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课研究之《数与形》教学设计

 gudian386 2018-12-01

大家好!我是梁聪颖,是朱乐平名师工作站“一课研究”团队第14组成员,来自温州市陶山镇碧山小学。很高兴与您在一课研究的微信平台再次相遇。

提纲

听一听: 差异中求发展

读一读:《数与形》教学设计

看一看:《今天玩什么魔术》

——本期听书内容选自《我教小学数学》(李烈,1999年第一版) 第二章二十四篇《差异中求发展》

每日阅读8分钟

《数与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 材 分 析

教材以等差数列求和“1+3+5+7+…+(2n-1)=n²”为例,引导学生利用数与形的结合,利用图形直观形象的特点表示出数的规律。

展开剩余89%

例1中,学生可以从图形的角度直观地理解“正方形数”或“平方数”的特点。通过彩色方块的设置,既能发现加数的规律(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相加),又能发现和的规律(连续的正方形数)。

学 情 分 析

在教学中,我发现每个班级中都有若干名学生已经在课外数学培训班学习了“从1开始,连续的若干个奇数相加的和,等于加数个数的平方”这一规律。他们能很快说出规律,但在数转形的画图过程中,不能或不确切地描述“末项”与图形最外层之间的对应关系。

此外,各个班级中也都有学生对规律与图形的对应理解存在困难,表现为“似懂非懂”,或只能应用在课本例题中,练习稍有变化便不会做。通过所教学的6个班级的对比,我认为学生在寻找数与形的对应这一能力上存在水平层次的差异,大致可以分成4种,如下表所示:

通过对学生已有的数形结合能力的水平层次划分,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将水平4的学生转换为水平3,将水平3与水平2的学生转换为水平1,水平1的学生进一步强化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具体设置如下。

教 学 目 标

与 重 难 点

【教学目标】

1.通过感受数形间的对应联系,理解规律“从1开始,连续的若干个奇数相加的和,等于加数个数的平方”,并能掌握规律进行计算。

2.经历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的探究过程,促进学生推理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到数形结合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数形之间的对应,理解规律。

【教学难点】

运用数形结合求解变式练习与其他算式。

教 学 过 程

一、练习导入,感受优势

1.出示一组算式,学生口答结果。

1+3+5=

1+3+5+7=

1+3+5+7+9+11+13+15+17+19+21=

(1)提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说说你的方法。

(2)预设:首尾相加、凑十法

(3)谈话:老师已经快速算好了,想知道我是怎么算的吗?秘密藏在这幅图中。

2.过渡(由繁入简):

这么多方格,一下子看不出来,我们就从简单的方格中去寻找图形的秘密。

二、探究新知,体会数中有形

1.以数表形

(1)提问:你能用式子或数来表示下面图形中小正方形的数量吗?

(2)出示任务要求(3分钟):

①先独立思考,完成学习单第1题;

②写完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

(1)数字表示:

1个、4个、9个、16个

评价:数格子是一种基本方法,不错。

(2)奇数相加表示:

1、1+3、1+3+5、1+3+5+7

提问:你的算式和图形是如何对应的?

明确:图①是一个1;图②中间是一个1,旁边还有3块,所以是1+3;

图③中间是1块,旁边是3块,最外面围的是5块,所以说是1+3+5;

图④先是1块,围着3块,再围着5块,最后围着7块,算式就是1+3+5+7。

(3)行数×每行个数表示:

1×1、2×2、3×3、4×4

提问:你的算式和图形是如何对应的?

明确:图①里小方块只有1个,而且只有1行;图②有2行,每行2个,所以是2×2;图③有3行,每行3个,就是3×3;图④有4行,每行4个,就是4×4。

3.讨论交流,总结规律

(1)谈话:我们把这些算式用等号连接。

(2)出示任务要求(3分钟):

①结合图形,仔细观察四组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②思考,说一说,再与同桌交流。

(3)汇报交流

(4)明确:从1开始,若干个连续奇数相加的和,就是加数个数的平方。

4.回顾练习

(1)出示:1+3+5+7+9+13+15+17+19+21=

(2)提问:这道算式对应怎样的图形?

(3)明确:这条算式有11个加数,对应一个每行11个小正方形,有11行的大正方形,共11×11=121个小正方形。

(4)谈话过渡:同学们,在遇到一些复杂的问题时,我们可以找到它对应的图形进行计算,也可以通过算式去理解图形。数中有形,形中有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数与形。

(5)板书课题。

三、变式拓展,深刻内化

1.从形到数

(1)用算式表示下图中小正方形的个数:

(2)学生汇报:

①15×15;

②1+3+5+7+9+11+13+15+17+19+21+23+25+27+29

(3)追问:用哪个算式更好?

2.从数到形

(1)出示:

(2)汇报交流:

算式1:看作1+3+5+7+9+11,6个奇数相加,和为6×6=36;

算式2:①17;②9;③18.

(3)明确:末项对应正方形图┓,对应 行数×每行个数-1。

3. 质疑辨析

(1)学生选择,汇报交流;

(2)明确:规律指的是若干个连续奇数相加。

四、回顾反思,感悟延伸

1.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2. 谈话: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言,“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割裂分家万事休。”希望大家在平时学习中用上数形结合,用好数形结合,让学习事半功倍。

板 书 设 计

与 教 后 迷 思

一节蕴含数学思想或数学方法的课堂,要设计哪些关键活动,提哪些有价值的问题,以促进学生思考?学生要经历怎样的探究过程,才能让思考真正发生? 学生能学以致用吗?学生会在日常学习中运用数形结合吗?“正方形数”学生会了,那么“三角形数”呢?“五边形数”、“六边形数”呢?

数学魔术《今天玩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