这么多柑橘品种之中非常喜欢的一种,颜色靓丽、果面光滑,吃起来清甜脆爽,风味独特,水分足化渣好,外在内在品质都非常不错,更兼具了深远的历史文化性,让我们一起来探密“贡柑”。

一、名字来源

贡柑起源于广东省四会市贞山,种植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有种植,北宋年间由于其品质优异而被朝廷列为供皇帝御用的贡品,因而得名“贡柑”、“皇帝柑”。

二、性状描述

果实多为近圆球形,少数扁圆形,果径5-8cm。

果皮较薄(0.2-0.4cm),橙黄至橙红色,光滑有蜡光,油胞平密、圆形,较易剥皮

果肉淡橙黄色,质地脆,多汁化渣,清甜蜜味,可溶性固形物8.5%~13%(即田间常用测糖仪测到的数值);每100ml果汁含酸0.3~ 0.4 g,全糖8~11 g,维生素C 21~26 mg,可食率为75.0%~79.6%

三、品种来源

从品种外观上:贡柑综合了橙类和橘类的品种性状特性(果型指数、皮色、剥皮情况、果肉色、汁胞形状及排列等),倾向于是橙和橘的天然杂交品种。

从基因层面上:选取柑橘类、橙类、柚类、柠檬等4大类23个品种进行基因相似性研究,发现贡柑与橘类(砂糖桔、年橘等)相似性最高(0.8-0.82),与橙类(清家脐橙、纽荷尔脐橙)相似系数值均为0.773

由外观层面和基因层面可初步推断贡柑为橙和橘的天然杂交品种,经历1000多年由农家不断选育得到的优良品种。

四、栽培、采收、食用

栽培条件

两广北回归线附近,气候温暖,无霜期长,雨水与阳光充足;

土壤较深厚肥沃、易灌水和排水的山坡旱地和坡地水田,果园周围森林覆盖率高;

年均气温21-22°C,≥10°C年积温7100-7700°C,年极端最低温0.5-2.0°C,年降雨量1500-2000mm,阳光充足,年日照时数1700-1800小时的地方;

现在仁化、德庆、肇庆、钟山等地有栽培。

采收

贡柑的采收可分为两个阶段,青果(10月下旬-11月中),黄果(11月下-12月底),二者口感各有不同,青果脆嫩、清甜爽口,黄果皮薄多汁、香甜化渣、风味独特;

贡柑果实糖分在10-12月快速积累,积累量因秋梢老熟时间、昼夜温差、土壤水分等不同而有所不同;贡柑属中等丰产型品种,市场对贡柑的品质要求(大小、外观等)也是逐年提高,丰产期建议挂果量50kg左右,不建议挂太多果,争取提高品质;

采收前有连续7天以上晴天,果实甜度、风味、耐贮程度等会更加理想。

食用:贡柑采收后即可食用,在贮藏中糖酸降解较快,不加处理,贮放10-15天以上则风味开始下降,贮藏过久的果肉中易产生一种异味,影响果实口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