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被忽略的MCHC 一例术后乳糜血致检验结果异常的分析探讨

 开心100mm05xkw 2018-12-02

      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不仅受到标本采集、性能及操作者个人因素影响外,同时与血液标本自身的干扰因素相关,诸如脂血、黄疸、溶血等因素。最近几年来,伴随脂肪乳剂的广泛应用,导致输入性脂血发生,引起脂血标本上升,对检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干扰。通常也有很多检测因素干扰我们的检测结果,而在血常规中MCHC异常升高常被忽略,下面由以下案例来探讨下脂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以及解决方案:


案例经过:


      肝胆外科,某病人,9月5日病人术后,发现HGB、MCHC 在8月29日至9月3日持续高升。临床医生查看结果后表示非常疑惑,没有输血,病人血红蛋白怎么这么高?还一路飙升,这可是在手术后呢?!!


图1、HGB变化图


图2、MCHC变化图



图3、RBC变化图


检验科人员逐步排除:

      仪器无故障、试剂无更换、质控也在控,剩下的就是标本跟操作问题,操作科室采用双向通讯,排除传错结果上错样本问题。


标本:

1、复查并查看标本,标本混匀后无冷凝集,但静置一段时间发现标本如下图,上层血浆脂肪样浑浊,乳白色,奶肉状(图4),发现标本脂浊后,跟临床沟通得知,病人术后输入脂肪乳,告知医护人员病人在输注脂肪乳期间禁止抽血,应在输注后6-8小时候再进行抽血。


图4


2、查看仪器存在以下报警(图5):“Turbidity/HGB Interf”表示血红蛋白测定时,由于乳糜微粒或游离胆红素的干扰造成的样本混浊产生的报警。MCHC 421g/l,而且血涂片国际复检规则中第13条要求:MCHC复核条件:MCHC≧参考范围上限20g/L,复核要求:检查标本有无脂血、溶血、RBC聚集及球形红细胞。


图5


3、对标本做以下处理,以800r/min离心半径13cm离心机,离心10min避免红细胞发生变形破坏,吸掉上层浑浊乳白色血浆部分,用等量生理盐水进行替换,充分混匀后再进行上机检测,结果修正为:HGB:95g/L,MCHC358g/L。

另外,文献报道血浆置换法会造成血小板、白细胞丢失,血小板计数下降 ,采用3000r/min离心5min后进行置换血浆,未检测到对血小 板计数的影响,也有人用1500r/min离心5min后进行血浆置换,发现血小板计数显著下降。[1]


结果报告:红细胞,白细胞数、血小板数报告血浆置换前的结果,而HGB、MCHC、MCV、MCH则报告,血浆置换后检测的结果。


备注:血浆置换,应一直置换至无“Turbidity/HGBInterf”等报警,方可停止置换。


问题二、细心科室老师查看资料进一步思考,存在以下疑惑:为什么8.23-8.27一直也在输注脂肪乳(1440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期间血常规结果均在合理范围内,HGB,MCHC也未曾升高?而为什么8月28日更换长链脂肪乳,次日抽血,MCHC,HGB一路高升,难道跟脂肪乳种类有关?


图6


图7


      脂肪乳是由大豆油与卵磷脂合成, 临床上主要用于手术后营养失调、急性消化道疾病、烧伤和创伤、肾功能损害、早产儿、虚弱性疾病等,其可供给人体足够热量和必需脂肪酸的较为理想的静脉营养液,能促进氨基酸的吸收,节省蛋白质,以利患者维持身体能量和体力恢复,进而促进伤口愈合。[2]-[4]


1、1440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1440ml/袋):

本品的包装分为内袋与外袋,在内袋与外袋之间放置氧吸收剂。内袋由二条可剥离封条分隔成三个独立的腔室,分别装有葡萄糖注射液、氨基酸注射液及脂肪乳(主要成分:英脱利匹特)注射液。使用前,须开通可剥离封条并将三个腔室中的液体混合均匀。

注意:连续使用本品一周以上的患者,必须做脂肪廓清试验以检查患者的脂肪廓清能力。具体操作如下:输注前采血样,离心,如果血浆呈乳状,则原定的输注计划应延期实施(此法不适用于高脂血症的患者);当发现病人脂肪廓清能力降低时,最好再查血清甘油三酯。对于婴儿和儿童,监测脂肪廓清能力的最可靠的办法是定期测定血清甘油三酯水平。

本品粒径大小和生物特性与天然乳糜微粒相似

药物不良反应:

病人脂肪廓清能力减退时,尽管输注速度正常仍可能导致脂肪超载综合症。脂肪超载综合症偶尔也可发生于肾功能障碍和感染患者。脂肪超载综合症表现为:高脂血症、发热、脂肪浸润、脏器功能紊乱等,但一般只要停止输注,上述症状即可消退。


2、长链脂肪乳(力邦英特):

长链脂肪乳注射液(OO),用于口服或肠内营养摄取不能、不足或禁忌的患者,进行肠外营养补充脂肪。

脂肪乳的清除率依赖与其乳粒大小:体积较小的乳滴可能延缓清除,同时可提高脂肪蛋白酶的脂溶作用。

本品乳滴的体积与乳糜微粒接近,而与其具有相似消除率。



综合上述,两种脂肪乳的的粒子大小都是跟乳糜微粒差不多的,不存在脂肪乳粒子大小问题造成的脂血干扰,可能原因如下:

1、连续超过7天输入脂肪乳,可能造成体内不能代偿,刚好在更换长链脂肪乳后,体内不能代偿造成乳糜血症。

2、脂肪乳输注方式?之前的是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是经过一定比例输注,体内能代偿,后面的长链脂肪乳浓度较高,体内代偿慢,造成乳糜血症

3、抽血时间,8.23-8.27日血常规都在输入注完后6-8个小时抽血,而28号后,长链脂肪乳可能没按输注完后6-8个小时抽血。[5]


讨论:


      乳糜血:是血浆中出现的乳糜微粒增多,可能来自于合成的脂质乳液的膳食或肠胃外脂质乳剂给药,或静脉输入脂肪乳后采血,使得这些成分在未被吸收的情况下混入血液。他主要影响的是通过比色法测定的血红蛋白结果。乳糜血一般是由患者淋巴管阻塞、脂类代谢异常、接受脂肪乳静脉注射等因素造成的。大多数血液分析仪通过比色法测定血红蛋白,加入溶血素破坏红细胞,将血红蛋白释放,然后对溶液进行比色。一般不干扰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测定。乳糜血中乳糜小粒会使血浆呈不同程度的浑浊状态,使得透光性差,干扰了HGB测定准确,因此导致血细胞分析仪比色法测定HGB错误,同时使计算参数MCH、MCHC产生假性升高(本案例)而我们也可通过这两个参数找出异常,发现乳糜血现象。为了避免这种干扰建议至少输入完成之后的6-8小时再采集血液标本进行检测。


4.2脂血:患者进食大量高脂肪类食物可以造成血中脂肪暂时性升高,样本的餐后高脂血症通常是实验室产生错误的原因,特别是对生化血脂检测影响最为明显。而其对血常规的影响则主要在白细胞计数和分类上

      脂血标本在血细胞分析仪中,有BASO通道时,其BASO通道的WBC计数结果明显升高,例如在SYSMEX血细胞分析仪器上而且还会出现一条不规则向上延伸的曲线,其BASO通道会出现向上延伸的蓝色直线,程胡须状,而乳糜血和正常血不出现这一现象。其结果是两个通道的白细胞计数值相差比较大,或者导致白细胞不分类,或者导致分类错误。


      血液中的乳糜血的成分含量水平过高,会对血样中白细胞检查指标产生影响,与大量脂肪吸收后,脂肪在血液的红细胞表面进行吸附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红细胞附着大量脂肪后溶血速度会明显降低,BASO通道仅仅采用FSC以及SSC两个参数并无荧光参数,未溶解的红细胞,大小跟白细胞裸核差不错,大量的红细胞在检测过程中会被错误地认定为白细胞。脂血时候XE-5000可能会造成白细胞假性增高。[6]


图8


图9


      一般情况下血细胞分析仪是以BASO通道计数白细胞结果(例如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WBC-B)作为最终报告结果、且两个通道或者三个计数通道之间差异不大。但是在这种脂血影响下,其不同通道之间的差距加大,仪器会提供报警信息(RBC Lyseresitance),同时在研究参数中将不同通道的计数结果列出,会选择DIFF通道的计数结果报告(WBC-D),但有时候会出现选择错误,这是需要我们注意并排除的。但是它对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相关计算参数的影响不大,这是重要区别。


      而现在大部分医院已经使用Sysmex的最新型号仪器,白细胞检测采用WDF、以及WNR通道进行检测。XN系列全自动模块式血液体液分析仪检测NRBC有WNR通道(即WBC/BASO和NRBC通道),针对白细胞数检测增加了NRBC的修正功能。在该通道中进行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嗜碱性粒细胞计数和NRBC计数。所用试剂之一的 Lysercell WNR,其中的表面活性剂使红细胞溶血的同时,透过白细胞的细胞膜。白细胞的外形和内部构造因各自的细胞特性而异。利用散射光(FSC、SSC)可捕捉其形态的差异,凭此将嗜碱性粒细胞和其它的白细胞区别;另一试剂Fluorocell WNR,对白细胞及NRBC的核酸和细胞器进行荧光染色。在Fluorocell WNR试剂中白细胞比NRBC的染色部位多,在Fluorocell WNR试剂中其荧光强度也比NRBC强。根据荧光量的差异,将NRBC和其他的白细胞区别和计数。由于脂滴无荧光,不会干扰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所以XN仪器在遇到脂血时,白细胞分类计数基本不会受影响。[7]






      同时乳糜血对PLT的影响也较大,乳糜颗粒大小在7.0~9.0fl之间,其与小血小板直径较为相近,因此易造成干扰。因此,血液中的乳微颗粒在通过电子血细胞计数微孔时被误认为是PLT而进行了计数,从而导致PLT增高。这仅仅是对电阻抗法来说的,而我院采用的血常规全部检测RET,而检测RET时候,会有PLT-O采用血小板核酸进行特异的荧光染色,而乳糜小粒是不存在荧光的,通过荧光也可以排除乳糜小粒对血小板的影响。当血小板受干扰时候,会按以下9条规则进行转换PLT-O进行报告。当然前提条件是RET散点图或者PLT散点无异常报警。






参考文献

[1]张时民,张麟.乳糜血对血常规测定的影响及排除方法探讨[J].现 代 检验医学杂志 ,2010,25(5):72-75

[2]钱小敏,张晓杰.病人输入脂肪乳后血小板计数准确性的探讨[J].临床检验杂志,2010,18(11):156-159.

[3]陈海涛,林明辉,赵琪琪.等.现代血细胞分析技术与临床[J].现代医学杂志,2010,11(23):112-115.

[4]赵亮,马军博,陈亚琴,等.脂肪乳对血常规部分结果的影响探讨[J].临床检验杂志,2011,19(23):123-125

[5]文靖. 中/长链脂肪乳在54 例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应用[J]. 广西

医学,2007,29(11) : 1783 - 1784.

[6] 曹寒沁,金胜航,吴敏瑾.乳糜血标本对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影响因素的探讨[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13):1776-1777.

[7] 邹映红. 抗坏血酸、胆红素、血红蛋白、乳糜对临床生化项目检测结

果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12,14( 2) : 219 -2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