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展遇瓶颈,迷失的海尔未来还能走多远?

 leeyiee 2018-12-07

null

中访网(李子琪)一直以来,格力(000651)、美的(000333)和海尔(600690)都是国内白电行业的“三驾马车”,只是相较于格力、美的的越走越远,如今的海尔似乎陷入了困境。

虽然2018年对这三家巨头公司来说,都不太“友好”,公司股价都有一定程度的回落,但当美的与格力依然坚挺的保持2000亿元以上市值之时,海尔的市值还在900亿元上下挣扎。

目前来看,青岛海尔的市盈率仅有11倍左右,也就是说海尔现在处于一个价值回归的状态。但对于这家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家电之王”来说,公司市值真的仅值区区900亿?事出有因,或许我们能从问题中为海尔诊断一二。

今年10月底,海尔公布了公司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海尔实现总营收1381.4亿元,同比增长12.8%;同期归母净利润达到61.3亿元,同比增长9.4%。

null

相较美的、格力三季报数据,海尔的业绩增长显得有些“后劲乏力”。据了解,美的三季度总营收达2074亿元,同比增长10.5%;同期归母净利润为179亿元,同比增长19.4%。而格力电器三季度的总营收为1500.5亿元,同比增长33.9%;同期归母净利润达211.2亿元,同比增长36.6%。

从营收规模来看,三季度海尔营收规模远低于美的,与同期的格力电器相当,但在归母净利润方面,格力则以211.2亿元的数据远超海尔的61.3亿元。从这一数据对比就能很直观的反映出海尔的营业成本较格力占比要高。

很多投资者第一反应是去看海尔的研发费用。因为众所周知,在主营业务结构方面,海尔与格力不同的是,海尔不仅仅在空调领域发力,而是在冰洗、空调及厨电等家电领域全面开花。

由于家电行业本身都需要高技术含量,因此多领域发展离不开研发费用的持续投入。只是海尔似乎并非如此。

从截取的2016-2018年海尔中报及三季报中披露的研发费用支出可以看出,2018年公司当期研发支出出现腰斩,并且这并非今年三季度的情况,而是从之前的报告期开始,海尔便削减了公司的研发支出。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占当期总营收比重为2.7%。

null

这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海尔三季报营收总成本较高并非是因为同期研发费用高企导致的。通常来说,如果不是研发增加,那能驱动公司营收增长的应该就是市场营销费用了。

三季报数据显示,海尔的销售费用为213.4亿元,占当期总营收的15.4%。相较之下,美的与格力的同期数据分别为11.7%和8.6%。

也就是说,市场营销费用还是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海尔的部分利润。如果市场营销推广的钱花出去有实效也就罢了,就怕花钱不讨好。

海尔三季度报告期的应收账款明细显示,公司当期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合计为318.9亿元,同比增长15.1%。与此同时,公司存货货值达208.7亿元,同比增长25.2%。结合上述两数据可以推断海尔的商品或许在市场上出现“滞销”。

并且数据显示,美的、格力及海尔三家公司三季度的净利率分别为9.3%、14.3%及5.7%,这也就意味着在家电领域,海尔的渠道费用更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海尔产品在市场的热销程度不及前两个品牌。

从短期负债上来看,目前海尔短期借款129.7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28.2亿元,总计157.9亿元。而公司当期货币资金达350.3亿元。也就是说,目前海尔并无严重的资金问题,持有的货币资金可以完全覆盖短期债务。并且从资产负债率来看,三季度海尔资产负债率为69.3%,虽略高于美的和格力的数值,但大致持平,说明海尔目前并没有较大的财务风险,财务状况较为稳健。

null

只是,这依然不能掩盖公司经营上出现的颓势。今年三季度,海尔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虽然高于当期公司净利润,但同比依然出现了下滑,说明海尔的收现能力还是同比出现了下滑。纵观海尔近几年的业绩可以看出,这家家电龙头公司似乎正处于发展瓶颈期。随着智能家电产业的逐步发展,如果海尔不能尽快突破瓶颈奋起直追,那么未来或许很难保证它还能跟紧家电“第一梯队”的步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