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陇西威远楼记

 老刘tdrhg 2018-12-04

陇西威远楼记



威远楼始建于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1年),元世祖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移建今址。元顺帝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设铜壶滴漏置更鼓于其上,取名鼓楼。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638年)依旧

址重建,名曰雄镇楼。二楼悬“巩昌雄镇”巨额。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移置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所铸铜钟于其上,又名钟鼓楼,并悬“声闻四达”巨匾。是楼为砖基三层木楼,歇山式屋顶。通高二十六米,座基高十一米,楼高十五米,长二十七米,宽十七米。结构严谨,雄浑厚重。


陇西威远楼记


斯楼威远,谓威震远人,祈愿安宁之意;又名雄镇,述慑邪扬正、保南安福地者也。初创于宋,建于元,扩于明,葺于清,保护至今,终成巍峨煌煌、雄伟焕焕之壮观,而阅八百年矣。


陇西威远楼记


斯楼之威,威在灵赫。雄踞陇中,氤氲天然。东迎紫晖,招青牛负经之灵而显五里亭迹;西映首阳,弘孤竹食蕨之志而兴药乡盛气;南临昌谷,朔诗鬼祖居而召长吉诗魂;北连龙宫,辉七星之光而耀李氏文化

绚彩。噫吁威哉,斯楼有灵!


陇西威远楼记



斯楼之雄,雄在神壮。高耸云表,似风翀天;如龙骧首,傲视八方。巍巍祁连西峙,苍苍三秦东昌,渺渺蜀川南通,茫茫大漠北望。名虽莫如岳阳黄鹤,势堪伦比嘉峪山海。雄哉壮哉,斯楼永固!


陇西威远楼记



斯楼之奇,奇在崔巍。屹立耸峙,罹难不毁。几遇地震,岿然不动,基见裂缝,经时历日竟自愈合;同治丙寅,城池遭陷,万民殉命,楼庇千人而幸免于难;日寇侵陇,炸弹横飞,城损民殃,楼亦巍然而未伤丝毫;文革浩劫,焚烧楼门,烈火虽凶,却自熄灭而未损伟颜。威哉奇哉,斯楼不朽!


陇西威远楼记



威远名楼,饱经沧桑。今逢盛世,百业齐昌。李氏故里,四海景仰。鼙鼓之声早寂,熙春之乐长享。名楼雄伟,人心仰望。地方党政,顺应民意,竭精擘划,集腋成裘,于丁亥戊子之交,行文化生态建设之役。彩绘装潢楼体,丹获之观弥耀;剞劂咏楼名联,文化底蕴益加;充盈博古于其内,襄武邑史愈显;置陇西古城垣模型,堂堂雄楼之瞻裕丰。展历史文化名城画卷,谐和谐盛世华章。


陇西威远楼记



威远名楼,留星栖月,钟灵毓秀,气壮山岳。涵千年古韵,显时代风光,万古长青,与国恒昌。

(伍鑫桂,陇西师范学校离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