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发于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影响了中日两国的历史进程。作为失败者,中国继续陷于衰落内乱;作为胜利者,日本昂首走向崛起富强。以至于百多年过去,这场战争依然成为历史学者和爱好者热衷研究和讨论的话题。 我们回头来盘点这场战争,发现在众多的失败原因里,李鸿章的战略指挥失误要占据很大的因素。 战前:犹豫不决,错失先机 1894年初,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难以抵挡,被迫向清朝乞援。清朝随即派直隶提督叶志超和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淮军2000人,分两批从朝鲜牙山登陆。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获悉清军登陆的消息,如获至宝,决议利用这次机会挑起中日战争。当年6月,日本以《济物浦条约》《中日天津条约》等为借口,不断向朝鲜增兵。到6月28日,日军在朝鲜的总兵力已经达到8000余人。而清军在朝鲜的总兵力只有2465人。相比之下,日军占据了绝对优势,清军形势很危急。 当朝鲜半岛战云密布,战争一触即发之际,李鸿章表现出不可思议的犹豫和迟钝。牙山清军不断向李鸿章求援时,李鸿章却一会儿要他们“要坚贞,勿怯退”,一会儿搪塞“静守勿动也”,一会儿安慰他们“英、法现已出场也”,总之,就是拒绝向朝鲜半岛继续增加兵力。
7月10日,聂士成向李鸿章提出,建议清军先撤兵,以利于缓和朝鲜半岛的局势,迫使朝鲜日军处于被动状态,他们在各国干涉下也会自动撤兵。然而,李鸿章没有采纳。 于是,在李鸿章的犹豫不决之下,驻守朝鲜的清军就陷于进退两难的窘境:打又打不赢,退又不能退。这为后来平壤战役中,清军一溃千里埋下了一道伏笔。 战中:贪生怕死,一再避战 尽管李鸿章打心底不愿与日本开战,但战争是你不愿打就不打的吗?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战,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了增援朝鲜的清朝军舰“济远”号和“广乙”号,丰岛海战爆发。 中日甲午战争终于引发。 奇怪的是,当战争打响后,李鸿章仍然幻想用外交手段解决战争,希望英国、法国、俄国等列强进行干预。为此,他命令驻守牙山的清军不要主动攻击日军,“先定守局,再图进取”,要他们遵守万国公约,避免在各国舆论声中丧失主动。 正因为此,日军顺利完成了对平壤的四路包围,打响了平壤之战。清军总指挥叶志超不战而溃,连夜撤出平壤,在5天之内狂奔500里,一路逃至鸭绿江边。由于清军的全面败退,日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朝鲜全境。
陆战是如此,海战也是如此。9月17日,即平壤陷落日军的第二天,黄海海战爆发。这是中日海军部队第一次进行主力决战。在这场持续5个多小时的海战中,北洋水师浴血奋战,重创日军“松岛”“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舰,日军死伤500余人;北洋水师也损失了“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5艘军舰,伤亡1000余人。可以说,双方打了一个平手。北洋水师仍然具有与日军一战的实力,在威海港内还有20多艘舰船。可是李鸿章为了保存北洋水师的实力,竟然命令舰队躲进威海港内,不准巡海迎敌,将黄海的制海权拱手让给日军。 一味避战,并没有保护北洋水师。1895年3月17日,虽然日军攻占刘公岛,躲在威海港内的北洋水师顿时成了“瓮中之鳖”,最终全军覆没。 战后:软弱无能,一心求和 1894年底,日军将战火燃烧到中国境内。此时,中国无论是北洋水师还是陆军部队,都没有遭到毁灭性打击。但李鸿章却提朝廷打起了求和的主意。11月,李鸿章在恭亲王的同意下,派遣担任天津税务司的德国人德璀琳作为自己的代表到日本去,探听求和的条件。 世界上哪有仗还没打完就求和的事情?日本拒绝与德璀琳谈判。 1895年1月14日,清廷正式派户部侍郎张荫桓、湖南巡抚邵友濂为全权大臣,在美国顾问科士达的陪同下,到日本求和。这时候,日本正在全力进攻威海,打算摧毁北洋水师,不愿意与张荫桓、邵友濂谈判,借口他们“全权不足”,在羞辱一番后将他们驱逐回国。 在日本的暗示下,当年3月,清廷派遣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与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进行谈判。
在谈判过程中,伊藤博文利用李鸿章一心求和的心理,步步紧逼,提出极为苛刻的条件,大有一举将中国打入万劫不复之意。李鸿章既想为中国挽回一丝颜面,又不愿意谈判中断,只好苦苦哀求对方让步。 这让我想起了日俄战争的事情。日本在日俄战争中打败了俄国,对俄国提出巨额索赔。没想到,沙皇不吃这一套,霸气回复,“要钱是没有的,不服继续打。”最终,俄国一分钱没有赔偿日本。 如果李鸿章能有这样的硬气,日本还敢“狮子大开口”,提出诸多苛刻条件吗? 答案似乎不言而喻。 【参考资料:《甲午战争史》《反思甲午战争清军战略指挥的重大失误及其根源》等】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
|
来自: 花木考究 > 《互联网、历史记载、视频、古名城、借鉴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