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玩转1.5平米×X菜园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18-12-08

玩转1.5平米×X菜园

 

1米菜园”已风靡全球,1米菜园和我的屋顶菜池很像,只是我的菜池更长,分别有4.5米,3米,1.5米三种规格,夏播菜将4.5平米的菜池分别按31.5平米隔开种上木耳菜、矮豇豆、夏玉米三个品种;3平米的菜池则按21.5平米隔开种上二个品种:番薯和空心菜;另两个1.5平米菜池分别种上了扁豆和姜。大菜池隔开的界线用葱等作料作物来做避忌植物,目前还剩下23平方菜池和21.5平方菜池都将采用这种规格进行种植,我把以这种统一规格打造的菜园称之为——1.5平米×X菜园。

木耳菜已采收了三次


矮生豇豆,扛住了雨季,证明之前的蹲苗有效果

玉米已发棵,在雨季中生长良好,生命力很强

番薯不受雨季影响已发棵

空心菜已可以采收

今年遇到更长的雨季,但扁豆没有挂掉,这和雨季前的蹲苗有一定关系

虽说6月才定植,但姜生长很快,而且屋顶种植7.8月对姜来说是休眠期,9-12月才是它的大好时光。

西葫芦已采收完毕,上茬西葫芦种成了精品,但还是扛不住屋顶炎热和雨季气候落幕了,一种作物的落幕,预示着新作将要来临,等待雨季尾声时,种植新作。

毛豆子粒越发饱满,接近采收,每每看到毛豆,心情顿时晴朗


一米菜园VS我的1.5平米菜池

虽然百度一些在对“一米菜园”介绍文章中因为推广的因素多少加入了夸张的成分,但还是有很多借鉴价值,当然有些作法并不能苟同。

1、同样抬高土层,起到田垄的效果,通风透气,排水保水保肥性俱佳,初春土壤升温更快等,而且更加省土,在一定土量的前提下达到更多的产出,因为用土量少了,加入有机肥后的效果就成倍提升。

2、阳光的利用率更高,作物的枝叶可以伸展得更开(利用过道空间),其展开面积可达菜池的1.5倍或者更高。

3、从一米菜园的土壤的配置看“用一份堆肥、一份泥炭苔、一份蛭石混合成种植土。在这种土中,植物不会干涸枯萎,而且每一滴水都能得到充分利用。如果你弄不到泥炭苔和蛭石,可以用沙子代替蛭石,用消毒过的普通土代替泥炭苔。然后你就再也不需要折腾泥土了。它能用上差不多 10 年,你只需要在每次收获后,在每个小方格中添上一把堆肥、重新播种就行了。”

忽略了土壤改造环节,一开始就是顶级配置,自然产量更高,不过对于种植老手来说维持土壤的可持续种植也许不难,但菜鸟估计连种三年就够呛了。

我的菜池土还达不到顶级配置,但仍在上升之中。

4、一米菜园提倡密植,看下面的种植密度参考表,密度之高让人咋舌,过高的密度会影响通风,在温州多雨潮湿的气候下更容易带来病虫害,也不利于土壤肥份的可持续性保持,当然高手除外,而且高产宣传更能打动爱好者的心。

一米菜园将一平米隔成16格,每格的种植密度有些逆天



我的菜池更多的采用稀植,也许影响了产量,却换来了作物的健康,而且土壤的肥份多年来一直在上行,形成良性循环。

实际上我的屋顶共有131.5平米菜园,如果缩减到2-3个,那就有更多精力去思考密植,想方设法获得更大的产量。

 

5、产量:一米菜园的介绍中提到“不要小看这个 1 平方米的菜园,和同等面积的传统菜园相比,一米菜园需要的水、土地、种子更少,不需要肥料,不需要你过于辛劳,但它的产量却更大,实际上,它的收成是同等空间的传统菜园的 5 倍。”

1.5平米曾种出100斤的萝卜(10棵每棵10斤)的逆天产量,菜池去边按2.5平米计算,顶多是传统菜园高产田的2.5倍。

就算是达到5倍的产量,第二茬中必须加入5倍于传统菜园的肥份,因为高产出从来不是凭空产生,都是和高基肥的投入成正比的。

6、每一个菜池是一个大盆景,一道风景线。同一品种种植面积过大(超过1.5平米),根本就吃不完,当分成131.5平米的地块后,种植品种更多,收获的菜也更丰富;菜园品种更多可欣赏性也更强,亦可把菜园当成花园,把种菜当成养花;1.5平米菜池让管理更加精细化,菜菜的生长自然更好,品种多了总有几样菜会长得格外出彩,遇见一池好菜宛如遇见一朵好花,让人的好心情持续良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