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瑜小乔曾在苏州安家?

 苏迷 2018-12-02

  嵇元

  曾在苏州安家落户

  三国战乱频仍,但也是英才辈出、风云际会的时代。那些巨星般的人物中,有一个人格外耀眼,他就是东吴早期的周瑜。

  周瑜以忠诚与才干,不畏强敌,在建安十三年(208)秋天的赤壁之战中,以三万军队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曹军,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一个以少胜多的战例,从而奠定了东吴政权的基础。而他更让人喜欢的,除文韬武略,还在于有相当高的艺术修养,是当时最有风采的将军之一。

  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人。他在孙氏父子麾下,长时间带兵在东吴西部战线。建安十五年,他赢得赤壁战役胜利后,经过紧张谋划,准备发动西征益州战役,刚行至巴丘(今湖南岳阳),却突然病卒了。看他的简历,周瑜似乎更应该说是东汉时人、东汉的名将,而从他出生、建功和战死,好像都和苏州无很大关系。

  但历史的魅力是常常可以在细缝中找到

  一 些

  意 想不到的真相,因而让人乐此不疲。其实苏州和周瑜很有关系,见诸于地方史籍甚至权威史书的记载。

  一是在今天古城内的景德路东口、路北的府城隍庙庙址。清道光时的《吴门表隐》卷四记载:“周瑜宅即今郡庙址,故井犹存。内有古柏,瑜手所植。至宋,周虎尚居之,因建武状元坊,地名周将军巷。亦有祠,久废。墓在吴县治东二里,无考。”周瑜的故宅,南梁时为陆襄太守宅,舍宅为寺,名法水寺,宋时改名雍熙寺(现有雍熙寺弄)。明洪武三年(1370),官府利用雍熙寺寺基,建造了苏州府城隍庙,庙西重建雍熙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版的苏州旅游书中,还说城隍庙里周瑜手植的古树犹在,人称周将军柏,大约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株古树消失了。

  一说在临顿路南段东侧萧家巷。《吴县志》载:“周将军巷,醋坊桥东,旧名九曲墙巷。案《姑苏志》,吴周瑜故宅,宋周虎居此。”因为这里出现了两个姓周的人,周瑜宅在此巷的可能性就要打个折扣。相对来说,认为周瑜故宅在城隍庙的比较多一点。

  这两则记载都说周瑜曾经家在苏州,用今天的话说,周瑜是新苏州人。那么,周瑜到底有没有在苏州安家落户呢?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记载,汉建安三年(198),周瑜脱离军阀袁术,来到吴郡(今苏州)和孙策会合。彼时孙策已用武力赶走了东汉朝廷任命的吴郡地方官,消灭了地方豪强(史书上说他在吴郡致力“诛其英豪”),占有了吴郡,成了有自己地盘的小军阀,加上他加倍进贡,被朝廷封为吴侯。现在好友周瑜前来吴郡,孙策极为重视,亲自迎接,并立即授周瑜中郎将,拨给步兵二千、骑兵五十。因为周瑜喜欢音乐并很有造诣,孙策还特地给了他一支乐队。西晋时的《江表传》还说孙策为他在吴郡“为治馆舍”,就是准备了府邸。

  当时周瑜只有二十四岁,人长得帅,史书说他“长壮有姿貌”,吴郡人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位才貌双全又有修养的年轻人,都叫他为周郎。苏东坡在那首著名的《念奴娇》词里,称他为“周郎”,其实周郎这一称呼的版权还是苏州的呢。

  有个女人名叫小乔

  周瑜在到吴郡投奔孙策后的大约两年时间里,有两件事值得一说。

  一是周瑜很快就离开吴郡四处征战,攻城掠地,为孙氏政权往西拓展势力立下汗马功劳。

  另一件事情是在攻皖城时“得”到了桥公两个有国色之誉的女儿,后人改桥为乔,称为大乔、小乔。大乔归孙策,小乔归周瑜,两人成为连襟。有一天孙策和周瑜开玩笑说,乔家两个女儿虽然从此离开家乡跟着我们在外奔波,但乔公得到我们两个人做女婿,也是他值得开心的事。

  陈寿撰《三国志》,用字很讲究,正室婚姻一般为聘、娶,而写孙策、周瑜娶二乔用的词是“纳”,二乔应该不是正室妻子。那个年代兵荒马乱,妻女难保,所谓“得”,和获得战利品也差不多。不过用了“纳”,应该是举行过一定仪式,婚姻有合法性。这话也表明,二乔跟着夫君常年过着流离的随军生涯,或者说一直伴在身边。

  建安五年,才二十六岁的孙策被人刺杀,周瑜率部队从前线赶回吴郡,并且留驻在吴郡。周瑜带着武装力量回来,安定孙氏政权的目的非常明确。他以中护军(掌管禁军、提拔军官的极重要高级将领)的职务,与长史(大致相当于秘书长)张昭,一文一武,帮助孙策年仅十七岁的弟弟孙权顺利接位。《三国志·吴主传第二》说,“张昭、周瑜等谓(孙)权可与共成大业,故委心而服事焉。”孙策的一文一武两位大员商量后,认为其弟孙权是可以结为利益共同体的人,于是真心奉为君主。

  孙权新政权面对的问题是,大致今天苏南、浙江一带群山里,有许多不顺服的山越部落,周瑜先是积极开展军事行动,“镇抚山越,讨不从命”,稳定以吴郡为中心的东吴大后方。到建安十一年,周瑜开始远征,主要在西部荆州一带前线征战。十三年,任前部大督,并在这一年打赢了赤壁之战,但不久却英年早逝。

  大凡看史书看到周瑜死去,一声叹息后会忍不住想小乔后来的结局会是如何呢?

  三国时代的刀光剑影里,小乔无疑是一抹让人感到温馨的亮色。但她也只是惊鸿一瞥,并无更多记载,这个美女的命运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不过如若细读《三国志》,对小乔还是能推断出一些线索的。

  根据史籍东吴末主孙皓要求官员家庭女孩子十四五岁就要供朝廷拣选的记载,那时女子出嫁也就十四至十六岁之间。周瑜获得小乔时大约二十五岁,小乔估计年约十五六岁,比周瑜小十岁。周瑜病故时三十六岁、小乔大约二十六岁,两人的婚姻生活大约十年。又过了十五年,到黄武四年(225)时,孙权为他的长子孙登娶了居住在吴郡郡城的周瑜独女(分别见《三国志·吴书·孙登传、程秉传》)。

  因为小乔一直在周瑜身边,这个女儿极可能是周瑜病逝前一年、小乔二十五岁左右时所生,只有这个女儿才有可能在周瑜去世后十五年出嫁。假如这个推断成立的话,这个女儿既是周瑜也是小乔唯一的女儿。

  史书记载周瑜生有二子一女。长子叫周循,“尚公主(孙权长女鲁班),拜骑都尉,有瑜风”,这位年轻驸马外貌、才貌很像他父亲,但婚后不久就死了。

  次子叫周胤,先是“拜封兴业都尉,妻以宗女,授兵千人,屯公安。黄龙元年(229),封都乡侯,后以罪徙庐陵郡。”(《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以周胤婚后能领兵在外推断,他在周瑜生前已成年,不应该是小乔所生。而且他因罪被徙庐陵郡后,一直处于被看管状态。

  东吴赤乌二年(239),大臣联名上书,希望孙权看在周瑜为“扬国威德”所作的贡献,能够对其子周胤“还兵复爵”。周胤的罪名按孙权的说法,是“酗淫自恣”,只是生活作风问题,不是什么原则性的罪行,但孙权实际上一直到死都没有解放周胤。对此,有人都很奇怪,孙权为什么对周胤如此薄情?清代史学家王鸣盛在其历史学术名著《十七史商榷》的“周瑜子胤废死”条中说:

  盖以权晚年任数多猜忌,果杀戮,故归美于上,而隐(周)瑜之功。及权答书,则数胤之罪,但有“酗淫自恣”,别无他恶也。意者胤必有颂言父当年之功,泄漏上闻者,故权恨之如此。若但以酗淫,自可戒饬,何至废绝以死。且功臣之子而以酗淫闻,此岂权之所恶乎?

  王鸣盛认为孙权废死周胤的原因,是周胤称颂父亲周瑜的功劳影响到了孙权的威望,但是,孙权为何又让十七岁儿子娶周瑜的女儿呢?

  帅哥靓妹杳无踪

  孙权让自己最受宠的儿子娶周瑜的女儿,应该与此女的母亲是小乔有关系。

  小乔的姐姐大乔是孙策的配偶,孙权接的是哥哥孙策留下来的权力(照理应该由孙策儿子孙绍继位),现在让自己的儿子去娶孙策小姨子的女儿,通过这一婚姻多少增强了和孙策的血缘关系,有利于巩固他的权力,这也是为他百年后长子孙登能顺利接班而不是权力又回到孙策一系的深远考虑。

  周瑜的这个女儿出嫁孙登后,孙登在黄龙元年(229)立为皇太子,先镇武昌后在建业。谁知孙登在赤乌四年(241)死了,没能接孙权的班。周瑜女儿和孙登婚后生有三个儿子,其中两个没成年就死了,只有一个次子叫孙英,被封为吴侯,也就是以吴郡为封地。

  当初孙策因曹操的推荐被封为吴侯,孙策死后儿子孙绍也曾被孙权封为吴侯,但后来又改封上虞侯,虞和吴古代虽可通用,但毕竟吴侯爵位尊贵,孙绍的改封,可能就是为孙英腾爵位。孙英作为故皇太子孙登的唯一传人,封为吴侯表明他的地位很尊贵。

  根据诸侯应该住在封地的规矩,孙英应该和他的母亲住在吴郡郡城,其母是周瑜的女儿,是明媒正娶的太子妃(史书上也确实称孙英之母为妃),她应该和儿子住在一起的吧。

  周瑜女儿住在吴郡郡城的吴侯府邸里,她父亲周瑜故宅也在吴郡城内,母亲小乔应该住在里面。而且《三国志》记载周瑜死在很远的前线,“丧当还吴(郡),(孙权)又迎之芜湖”,周瑜丧事既然在吴郡办,其墓也应该在苏州,唐代《吴地志》(此书年代可能更早,是苏州最早的地方志籍)有:“周瑜坟在县东二里”。小乔如果活着,可以和已经孀居的女儿、外孙经常往来。假如这样的生活能够一直持续下去,小乔的晚年应该是幸福的,做皇太后也有可能。

  但是,历史常有意想不到的转折。

  吴五凤元年(254),大将军孙峻擅权,他是孙策、孙权叔父孙静的曾孙,史书说他“骄矜险害,多所刑杀,百姓嚣然。又奸乱宫人,与公主鲁班私通。”(《三国志·吴书·孙峻传》)鲁班是孙权长女,这是姑侄和姑母私通。

  吴侯孙英作为故皇太子唯一的儿子,出于责任,想除掉这个危害政权的祸害孙峻,但是计划却不知为何泄露出去了,除奸没有成功,孙英只好自杀以免连累家人,他的吴郡封地也被撤掉了。这是《三国志》上的记载。

  但《三国志·吴书·孙登传》裴松之注引另一本史籍《吴历》,另有说法:孙权长子孙登、孙虑死后,尚有三弟孙和,立为太子。孙权另一子鲁王孙霸与孙和争位,孙权犹豫难决,大臣陆逊、吾粲、顾谭等“数陈嫡庶之义”,力保孙和,孙权甚为反感,听凭孙霸等谮诉,制造冤案,牵连孙和受幽闭的处罚,又外贬为南阳王。后孙峻在孙权死后又将孙和发配新都,派“遣使者赐死”(《三国志·吴书·孙和传》),当时大家都为孙和的悲惨命运感到不平。《吴历》记载:“孙和以无罪见杀,众庶皆怀愤叹,前司马桓虑因此招合将吏,欲共杀峻立(孙)英,事觉,皆见杀。(孙)英实不知。”也就是说,有大臣想发动宫廷政变,杀孙峻,立孙英。但是孙英住在吴郡城里好好的,不仅没有参与宫廷斗争,对有些人的“杀峻立英”计划也不知情。

  不管是主动谋划还是被牵连,此事败露了,都会按谋反案处理,孙英是自杀还是被杀,如被杀是仅他一个人还是全家被诛,反正最终导致了他的“国除”(吴郡不再是他的封地)。他的外祖母小乔如能活到这一年应该七十岁左右了,还有周瑜和小乔的女儿,有没有受牵连?查遍史书缝隙,再无她们的信息,也无孙英后代的信息。

  帅哥周瑜和靓妹小乔,最后在苏州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其结局不亦悲夫!

   

  一说今天古城内的景德路东口、路北的府城隍庙庙址曾是周瑜故居。清道光时的《吴门表隐》卷四记载:“周瑜宅即今郡庙址,故井犹存。内有古柏,瑜手所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