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东晋门阀政治》杂记

 Dxy360 2018-12-01
田余庆先生去年刚刚去世,今年打开这本慕名已久的著作,探寻一下先生的学术遗踪。

总体而言,本书从门阀和皇权之争的角度条分缕析了整个东晋历史,从司马睿出镇江左造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直到刘裕凭借北府兵建立宋朝。其间有几点重点:
1、上游与建康中枢之争,从王敦,陶侃到桓温,桓玄。中央士族与强藩间的关系,以及两者与北方的共同关系。特别是几次北伐,田先生通过对全局的把握,运用史料分析了北伐中间的内部政治斗争关系。
2、从流民到北府兵的北来势力对东晋的影响。在读晋书时,对北府兵这个组织一直不甚了然,这本书得以对其发展的历程有一全面了解。
3、几家士族的更迭,从早期王,陶到后来的王,谢。以家族为中心,田先生做了极其详细的描绘。

谈几点个人觉得美中不足之处:
1、对桓玄不立七庙,田先生认为是与桓范有关。个人觉得证据不足。出仕东晋时不提还情有可原,如果真是如此,桓玄废晋更师出有名,立七庙不提似乎没有太大说服力。其中推断也证据不足。

2、缺乏地图,特别是东晋诸多侨民州县。没有地图很多形势没有直观感受,而东晋多次州县变动的政治意义谈的也相对少一点。其实其中与士族之关系恐怕值得深究。

3、对玄学意义强调过重。田先生认为在东晋一代,玄学作为敲门砖成为士族的基本条件。不过这种恐怕只是表象。士族能居高位,政治权术,经济基础与武力不可或缺,这三点的讨论,特别是士族的经济基础全文似乎有所欠缺。

4、北方坞堡与河西。东晋一朝,河西张氏以及北方坞堡与门阀的类似及其相互影响,是一值得深究的话题。文中缺乏了与这两者的对比,反而难以看清门阀形成的背景。

关于书外,印象很深的是这种对士族以及郡望的强调,在马伯庸亲王的《三国机密》里被用的很多。恐怕是受到本书的影响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