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巷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汉族。字梦得,刘禹锡生于嘉兴(当时属苏州)。《旧唐书·刘禹锡传》误作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刘禹锡在19岁之前基本上没有离开过江南,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具体是什么身世,我们目前还没有得到考证。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哲学家、文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 一度奉诏还京后,刘禹锡又因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触怒新贵被贬为连州刺史。后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在那里创作了大量的《竹枝词》。名句很多,广为传诵。824年夏,他写了著名的《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这首诗为后世的文学评论家所激赏,认为是含蕴无穷的唐诗杰作。 后来,几经多次调动,刘禹锡被派往苏州担任刺史。当时苏州发生水灾,饥鸿遍野。他上任以后开仓赈饥,免赋减役,很快使人民从灾害中走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苏州人民爱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他合称为“三杰”,建立了三贤堂。唐文宗也对他的政绩予以褒奖,赐给他紫金鱼袋。 刘禹锡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与朋友交游赋诗,生活闲适。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 其诗现存800余首。其学习民歌,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其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词作亦存四十余首,具有民歌特色,刘禹锡在洛阳时,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牌。 刘禹锡死后,被葬在了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 【译文】 山围绕旧国都一一全还在, 潮水打着空城寂寞又折回。 秦淮河的东边从前的月亮, 夜深时还过那城上短墙来。 【注释】 1:选自《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五。刘禹锡,中唐诗人。这首诗借描写石头城的萧条景象,寄托国运衰微的感慨。石头城,古城名。本是古金陵城,三国时孙权重筑用此名。曾为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城,至唐飞起。今为南京市。 2:石头城:在今南京市西清凉山上,三国时孙吴就石壁筑城戍守,称石头城。后人也每以石头城指建业。 3:故国:即旧都。石头城在六朝时代一直是国都。 4:周遭:环绕。 5:淮水:指贯穿石头城的秦淮河。 6:旧时:指汉魏六朝时。 7:女墙:指石头城上得矮城。 《石头城》诗,是刘禹锡(772-842年)借金陵古迹抒兴亡感慨的组诗《金陵五题》的第一首;其他四首依次是《乌衣巷》、《台城》、《生公讲堂》、《江令宅》。在唐人的金陵怀古诗中,这组《金陵五题》以其思想内容的进步倾向、警醒立意与艺术技巧的纯熟,成为影响深远的金陵怀古诗中的代表作品,尤其是其中的《石头城》与《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更是脍炙人口,起码在南京是妇孺皆知的。 有趣的是,刘禹锡创作《金陵五题》时,还从未到过南京。《金陵五题·引》中说得非常清楚:“余少为江南客,而未游秣陵,尝有遗恨。后为历阳守,跂而望之。适有客以《金陵五题》相示,逌尔生思,欻然有得。”又考证刘禹锡的行迹,长庆四年(824年)夏,刘禹锡由夔州刺史(州治在今重庆奉节县东)转为和州刺史(州治在今安徽和县),途中创作了与南京有关的“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的七言八句《西塞山怀古》;宝历二年(826年)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征召回洛阳,返洛之前,他宿愿得偿,畅游了南京(刘禹锡亲历南京,这是唯一可考的一次),并写出了“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的四联八句《金陵怀古》、“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的五言绝句《经檀道济故垒》等诗。如此,《金陵五题》实为824年夏到826年冬之间,刘禹锡在和州期间的作品,而其时刘禹锡并未踏访过南京。 刘禹锡在没有来过南京的时候,却能写出《石头城》、《乌衣巷》这样情景交融的作品,当然反映了他对南京的了然于胸与心向往之,不过,他毕竟写的是意中虚景,我们不能演绎出“刘禹锡脚下的石头城”、“刘禹锡来此时只剩下一座寂寞空城”等等背离史实的想像。而从艺术上分析,虚景藏情,较之按实平铺直叙,更能包孕诗人的主观情思和审美理想,意境则尤为深邃含蓄。再者,刘禹锡以意中虚景咏金陵而又准确、精彩如此,也表明了寂寞、沧桑的文学意象,已经成为唐代文人———无论来过还是没有来过南京———对于南京的共同认识。南京,六朝时代贵为京都,繁华富贵,而隋唐的南京,地位一落千丈,寂寞空城,野草花,夕阳斜……于是,六朝古都南京,成了中国历史上生长咏史怀古文学作品的沃土,文学意象中的南京,抑郁哀伤也就成了显著的特征。 顺带提一句,《石头城土筑城墙犹存清凉山》中所述诸葛亮在清凉山驻马坡留下“钟阜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也”云云,据权威历史地理学家的考证,诸葛亮终其一生,也没有来过南京。胡箫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