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进行思维的工具,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手段,也是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标志。因此,应该尽早教会孩子讲话,尽早开始进行语言教育。应该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呢?给您几点建议,供参考。 幼儿言语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都要经过几个基本相同而又界限分明的阶段。所以,培养幼儿语言能力,就要顺应这种规律,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语言环境,这样才可促进孩子语言能力成熟,加快发展速度。 婴儿从5——6个月就开始呀呀发音,一岁到三岁左右的时候幼儿就有了特殊的语言接受能力,语言会呈飞跃式发展。这个时期大体上可以分为“1——1.5岁”和“1.5——3岁”两个阶段,今天来谈第二阶段。 1.5——3岁时,是孩子语言发展最快的阶段。正如我们所感觉到的一样,孩子说会说就什么都会说了。但在这个年龄段,孩子之间个别差异比较明显。如何抓住孩子语言迅速发展的契机,对孩子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呢?总起来说是要把握住2个关键期。 第一关键期是孩子从19个月到两周岁左右,就开始进入到双词句的阶段,所谓双词句就是在一句话当中含有两个词或以上。在这个阶段中,细心的家长可以感觉到 孩子能理解的词越来越多,除了一些名词外,还可以听懂很多描述事物特征的形容词,例如“热”、“冷”、“赃”、“干净”、“快”、“慢”、“漂亮”等,同时能够理解描述他日常生活基本动作的词语,例如,“坐”、“立”、“走”、“吃”、“喝”、“躺”、“睡”、“拿”、“开”、“关”等,对一些描述方位的介词也能比较准确地理解,例如,“在里面”、“在外面”、“在这里”、“在那里”等。不过这时孩子最大的变化还要属他能听懂脱离环境的语言了,例如,妈妈手里不拿着帽子,也不做手势,对孩子说:“宝宝,把帽子拿来。”孩子就会自己去找帽子。另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时候的孩子还会用否定或疑问的表达方式。例如,孩子不想睡觉时,他会说:“不——睡”,不想吃饭的时候,会说:“不——饭饭”等。对他感兴趣的事物会缠着妈妈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等。这些都是家长与孩子进行语言沟通的有利条件,所以,家长要把握好时机,加强与孩子的语言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不要刻意地去教孩子说什么,只要把语言练习自然地融入到孩子的日常生活、活动及游戏中,就会使孩子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序地发展。例如,早上孩子醒来,对他说:宝宝起床了”,“宝宝穿衣服”等,吃饭的时候,对孩子说:“宝宝吃饭”,“宝宝自己拿勺吃”等。和孩子到户外活动时,可以给孩子介绍所见到的地方或景物,例如,路过医院,告诉孩子“这是医院,是给病人治病的地方。”路过书店就告诉孩子“这是书店,宝宝的书就是在这里买的。” 看见小狗就跟孩子说“这是一只小狗,四条腿,叫起来汪汪汪”等等。同时,在给孩子看图画书、讲故事时,要注意不断地与孩子对话,给孩子提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让孩子重复家长简短的话。除此之外,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地与孩子对话,例如,捉迷藏时,家长藏起来时,可以不断地问:“宝宝,妈妈在哪儿?来找找。”孩子藏起来时,可以问“宝宝你在哪儿?妈妈怎么找不到?”这时孩子会主动揭秘“妈妈,在这!”总之,所有这些对孩子的语言及智力发展极为重要!不过家长在这个时期要保护好孩子学习语言的积极性,说好了及时表扬,或为他鼓掌,或树树大拇指,或亲亲孩子;说不好了,要耐心指正,让孩子在语言环境中反复体验和感受正确的语言及发音,切忌模仿和嘲笑,更不要随意地进行批评,这样才有利于孩子养成大胆说话的好习惯。 第二关键期是孩子2至3周岁。有专家认为,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处在口语发展的最佳时期,学习的兴趣大,接触事物敏感度高,掌握也牢固。如果贻误了这一关键时期,虽然以后能学,但效果远比不上现在。我们做家长的也能感觉得到,这时孩子听和说的积极性都很高,孩子的小嘴总是喋喋不休,要么和家长说,要么和自己的玩具说,家长说话时会用心听,时而也会插话,经常学家长说话,尤其开始对儿歌感兴趣,并会背诵一些诗歌。因此,家长要抓住孩子语言发展的这一关键时期,积极为孩子创造有利的语言环境,促进孩子语言能力发展。在这方面家长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一扩大孩子的视野。语言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环境枯燥单调,不利于调动孩子说话的欲望,语言也就匮乏;环境丰富多彩,可以激发孩子说话的积极性,语言也相对丰富。例如,老人哄孩子,总在家里边,孩子对家的环境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已经没有什么新鲜感了,孩子眼里吸收的信息量很低,词汇量也就少得可怜,自然在语言表达方面很单调;如果经常带孩子到户外去活动,孩子所见所闻的多了,接触的人和事的范围也广了,与人交流的机会也多了,孩子的语言自然会丰富起来。 二注意引导教育孩子语言的形式。这里边要注意三点:①注意引导孩子正确的发音。孩子在这个时候,往往会有些引发不准,例如h、n、l、e等,遇到这种情况有的家长着急,怕孩子以后会饶舌,总训斥孩子;有的家长觉得好笑,重复或学孩子错误的发音,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这样做只能加剧孩子心理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反而会强化孩子错误的发音。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耐心纠正,纠正时,可以把孩子易发错的音放在语言环境中来纠正。例如和孩子一起看图说话,讲故事,念儿歌,读诗,学说绕口令等,在这些活动中,对孩子容易发错音的字要读重音,并让孩子反复读有关句子,这样孩子就会在感兴趣的语言环境中不知不觉地改掉错误的发音。②引导孩子语言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这是的孩子已经能够理解大人在日常生活中常说的用语了,和家长的对话不是问题,但在语言叙述方面还不是很完整,经常说半句话,如果不及时引导,孩子说半句话就会成为习惯,会严重制约孩子今后的语言表达,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引导孩子说完整话。例如,家长跟孩子说:“宝宝吃饱了吗?”孩子回答:“饱了。”家长就要纠正说:“宝宝,你应该说我吃饱了。”然后再重复一遍家长与孩子的对话。还有,这阶段的孩子往往不能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也需要家长正确引导。例如,孩子看到妈妈洗脸会说:“洗脸,妈妈。”妈妈要对孩子说:“宝宝,你应该说妈妈在洗脸。”然后让孩子按妈妈的要求再说一次,或者指着爸爸问孩子:“爸爸在干什么?”以此来加深孩子对类似表达语句的理解。另外,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场景,对孩子进行语言训练,效果也很好。例如带孩子去商店买玩具,问孩子:宝宝喜欢什么样的玩具?”让宝宝回答:“我喜欢小汽车。”如此等等。③注意多给孩子说话的机会。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可以离开直接物的刺激来领会家长说话的意思了。例如,家长说不要用手摸脏的东西,他就会理解,会按家长的意思做。同时这是孩子的概括能力也在提高,例如,说“椅子”,他会想到家里所有的椅子。这说明孩子独立用语的能力越来越强了,只要给孩子充分的说话机会,就会促使孩子语言的迅速发展。可是有的家长把多和孩子交流能促进孩子语言的发展理解为家长多和孩子说话,家长自己唠叨不停,说这说那,孩子连开口说话的机会都没有。其实应该是多引导孩子说话,多给孩子提问题,把说的机会留给孩子。例如,“妈妈叫什么名字?在哪儿上班?”,“宝宝喜欢听什么故事?”“奶奶家的小狗什么样的?怎么叫?”等等;另外还可以用激励的语言引导孩子讲故事,背儿歌等,例如,对孩子说:“宝宝,妈妈最爱听你讲小白兔的故事了,讲给妈妈听好不好?”“宝宝,昨天咱们学的儿歌妈妈忘记了,你还记得吗?宝宝教教妈妈好不好?”。 三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说话。这个阶段,家长可以通过很多活动鼓励孩子学习语言。例如,每天利用一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一本书,相互讲故事,看幼儿节目,听音乐等。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家长可以给孩子做适当的讲解,并根据一些情节与孩子交谈,在交谈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与孩子轮换地听和说,让孩子不仅学会说,而且也学会倾听,家长也是如此,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谈话,即使孩子说的不对也要等孩子说完后再纠正。这样既能保护孩子说话的积极性,也是对孩子学会倾听的示范教育。 总之,幼儿语言的发展对孩子智力及其他能力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定要引起家长的重视,如何培养的问题,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方式方法很多,我在这里为大家抛砖引玉了,愿听批评、指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