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小小的地方都有生花妙笔

 老沈阅览 2018-12-01
   近日,“走进《围城》有声作品发布会”举办,编辑与学者对话,为大家讲述了《围城》这部“新《儒林外史》”的创作故事与作品风格。

   周绚隆(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1944年,钱锺书先生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围城》。在这本书的序里,他说:“我是''锱铢累积’地写成了这部小说”。什么叫锱铢累积?据杨绛先生回忆,当时,钱先生每天只写500字,晚上把誊清的稿子给她看。

   1946年,小说写完,最初连载于《文艺复兴》杂志。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故事写的是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

   33年后的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想重新出版这部小说,去征求钱先生的意见,当时钱先生的态度并不积极。出版社经过反复地做工作,才使得这本书重新出版。《围城》重新出版以后,很快在文坛上引起轰动。接着,就是同名电视剧的走红。据杨先生回忆说,当时读者来信几乎是成麻袋地收,还有读者直接找到他们家去敲门……虽然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但是他们也很开心。

   到今天,人民文学出版社已累计发行了一千多万册《围城》。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经典的魅力。这部小说,被称为新《儒林外史》,秉承了《儒林外史》讽刺的基调。语言的精妙是这部小说的重要特色,非常耐人寻味。

   陆建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钱先生对人心这个东西非常熟悉,这是了不起的。写小说,他并不是纯粹地依靠来自现实生活的经验,他大量的人世间知识其实是来自他各种各样的作品阅读。

   《围城》大量精彩的东西在具体的描写中、在细节中,这本书里面有趣的细节太多了,钱先生写到小小的地方都能妙笔生花。

   在书中,钱先生用了大量的比喻。就像人们分析的,《围城》中的妙喻有三种,一是真实的写景写事物的形象比喻;二是抽象的思维和感觉运用具体的物象来比喻,或者反行之;三是利用喻体和本体在价值等级上的反差逻辑性,来实现语言的效果。

   钱锺书先生在《围城》里讽刺的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我觉得,这些讽刺手法在创作上有点像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英国小说。他受英国小说的影响是很大的。

   周绚隆:许多人觉得钱锺书先生的《围城》是在写爱情,其实,他是在写众生的无奈和精神的困境。就像书名一样,它告诉人们,人生处处是“围城”,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存在着长久的困惑和困境。

   陆建德:在《围城》中,钱先生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一种讽刺,这种讽刺是基于时代的和人性的原因,也是基于作者对于人的脆弱性或者人性的毛病,有深深的体察,而这一点正是他和传统文人不太一样的地方,也是得益于外国文学对他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