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自卑,软弱,唯唯诺诺怎么办?花3分钟看完此文必有所得!

 瑞思英语 2020-11-12

“性格决定命运”,这话绝不是空穴来风。一个人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强势还是软弱,决定了他今后的人生和成长走向。

但是,如果孩子性格软弱,唯唯诺诺,必定容易对身边事物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阻碍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Professor认为,这种现象和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但这种因素造成的不良影响,是可以通过后天的锻炼和培养加以改善的。

想要做出改变,找对方向、找准原因才是关键

Professor遍查资料,从众多案例中发现,孩子之所以软弱、自卑、唯唯诺诺,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从家庭角度来看,家长的一些不当行为无疑加剧了这一点……

对孩子过分关心和照顾

Ken家里是三代单传,当儿子Aaron出生后,那可真是万千宠爱于一身,吃饭、喝水、穿衣、洗漱……所有的事情都由大人包办协助。

Aaron上幼儿园后,脱离了家人的视线与呵护。面对幼儿园崭新的环境和集体生活,他的内心充满了困惑和焦虑。

吃饭不会用勺子,上厕所解不开裤腰带,睡觉时不知道脱衣盖被子……看到其他小朋友那样整齐有序,Aaron只能坐在地上大哭。

第二天,Ken要送Aaron上幼儿园时,Aaron说啥也不想去了。尽管Ken用尽了浑身解数,依旧没有用。

实在没招的Ken,和朋友诉说苦恼,说Aaron一直都是个很听话的孩子,但是一提到要送他去幼儿园,就变得很不听话,大哭大闹,甚至在地上打滚儿……真是太让人费解了!

看到这里,Professor也有一个疑问:Ken一家条件优渥,有文化,高素养,可为什么就不懂得,多给孩子提供独自锻炼的机会,才能让孩子拥有面对外界事务的能力呢?爱孩子,就一定要用“包办一切”来体现家长的爱意吗?

溺爱不是爱,是害啊!

喜欢拿自己家孩子和别人家孩子对比

我们身边不乏有这样的家长,总爱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家的孩子做比较。因为如此,“别人家的孩子”成为了很多孩子童年、乃至一生的梦魇。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多优秀!”

“看看xxx,人家又考了一个满分!”

“这么点作业都写不完,邻居家xxx早就写完了!”

……

只要看到别人家孩子有一点进步,这些家长就会指着自己的孩子好好数落一顿。他们认为,通过这种比较可以让孩子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进而获得改善和进步。

但是结果真的如想象中一般美好吗?

Jeremy就是一个在和别人比较中长大的孩子。从小,父母就总拿他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Jeremy由开始的辩解,到后来的顺从和接受,再到后来的厌烦,直到最后自暴自弃……

青春期时,Jeremy甚至还出现了和父母对着干的情况——父母说东,他偏往西。最后导致本来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他,差点连大学都没有考上。但是,Jeremy的叛逆行为仅限于父母,是典型的“窝里横”,一旦面对生活中的难题,就立马变成泄了气的皮球。

其实,Jeremy之所以如此,和父母长时间的“比较行为”脱不开干系。每一次对比,自卑的种子就开始在Jeremy的心里扎根,他渐渐相信,自己做什么都是错,做什么都比不上别人……

Jeremy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公司做普通职工。面对领导分配的任务,有时候明明做的很好,却一直认为比不上别人,唯唯诺诺,失去了很多晋升的机会。

对比,诚然可以让人明白差距和不足,但也可以看出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如果单方面过度强调自身的问题,那么将会为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构建巨大的屏障,成为孩子的障碍和阻力。

经常批评孩子

有很多家长,认为小孩子就是不能夸,越夸他会越找不到北。孩子即使做得再好,只要没有达到家长的要求,得到的依旧是批评。这样的家长,永远不满足于孩子的点滴进步,永远看不到孩子的优点。

但我们必须承认,凡事都有度,适当的批评可以帮助孩子反省与改善,但是过度的批评与指责,乃至打骂,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侵蚀孩子的信心,让他愈发颓靡和逆来顺受。

孔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意思是,有智慧的人,不会有什么迷惑;仁义的人,不会有什么忧愁;勇敢的人,没有什么可惧怕。

如果孩子怯懦胆小,身为家长,我们一定要往孩子的心中植入一个字——勇!

具体怎么做,下面这三个方法可供大家选择……

1.要尊重孩子,多多鼓励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年龄再小,也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自尊心。

性格软弱的孩子本来内心就相对脆弱,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多给孩子信心,不要当众指责孩子的不足,揭孩子的短。如果父母不懂得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则会强化孩子的弱点,起到相反的作用。

2.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不要总认为孩子还小,什么事都不舍得让孩子去做,事事包办,剥夺孩子自我表现的机会,会让孩子养成依赖的坏习惯。孩子性格软弱,很多时候是因为不够独立造成的,把事情交给孩子自己解决,充分发挥孩子的能动性,让孩子在行动中变得坚强,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3.多鼓励孩子接触同伴,大胆交流。

家长可以给孩子创造机会,带孩子出去多多接触外面的人和事,让孩子多跟一些性格外向、大胆活泼的孩子接触,或者把一些小伙伴请回家,通过环境的营造和孩子之间的性格互补,让孩子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升。

Professor说:

孩子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父母是将孩子塑型的“手艺人”。当你摇头叹息,觉得自家孩子是“一滩烂泥”的时候,何不换个思路,看看自己的“捏法”是不是有问题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