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夷山问茶

 蜀南瓜地 2018-12-09

陈文邦

从婺源篁岭下来,拼车去李坑。同车的是两位30出头的年轻夫妻。“你们最好去武夷山!”摆谈中,听说我们原准备去武夷山但现在想去景德镇,小伙子热情而急切地说,“就是前两天才爬了黄山再去武夷山也不会累,武夷山不高,那不叫山!”听到末一句,我笑了,小伙子也笑了,“真的,你俩老去还可买点大红袍,那茶好——合我的味!”

第二天,我们就从婺源坐动车到了武夷山。女儿给我们订的酒店在景区附近,推开窗就能看见武夷山三十六峰中最有名的大王峰。

进入武夷山景区,我们第一想去的当然是“大红袍”景点。呼吸着包含负氧离子的空气,踏着石阶山梯走近那六株大红袍时,已头冒热汗。山谷里空气湿润,阳光照射的丹岩上有一块用石块垒起的宽约两三米的小茶园,小茶园里生长着一丛茶树,因地势较高,茶树也没修剪,眼睛根本分不出那是几棵茶树。若不是小茶园旁的岩壁上刻着“大红袍”三个红字,我会对那已是三百多岁的老茶树感到失望。“就那形象啊!”我心里咕咚了一声。景点里立有一方柱形石碑,上刻“大红袍记”,游客不断去与石碑合影,为了能仔细查看,我只好请大家让一下,拍下那石碑。碑文在手机相片里清晰呈现:“山是九龙寨,倚天独石。半壁之间,有岩层如线由东向西斜来,隐显渗滴,西边忽一石皱款款下倾,变成臂状如层线收握,落土为掌,长出六株茶树。茶树饮露沐风,日晒雾浸,枝干粗拙,叶形娥眉,芽色紫红。这就是大红袍母树,在此已经数百余年了。本是平常之物,坚持得久了,便岩骨花香,成为神灵。……”读罢碑刻,我对那六株枝叶纷披的老茶树才略有知晓。世间不凡之物,往往以凡身出现,不知其源,不知其“骨”其“香”,就不知其为何被尊为“神灵”。

看了大红袍,我们见景区地图上标示去飞帘洞只有2.8公里,便徒步寻径而去。哪知这2.8公里内的“三坑两涧”,是武夷山景区最有看头的中心地带,也是武夷正岩茶区的中心点。“三坑两涧”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流香涧。涧边满是花草,兰草尤多,一丛丛的茂密而油亮。茶园依岩石一片片展开,高低错落。涧水矮矮地从茶园间穿过,缕缕清香一路不绝。想想明朝诗人徐火通游历此地,怎忍离去?“流香涧”的题名自然一挥而就。

晚上出来散步,被一三轮车夫叫喊着坐车去逛老街。闲看中,三轮车夫开始拉生意,说他可带我们去他亲戚家看看,那才是真正的大红袍,我们知道这种套路,笑着谢绝了他。虽然谢绝了三轮车夫,但看着那满街名目繁多的“正岩”“老枞”,想买一点茶叶的我们也觉得茫然了。

临走那天上午,我们去参观中华武夷茶博馆。看茶艺表演时,每位观众都能品尝到一杯表演者奉上的香茶。表演完后,我们找到表演茶艺的小姑娘,问她可不可以买点茶,小姑娘说我们这里是不卖茶的。看我们态度恳切,她便应允我们去一间茶室卖给我们一小盒大红袍。带着满口茶香,我们称赞小姑娘茶艺好,泡的茶真是香。我们还要了小姑娘的微信,说以后买茶呀泡茶呀有啥好请教她。小姑娘非常乐意地加了微信,并告诉了她的名字,她的名字中有一个“韵”字:“岩韵”的“韵”。

韵姑娘的微信三五天更新一次,内容也大多与茶有关,图不多,文字却十分有味:“闲暇时候沏杯茶,清香溢满小屋,茶叶缓缓浮上水面,然后慢慢沉下去,杯中的茶叶肆无忌惮地舒展着懒洋洋的身躯。抿入口却感觉不到他的香浓,是谁把相思的红豆提前收获,让他的滋味如此的青涩……”她沏茶,更会品茶。“一杯茶,佛门看到的是禅,道家看到的是气,儒家看到的是礼,商家看到的是利。茶说:我就是一杯水,给你的只是你的想象,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心即茶,茶即心!”韵姑娘这颗茶心给人打开一个红尘中的茶世界,让你看让你思让你去想象,而她却如一杯刚沏出的极品大红包,汤色红润,闪亮着琥珀色。

真的该来武夷山,就如几天前那对一起拼车的年轻夫妻所说。大红袍真是好茶,因为那茶香里有韵姑娘青春和思想的气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