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与生活 | 笔墨的分量

 随风摇曳1965 2018-12-06

 笔墨纸砚被称为“文房四宝”,传承中华文明数千年,到了近代,笔墨渐渐被更易于携带和使用的钢笔取代了;而到了当代,它的实用性则完全被艺术性和装饰性所取代。很多人家有价值不菲的大型高级砚台和红木笔挂,但俨然只是一种装饰。再后来,一次性碳素笔又取代了钢笔,墨水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时下,随着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写字已经越来越不需要传统意义的笔了。要完整记录,有录音功能;要简单记事,有手写功能,笔墨似乎真的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十多年前,读过余秋雨先生写的《笔墨祭》,读完后伤心了好长时间,因为自己钟爱的书法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我几乎有了撕毁纸张、扔掉毛笔的冲动。

  然而,观察了这些年的情况变化,我发现余先生其实是多虑了。笔墨在日常实用性上确实已经过气,但在艺术性上却得到了光大。君不见,现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书法展,每次投稿量都是以数万件计,家居装点书画也已蔚然成风。我要说,在大城市,笔墨离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确实越来越远,过去大量使用笔墨的婚丧事场合已经完全被电子屏、电脑工艺取代了。但是,在我居住的丽江,在老家永胜,笔墨似乎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笔墨不是书法家用来求名赚钱的门路,而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存在。这使我又想起了孔子的那句话:“礼失而求诸野。”笔墨,这一古老的中华文明,仍在我们这片边远的地方顽强地生长着。

  老家永胜办丧事有个习俗,人过世了,要在逝者口内放入几样有寓意的东西,如松籽、碎金、碎银或玉片,用一小块红绸包裹住,是希望逝者的来生轻松惬意、荣华富贵。还有一样,就是在棺材入土时在其一侧放两支毛笔和两锭墨块。小时候不敢问,所以一直没想通这生不带来、死了却要带走的笔和墨到底是干啥的。直到很多年后我才弄清楚,笔墨在家乡人的眼中,其实是用来区别“野蛮人”和“文明人”的标志之一。逝者生前也许并不识字,但家里人希望他在来生做一个有文化、懂笔墨的“文明人”。可见笔墨在家乡人的眼中有多重要。

  如果逝者是一位文人,那笔墨的味道就更浓了。因为他生前一定有不少的文墨朋友,这时候就都会过来吊唁,并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撰写挽联,书写挽幛,吟唱凭吊用的诗文。写的挽联都不是从对联大全中抄的,而是根据逝者的生平来创作的。几个文友分工,分别负责大门、堂屋、卧室等,写好一副贴上一副,慢慢推敲诗文对联,慢慢追忆故友的一生。对联也许不够工整,但贴合逝者身份和一生所求;书写也许不够漂亮,但却别有一番村野之趣。墨的香味飘散在空气中,与悠悠的洞经音乐一起,冲淡了死亡的气息。

  其实笔墨是可以感染人的。

  有一次同事小何给我讲了一个她家的故事,讲着讲着,她就哭了起来。

  她说那次回老家参加朋友家的葬礼,顺便回娘家去看望母亲,进了门,却有些惊讶地看到母亲正在用毛笔写字。她知道,母亲是接近于文盲的农村女人,从来都没有写字的爱好,更何况还是用毛笔,她居然在用毛笔写字!

  她没对着字帖写,而是对着丈夫生前教她写字时留下的墨迹写,是她的名字。她以前没怎么练过,也许没想到老爷子会走得那么早——半年前突发心肌梗塞走了。

  老爷子以前是中学老师,有个爱好就是写字,虽然没有成名,但每年的对联是自己写的,朋友家有个婚丧事,贴的对联都是他作他写的,平时也经常在家练练笔。

  老爷子突然不在了,老太太感觉缺少了什么。人走了,笔砚还在,墨香还在。所以,她拿起了老爷子用过的笔墨摆弄,她不知道临帖,也不知道写字可以写出作品……她其实是在感受老爷子的那种写字的快乐与满足,在品味墨香散播在空气中的特有气味。

  笔墨的感染有些是马上见效的,而有些则是缓慢的,“潜伏期”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今年我新收了一个“学生”,是在餐桌上认识的。当时同桌朋友向其他人介绍我练书法的情况,其中一位女士在听说我练习书法已经多年时,便问可不可以跟我学书法。我不好回绝,顺嘴答应了,可她却相当认真,记了电话又加了微信,第二天就开始咨询字帖、文房等事宜。原来,她从事个体工商业,想学书法是源于小时候的记忆。她一直为自己没有读成大学而遗憾,虽然所从事的工作能挣钱,但她一直想做一个读诗书、通文墨的人。我给她推荐了一些古典散文的书籍,发了一些出售笔墨字帖的网址。她马上买了回来,并一篇一篇认真地用毛笔边抄、边记那些古代经典文章,同时临摹小楷和行书,仅半年时间,她就利用工作的闲暇时间抄写了几大本,字写得也很有进步,让我十分惊喜。

  我有一个小伙伴,小时候受家乡笔墨气氛的影响,也很喜欢书法。可惜后来因为要忙工作又要照管家庭,一直没有机会练习书法。直到去年提前退休,才终于有机会拿起毛笔。其实,她的QQ头像多年前就是一位手执毛笔的少女,空间中也全是书法绘画图片,虽然一直没练字,但在她心中,无时不向往笔墨的韵味,无时不期待自己握笔挥毫的那一天。

  台湾教师徐若水先生,在台北教授古诗鉴赏,但从没写过毛笔字,退休后选择在丽江长住,被丽江的笔墨气氛所感染,后来每天都去古城画院临习字帖。三年下来,他先后临过多本楷书行书,已经写得非常漂亮。而且,此前他读诗却不作诗,也是丽江让他吟诵了起来,两年间作诗二百余首。他说,他的后半生,就是丽江为庐、诗书为伴了。

  义务写春联和免费送春联这项十几年前由丽江书法人尝试办起来的文化公益活动,到如今已经在全市普及,现在每年临近春节,四方街、新城广场、街心花园……只要可以摆几张桌子的地方就摆上了义务写春联的摊子,而要春联的人排队成了长龙。难道是这些人收入低买不起几块钱一副的对联?非也,他们其实是看中了这些手写对联上新鲜的笔墨韵味。有些人是自己找了对联或是自己撰了对联,特意请人手工书写,就是要感受它古老而新鲜的味道。

  有人曾问我:在电脑全面普及的今天,为什么还有人这么热心学习毛笔字,难道都能当书法家?我回答他,既然你这样问,我先问问你:为什么很多人学习钢琴古筝,难道都是想当音乐家?为什么很多人学习围棋、象棋,难道都是想当世界冠军?为什么很多人学习画画,难道都是想当画家?他语塞了。我说,如果你回答出这几个问题,那为什么学写字就不用再解释了。因为它们的作用或者说意义是一样的,而且各有所长,不可替代。

  是的,在古人关于个人才艺修养的“菜单”里,“琴棋书画”是四位一体的修为方式,是必须同时学习的,不求兼善但必须兼得。其中的“书”,不是读书,不是实用型的写字,而是艺术化的书法。在古代,通过练字,不仅可以提高书写的质量、增强对空间线条的审美能力和驾驭能力,还能通过笔法、字法、章法等构成的艺术语言,塑造形象,打动人心。同时,练习书法还可以静心,是一种用来修养身心的好方式,能够达到一种类似于气功的效用。君不见,历史上的著名书家大多长寿,这与习练书法的“入静”功能不无关系。

  笔墨纸砚,在普通人眼里很轻,它们也许仅仅只是写字的工具而已,但在有文化情怀的人心里,它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有灵魂的。它的重量,是一个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无法掂量。

闵文新书《感时即兴随记一则》 

闵文新书陶渊明《桃花源记》(局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