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世事三更梦之千古劝诫奇文《醒世碑记》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8-12-04
百年世事三更梦之千古劝诫奇文《醒世碑记》

醒世碑记

(清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 公元1661年)

天下丛林饭似山 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 惟有袈裟披最难

朕为大地山河主 忧国忧民自转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 不及僧家半日闲

来时糊涂去时悲 空在人间走这回 

未曾生我谁是我 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 合眼蒙胧又是谁 

不如不来也不去 来是欢喜去是悲

悲欢离合多劳思 何日清闲谁得知 

世闲难比出家人 无牵无挂得安宜

口中吃得清和味 身上常穿百衲衣 

五湖四海为上客 皆因屡世种菩提

虽然不是真罗汉 也搭如来三尺衣 

兔走鸟飞东复西 为人切莫用心机

百年世事三更梦 万里江山一局棋 

禹开九州汤放桀 秦吞六国汉登基

古来多少英雄辈 南北山头卧土泥 

黄袍换却紫袈裟 只为当年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 为何落在帝皇家 

十八年来不自由 南征北讨几时休

如今撒手西方去 不管千秋与万秋

百年世事三更梦之千古劝诫奇文《醒世碑记》

《醒世碑记》作者和创作背景

《醒世碑记》的作者爱新觉罗·福临,是清太宗皇太极第九子,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清太宗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出生,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即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孝庄太后,顺治是清世祖顺治皇帝的年号。

清太宗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八月,太宗皇帝皇太极在端坐中突然无疾而终!经过一番较量,太宗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在叔父摄政王多尔衮辅佐下即了帝位,改元顺治,并于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九月由沈阳进京,在太和门举行了登基大典,成为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

六岁登上皇位的福临,是在多智多勇又独断专行的叔父多尔衮,与深明大义的寡母孝庄文皇后教导之下成长起来的皇帝。多尔衮摄政七年间,清廷在以武力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发兵追剿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和南明抗清势力,推行剃发易服、圈地等民族高压政策。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多尔衮病逝后,顺治开始摆脱傀儡地位,对多尔衮实行了削除封号爵位、罢撤庙享谥号、籍没家财等身后惩处。为加强皇权,他废除了诸王贝勒管理各部事务的旧例,又采取了停止圈地,放宽逃人法等一系列缓和民族矛盾的措施。尽管顺治很想有番作为,也颇为中原文化所吸引,但终因他周围尚未形成一支以他为主导的强有力的政治势力,致使他在与朝中反对汉化的勋旧大臣的较量中败下阵来。

百年世事三更梦之千古劝诫奇文《醒世碑记》

政治上的失意,使顺治帝沉湎于佛学。随着与佛教高僧的交往,他产生了遁入空门的思想。当他挚爱的皇贵妃董鄂氏死后,他的精神支柱完全崩溃,健康状况每况愈下,顺治十八年(公元1662年)正月又染上天花,几天后便撒手人寰,年仅二十四岁,在位不足18年。死后谥号为: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陵寝清孝陵(河北遵化县清东陵),庙号清世祖,后世一般爱新觉罗·福临称为世祖章皇帝。

诗歌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抒发内心的感情,上至皇帝,下至平民,只要有些学问,都可以以诗明志。

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六岁登基,少年有为,曾刀劈御座,剿灭南明,最终平定四方烽火,董鄂妃去世后,顺治皇帝寻求佛法缓解痛苦,最终痴迷佛法世界,并让名僧玉林秀为自己起法号为行痴,二十四岁那年去世前,福临写下了这首《顺治归山诗》,又名《醒世碑记》,感叹人生百年不过如此,虽然诗文意境不高,但的确体现了作为一个皇帝的苦闷与心烦。顺治归山诗中,最为关键、也最有魄力的一句是“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生在帝王家”。

不过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能看透顺治写的这一句诗呢?

今天的人们对这首帝王诗,仍然是见仁见智,一方面欣赏顺治皇帝作为至高无上的皇帝,也有与普天下平凡百姓一样的烦恼忧伤,是个性情中人;一方面又对他作为一代帝王因为人生的失意,事业的艰难曲折,就轻易放弃自己应承担的责任,选择逃避,感到惋惜。

有诗云:

九十春光一掷梭,花前酌酒唱高歌。

枝上花开能几日,世上人生能几何。

好花难种不长开,少年易过不重来。

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百年世事三更梦之千古劝诫奇文《醒世碑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