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脉在笔墨中延伸——王孔瑞国画欣赏

 涤砚堂 2018-12-02
文脉在笔墨中延伸——王孔瑞国画欣赏

所谓国画,这个“国”字,包含并传承着东方文化的基因和我们的民族精神。国画所要表达和体现的,也正是民族性的文化特征和审美价值。这就让我们的话题回归到了继承传统与探索创新的命题之中。传统,表明了绘画应该体现的共性,也可以说是公性。创新,着重于体现时代精神、画家的个性特征、思想修养以及在技能技法方面的探索和尝试。

通过作品,我们欣喜的看到,王孔瑞先生对于国学和传统绘画技法的继承是毋庸置疑的。

文脉在笔墨中延伸——王孔瑞国画欣赏

而现在的许多青年画家,置传统于不顾,过分地强调新奇。致使作品失去了传统文化的要素及其审美意义。对此,王先生深明其中的得失与偏颇,不论师古还是师今,他都能脚踏实地,既不背离,也不拘泥。

首先,我们肯定王先生国画作品的传统性。有传统,当然是说,有传统精神和传统技法。这就是有根基。文脉在笔墨中延伸——王孔瑞国画欣赏

其次,王先生的作品,显而易见地流露着形式、意象与技法上鲜活的当下语境。当艺术创作成为一种心性的自觉,在规矩方圆之内,所谓的法则就会成为无法之法,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作品便由生活和情感的见证者,上升为个体生命在社会变革和艺术进程中的在场符号。这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因时而变的创新和发展。因此,我们说,王先生的绘画艺术是国学与文脉的继承和传递。

文脉在笔墨中延伸——王孔瑞国画欣赏

“学不师古,如夜行无灯”(王原祈语)、“先以古人为师,再以造物为师,最终当以心为师。”(董其昌语)这些论述说明,在继承的基础之上寻求突破与创新,并确立自己的艺术面貌,是画家们成功的普遍经验和必由之路。对此,王先生深信不疑,并且身体力行。文脉在笔墨中延伸——王孔瑞国画欣赏

王先生的山水画,通过写实和写意相结合的手法,在形式美的基础上凸显意境美。他时而偏于写实,旨在表现自然的形态美。时而重于写意,意在传达内心诗性的情感美。写实的同时不乏象征与夸张,写意趋于浪漫与幻想,两者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完美地再现了自然清丽与飘逸的神韵。我们看到,其中虚化的写意笔墨,在画面的山穷水尽之处,不经意地营造出一种妙不可言的幻影和气韵。如天籁之音,似断若连;如草色遥看,似有若无。这种奇幻的笔墨,蕴藏着一种通玄达幽的神秘气息,极大地提升了画面的意境美和含蓄美。

王先生作画,善于借助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倾注诗意化的情感元素,让笔墨和色彩进行多层次的交汇融合,完成从物象到意象、再到艺术形象的飞跃,使其审美蕴含超越物象本体,最终成为升华于生活和自然之上的艺术之美。这种点石成金的手法,卓有成效地增加了国画艺术的表现力和审美力。

 

文脉在笔墨中延伸——王孔瑞国画欣赏

在王先生的山水画中,自然万象如同顺应着观赏者的情感波动,进行序列化地有机组合,呈现出大起大落、大开大合的基本格局。其中的黑白、虚实、干湿无不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感染。跌宕处因险得势,繁密处似堵若疏,空寂无物处舒朗而敞亮。特别是黑白、干湿相邻之际,反差极大,让人想到太极图中的阴阳相克相生原理,“黑处”水晕墨色凝重,破实为虚,不知其意蕴深远;“白处”轻描淡写,如烟岚乍兴,化虚为实,反觉气韵更加生动。我们看到,这种大格局的排列组合与对比手法,无不启承转合有序,迁延映带生辉。凡此种种,连绵不绝,遥相呼应,共同幻化出一种美仑美奂的自然与人文和谐并存的艺术境界,引领观赏者在视觉的律动中获得心游物外的精神享受。这不免让我们联想到清代恽寿平在《南田画跋》中说过的一句话,“今人用心在有笔墨处,古人用心在无墨处,倘能于笔墨不到处观古人用心,庶几拟议神明,进乎技已。”仅以此言类比和管窥,王先生技法之精妙,画境之高下,亦可略见一斑。

文脉在笔墨中延伸——王孔瑞国画欣赏

欣赏王先生的作品,我们能够见出,他笔下的自然山水,既具有高人雅士的精神气质,又兼备长者豁达大度的包容情怀。从文化底蕴的层面上审视,王先生的作品依然不乏积极的人文精神。

文脉在笔墨中延伸——王孔瑞国画欣赏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王先生的山水画,常常是“空山不见人”。这与其说是常规思维中“隐逸”思想的流露,不如说是他对老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思想的艺术化阐释,充分体现了画家对当下生存境遇的沉思与设想。据此,我们认为,王先生的许多作品,自觉与不自觉地表现了一种“生态伦理主义”的观点与思想,其艺术宗旨和人文关怀,实在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深思。从技法上讲,这也可能是王先生对艺术审美“空筐”效应的探索与运用。他没有在画面中点缀更多写实性的人文景观,以便让每个观赏者都能根据自己的欣赏趣味,从画面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着眼点、落脚点,或者说栖身点,进而把各自独特的人生体验、精神寄托,以特写或者隐匿的方式安放其中。我们不能不说,这就是王先生绘画摄人魂魄的独特魅力。

文脉在笔墨中延伸——王孔瑞国画欣赏

正因为如此,王先生的作品,与观赏者之间,极易产生从视觉到精神层面的碰撞与沟通。作品的这种开放性与亲和力,为观赏者的思想和情感栖居其中提供了极大地兼融性,也为观赏者认知和体验“天人合一”思想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艺术道场,作品也因此获得了艺术所应该具备的恒久生命与活力。因此,我们说绘画不仅仅是悦目的,更重要的是为了让观赏者寄托情怀,安放心灵。王先生用画笔剥离出负载情感元素和文化审美功能的绘画语言,通过再造自然之美引发的精神活动,生发出凌驾于自然之上的艺术效应,使笔墨在这些符号潜在的背景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宣泄。而且,这种特写式的自然符号、民俗符号、文化符号,在失去定式的审美框架下,更注重于抒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个人心里经验,并使之得以升华。这正是艺术创作中神奇的灵感效应和审美功能的完美结合,它使画家独特的人生体验,与观赏者的审美活动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效应。

文脉在笔墨中延伸——王孔瑞国画欣赏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王先生于书法和制印都有极高的造诣,并屡获全国性大奖。书画不分家,对王先生来说是名副其实的。因此,于书法于绘画,他都能通达本源,并且相映生辉。

总而言之,王先生的作品力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有所拓展。无论是富于时代精神的画面,自由洒脱、苍劲奔放的笔墨技法,还是充满诗情和哲思的意象,都表现出他出类拔萃的才情和智慧。为此,我们对王先生未来的创作充满了信心和热切的期待。

2016年夏于济南


王孔瑞简介:

文脉在笔墨中延伸——王孔瑞国画欣赏

1978年12月生于山东章丘。篆刻师从陈靖,曾受教于陈振濂、孙慰祖、范正红、徐正濂、朱培尔等名家,国画师从张志民,受教于李承志、张宝珠先生。中国国家画院张志民工作室画家,北山五子之一,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印社社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艺评网合作艺术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