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前后的欧亚大陆主要政权 第4-8节 新兴帝国——俄罗斯 在东罗马社会(拜占廷帝国)的影响下,东欧慢慢出现了大量斯拉夫人。在中世纪,出现了一些斯拉夫人的城邦国。公元9世纪,在东欧,建立了一个基辅罗斯公国,这是东斯拉夫人早期的国家。在13世纪蒙古人的入侵中,基辅罗斯公国灭亡。 东斯拉夫人,也称俄罗斯人。在初期,俄罗斯可以说是半游牧、半农耕的文明,他们活动在东欧、南俄罗斯草原、西西伯利亚森林。蒙古人入侵后,俄罗斯人被征服,在金帐汗国灭亡后,给了俄罗斯人机会。在东欧,公元1283年,一个名字为莫斯科大公国的城邦建立,后来在国王伊凡三世的带领下,将蒙古人赶出了俄罗斯人生存的区域。之后在伊凡的征服下,莫斯科大公国成为了一个强大的王国。 但相对于其它文明,莫斯科大公国仍然是落后的,俄罗斯人在寻找适合的文明来参考。最后,他们选择了东正教。在基辅罗斯公国时期,曾经接受过东正教,这点是对俄罗斯人有影响的。更重要的是,在东正教的拜占廷帝国,神权与君权是统一的,莫斯科公国的统治者喜欢这点。而这时也出现一个机遇,拜占廷帝国灭亡了(公元1453年,拜占廷帝国被奥斯曼帝国灭亡),这更给了俄罗斯人一个“使命”,俄罗斯人认为东正教的罗马帝国应该在俄罗斯延续。 从民族到宗教,俄罗斯人都与东正教的拜占廷帝国相关很大。在接受了东正教东罗马文化、制度后,莫斯科大公国开始走向了发展之路,公元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建造克里姆林宫,领导其他公国摆脱了蒙古人的统治,使俄罗斯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国家——俄罗斯帝国。俄罗斯以“第三罗马”自居(古罗马帝国为第一罗马,拜占廷帝国为第二罗马),沙皇的意思就是“罗马帝国的恺撒大帝”,东正教拜占廷帝国完善的制度给予了俄罗斯巨大帮助,使俄罗斯短时间内便成为一个强大的东欧帝国。统治者为了恢复“罗马帝国的辉煌”,开创“第三罗马时代”,“征服”成了他们的目标,俄罗斯成为了一个征服欲望强烈的国家。 ![]() 新兴的俄罗斯帝国 俄罗斯强大起来,得利于东正教拜占廷的文化、制度,但到了近代,却也成了束缚俄罗斯发展的枷锁。东正教是与天主教对立的,所以东正教俄罗斯很难与正在崛起的天主教西欧国家接触。而且,虽然拜占廷的制度是完善的,但它是落后的君主专制体制,这使“年轻”的俄罗斯走上与中国、印度、伊斯兰世界一样的老路,而“强大”起来的俄罗斯这时却未意识到这点。 第4-9节 近代前后世界全面概况 这个时期,世界主要文明空前繁荣,而且出现了直接的文明交流。这个时期,各文化圈稳定下来,即使遭受野蛮、强大的游牧民族入侵,各文化圈文明依然稳定。 这时的世界,“中心地带”形成了伊斯兰世界,这个文化圈一直存在至今天,而且仍未衰落。南亚,形成了印度教-伊斯兰教的大印度文化圈,也一直存在到今天。在“东方世界”,儒家文化圈继续扩大,朝鲜、日本、东南亚都成为了儒家文化圈的一部分。朝鲜半岛几乎被儒家文化圈完全同化,日本由于海洋的“隔离”,吸取部分儒家文化,结合自身特点,成为独特的儒家社会。在东南亚,由于儒家文化、伊斯兰文化、印度佛教文化的多重影响,慢慢形成了儒家文化-伊斯兰文化-佛教相结合的社会形态。而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整个美洲、大洋洲,却仍停留在古代文明中,很多社会还处在部落时代。 在欧洲,东欧形成了东正教文化,西欧形成了天主教文化。在所有发达文明中,西欧文明是独特的,伊斯兰世界、儒家世界、大印度世界,这几个强大的文明世界,都有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社会极其稳定,但西欧社会却不是这样,在整个中世纪,这里没有建立起强大的政权,没有形成统一的社会活动,他们的政权力量更无法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中国大明帝国、印度莫卧儿帝国、俄罗斯帝国相比。但有一点,西欧活跃的商业社会,与其它“强大”文明不同,西欧的人们“不是顺从的”,他们敢于去探索发现,而且他们政权未建立起完善的君主制度,君主们“放任”人们的探索精神。就是西欧社会这种活跃,使他们在近代走在了世界的前方,将其它文明远远甩在后面。 ![]() 近代前后定型的欧亚大陆文化 【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儒家文明、基督教文明(东正教、天主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