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 / 杨春英 【人物简介】 杨春英,43岁,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黑龙江省农垦总局骨干教师。从教17年,现任教于“老兵新传”的故乡——赵光农场学校,喜爱阅读,是一名学生喜爱、社会认可的优秀语文老师。在《黑河日报》《北大荒日报》《黑河教育》《黑龙江国学教育》等报刊有数篇文字发表。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杨春英从小就特别喜欢文字的东西,可恰恰自己又是一个不善于口头表达的人,那时最喜欢捧着一本书静静地读。当时,农村条件差,作为一个农村孩子,身边几乎没有可以阅读的资源,一本《中学生优秀作文选》都能翻来覆去地看上几遍、十几遍,直到书页磨损破旧仍舍不得放下。在文字的世界里,她感受到了世间的千种风情、万般景象。一个个方块字深深地吸引着杨春英,令杨春英陶醉! 走上工作岗位后,阅读对杨春英的专业化成长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说起阅读对杨春英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不得不说和工作之初的校本教研有很直接的关系。大学时的专业课与实际工作衔接需要一座桥梁,这座桥梁需要自己搭建,并且跨过去,才算是从一个师范类大学生成长为合格的教师。在工作最初的几年里,杨春英阅读了很多部理论书籍和可以找到的多种教育期刊,完成了一本又一本的读书笔记。与布鲁姆、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教育家的“阅读接触”,那一本本充满人的气息和爱的光泽的经典之作,打开了杨春英的视野,提升了杨春英的理念,更奠定了杨春英做一个真正的教师的精神基础。 教育千变万化,教育的策略和技巧不可穷尽,而教育教学情景又永远不会相同,杨春英懂得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不能不读,语文知识浩如烟海,古今中外名著典籍数不胜数,学科类书籍不能不读。有了大量的阅读作为基础,杨春英在课堂上才能清楚地知道所教的内容在学科发展史上、在学科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教学慢慢地变得游刃有余。 杨春英的阅读面还不仅限于此,中学时代就喜欢的武侠小说、琼瑶作品,现在依旧喜欢;时代还不断地为喜欢阅读的人推陈出新:于丹的《<>>解读》、易中天的《品三国>》……不影响纳兰情感的真挚,也不会阻碍仓央嘉措思想和追求的自由。 所以,对于杨春英来说,阅读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在阅读中感受快乐是杨春英喜欢阅读的原因,也是杨春英阅读的目的! 书是人类进步成长的阶梯,家是温馨幸福的港湾。走进黑龙江省赵光农场初中杨春英老师的三口之家,一股股浓浓的书香扑面而来。他们常常清茶一杯,细细品味读书带来的快乐,在汲取知识的营养、陶冶情操中遨游书海,诵读春天。 让自己读好书,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腹有诗书气自华。”对于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的杨春英来说,阅读已成为重要的生活习惯。每天晚上,她床头必放两本书,书籍已成为她的伴侣,她常常看书到眼皮睁不开,渐渐进入梦乡,书从手上掉下来全然不知,是丈夫轻轻捡起来。 打开杨春英老师家的书柜,一部分是她珍藏的老书,有200多册。当杨老师阅读《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黑龙江农垦志》《赵光农场志》《北大荒精神赞》时,心中充满对党、祖国、家乡的无限热爱;当阅读抗日名著《铁道游击队》《野火春风斗古城》《烈火金刚》时,她都会选取经典段落介绍给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800多册新书,是杨老师每月省吃俭用购买的,每年购书款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杨老师还订阅《读者》《意林》《青年文摘》《中国教师报》《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以丰富、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杨老师每次到北安市逛新华书店,都要买励志成长的书籍,阅读体会别人的经历,获得自己所需的正能量。有人劝杨老师说:“杨老师,都什么时代了,谁还花钱买那么多书啊!”杨老师笑笑说:“书是人们的精神食粮,一天不读书,我就会感到生活缺少了什么。”杨春英老师在日记中写道:“我要永远记住莎士比亚的名言:‘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我要在读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有了个人阅读的基础,杨春英在课堂上带着学生一起学习,感受语文的魅力,遨游中华文化的海洋。课堂外,杨老师和学生一起享受阅读的快乐,在阅读的快乐中生活。文以载道,文学作品是最好的教育资源,杨老师用自己的行动带领学生阅读,给出阅读内容的提示、阅读方法的指导,在和每一个学生一起走过的日子里,静静地、默默地等待和守护每一个阅读之花璀璨绽放。让学生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 的》《童年》作为营养大餐,让学生阅读《读者》《意林》《哲思》这样具有时代气息的杂志就是小甜食。曾在厦门大学就读,现在挪威留学的常燕妮在网络发表小说《逃出阿默索》时,在QQ上写道:“是您的阅读习惯影响了我,也是在阅读时我更多地感受到了一些人不曾注意的东西。当年您推荐给我们的一些文章里的道理,我现在还记忆犹新。现在,作为一名理科大学生,我最喜欢的事情,还是静静地坐在图书馆里,享受阅读的快乐。” 让孩子读好书,伴随成长过程 由于杨春英老师自觉自主地学习,家庭读书氛围浓厚。在和儿子一起读书的过程中,杨春英深深感到:进行亲子阅读,既能沟通家长和孩子的感情,又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还能拓宽孩子的知识面,提高能力,开发智力,让孩子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形成全家学习的氛围,可谓一举多得。 杨春英为了满足儿子刘雪阳的阅读需求,在不同时期购买适合他喜爱的书籍。在小学时购买《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成语故事》《绿野仙踪》等,杨春英边读,儿子边听妈妈讲童话蕴涵的哲理,儿子有不明白的地方问,杨春英百问不烦,直到儿子弄懂弄通为止。进入初中后,杨春英为儿子购买中华美文经典系列丛书,让儿子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唐诗三百首》等,进行深刻的思考与感悟。让儿子感悟最深的是《论语》,比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启发了儿子学习要刻苦钻研,深入思考,不能空想。杨春英还给儿子读《革命烈士诗抄》《抗日英雄谱》《红岩》《闪闪的红星》等,唤起孩子极大的爱国情怀,铭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 杨春英还给儿子读《十万个为什么》《世界之最》《植物之最》等自然科学系列丛书,让儿子发现科技的神奇,了解自然的奥秘,鼓励儿子长大后做一名科技工作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贡献力量。同时,杨春英还努力给儿子创造各种机会,带领儿子到学校图书馆、市图书馆、各地书店博览群书,让儿子领略书海的浩瀚,真正懂得“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的道理。儿子刘雪阳从小学到初中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多次被评为场校三好学生,他把在阅读中积累的知识运用到学习之中,作文在班级经常得到老师的好评,他的阅读量让同学们赞不绝口。在阅读与学习之余,杨春英还鼓励儿子参加一些和阅读有关的竞赛活动,比如读书竞赛、成语竞赛、演讲大赛、征文比赛,厚积薄发,儿子在每次活动中,既检验了自己的学习成果,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参与这些活动,更促进儿子爱读书了。 为了参加2015年黑龙江省首届 “最强同学少年”的选拔,全家总动员阅读有关书籍。最后,刘雪阳虽然没有入围,但是全家还是体会到读书的快乐。现在,儿子已经能给父母讲“水浒”论“三国”了。刘雪阳在日记中写道:“我愿与书做最好的朋友,他不仅能让我益智明理,而且给我带来最快乐的生活、最惬意的时光。” 让丈夫读好书,做生活的强者 2000年丈夫刘长青与杨春英结婚时,还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木匠,靠做家具给家庭增加收入。可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的小城镇建设看好,丈夫在原有的基础上干起室内装修的木工工作,可装修难度大,须有过硬的技术,是个细活。为了适应市场需要,杨春英给丈夫购买了有关家居设计装修预算的书籍。刘长青阅读了《室内装饰装修》《装修建材速查图典》《这样装修不后悔》,又向有经验的师傅求教,经过反复实践,既提高了自己的业务范围,也提高了自己的设计能力。现在,农场楼房一家一户的小面积住宅装修,很少有人请专业设计师设计,住户往往根据个人喜好给出装修意见,然后施工人员借鉴当下流行风格,生搬硬套,堆砌组合,使装修结果缺少整体协调性、一致性。每到这个时候,刘长青根据不同住户的实际情况,给出符合他们要求的个性化建议和设计,既美观环保又安全,直至客户满意。看到一家家一户户搬进自己设计的新居,刘长青忍不住对妻子说:“阅读真的很重要,阅读让我的水平上了新台阶。”现在,刘长青在农场的装潢设计行业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受到大家的欢迎,业务量明显高于其他人。 “立身以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杨春英一家十几年来坚持读书,最大的收获是学以致用。近几年来,杨春英还荣获赵光农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新闻工作先进个人,农垦北安管理局十佳教师、优秀教师,黑龙江农垦总局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2016年3月,杨春英家庭被评为黑龙江省全民阅读活动第二届“书香之家”的光荣称号。2016年4月,杨春英家庭荣获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的光荣称号。如今,她在读书的道路上珍惜殊荣,提高自己,时刻勉励自己,书海遨游,诵读春天。 |
|
来自: 星河岁月 > 《读书藏书,书人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