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稀石奇珍之概述2-如何收藏美石

 稀石奇珍 2018-12-10
如何收藏美石
此文我曾在2006年《经济日报》以李达诚的笔名做过专题讲述,现重新整理补充新的内容。

一、我对收藏寿山石雕等美石的认识与理解
    1石不能言最可人
寿山石雕以其质地优异、色彩美丽、纹理奇异、雕工精绝、品种多样、文化深厚等无以伦比的优势 使其成为当今雕艺界一支奇芭,通过各种自己收藏精美寿山石雕(摆件,印石,手件、奇石等)实物欣赏,让人们感受大自然与人工创造的协调之美,让我们感受石不能言最可人的精神享受。
    2展示出部分寿山石稀有品种的实物 
突破了以往寿山石雕这类书籍对稀有品种仅有文字介绍,少见实物的局限,是对寿山石品种的最新补充,以及对这些石种的重新认识,对今后的收藏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
    3如何区别其他相关地域石与寿山石,
这是收藏者经常遇到的最头疼的问题,在这方面结合自己的收藏经验作了一个初步尝试。图文说明进行比较十几种容易混搅的品种。相关文章曾在2006年《经济日报》以李达诚的笔名做过专题讲述。
    4如何对寿山石雕进行评价
对寿山石雕进行评价,对收藏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般情况下采用简易评价法,即对:石品(品种),石质(质地),石色(色彩),工艺(雕功)进行评价,即可满足一般收藏要求。收藏精品石需要采用综合评价法,既分项要求,又有整体要求。  对石品,石质,石色,创意,雕功,稀有程度,年代,名家,综合评价。提出综合评价后是否能达到其中之一品即可,包容的品数越多越好,收藏价值越高。
对寿山石雕八品作简要描述:(实际上有着更广泛的内涵和外延)
美品(美不胜收);奇品(奇妙无比);妙品(妙不可言);
绝品(绝无仅有);神品(出神入化);稀品(世存无几); 
怪品(怪异多味);极品(完美无瑕);
随着鉴赏力的不断提高还可以提出一些“品”,精品 巧品  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 

    5提出了寿山石雕及其他地域美石收藏发展趋势,(个人观点)
   1)更加注重石雕作品的石品,石色,创意,雕功,的综合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大众文化品位的提高,赏石、品石、藏石及石品交易之风勃然兴起。使得收藏品位不断提高,迫切需求高质量的石雕作品。                        
  2) 追求原石中的自然美(纹理 花纹 象形) 
  奇纹异理,自然成趣,自然成画,必将成为寿山石及其他美石一个新的收藏与投资的热点。自然美是最值得推崇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功,使其美在自然、妙在天成。“奇、巧、怪、美、韵”的奇纹异理寿山石及巴林石、昌化鸡血石、青田石等具有更强得不可重复性,已经是当今收藏的新热点。漂亮的纹理一般呈比较有序,构成一定的图案,或形象或抽象,形成一种别有风味的意趣。如流云,像动物、像山水,斑斑点点,沟壑纵横,有些图像虽然没有明确具体的指像,却有一种抽象之美。脱开了形象的束缚之后,审美的空间反倒显得更为广阔,图像神秘,色彩眩目,有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诱使你去奇思异想,把你引入一个个丰富多彩的趣味世界。寿山石及其他美石五彩缤纷的色彩与灵动神奇的纹理美不胜收。奇纹异理的奇石妙趣天成,可遇而不可求,其收藏难得程度比起有"石帝"之誉的田黄石还要难得多。田黄石以珍稀名贵闻名,但市场上要找几个田黄还"有脉可寻",而奇纹异理的石头则只能是偶然遇上,偶然得之,应该说是罕之又罕,珍中之珍,文化含金量极高,市场潜力极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藏石爱好者开始重视天然石雕印石奇纹异理的玩赏,纷纷加入"奇纹异理的淘金"的行列。这是必然趋势,美石的奇纹异理必将成为印石收藏界的一个新的收藏与投资的热点
   3) 专题收藏
   根据个人喜好进行某一品种(杜林 芙蓉),某一艺术形式(摆件,印石,手件,微雕等),某一雕刻专题(人物,花果,动物等)进行收藏,趣味悠长。
   4) 各地名石融入寿山文化
  由于寿山石的原石不可再生性,可用于雕刻的好的原石愈来愈少,当地艺人也开始将其它外省石作为创作对象的越来越多,这样就把寿山石的精湛雕艺融进其他石种,带动其他石种也在不断升温。巴林石,昌化石,长白石,河南黄石,辽宁石,丹东绿石,青海冻石,等在这一大潮推动下,品味不断升温,为繁荣我国的石雕市场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5)新的石种不断出现,
   新的石种(金田黄、 印度石、 浙江红石、 贵州鸡血石、各地花坑石 老挝石等等 )不断出现,需要我们不断的去认识,有些一时搞不清其产地来源。但掌握了判断石头的基本原则,还是可以把握的。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底老挝石的出现打破了寿山石及其他国产美石的一统天下,依据其品质和数量占据了福州寿山石市场的半壁江山,不可小视,补充了国石不足的市场。尤其是老挝田黄石,引起了收藏爱好者极大地兴趣,寿山田黄石可望不可及,而老挝田黄石还是可望可及的。(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