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报心得—读中国教育报暑期阅读特刊有感(1)——探索教育真谛

 职中石元双 2018-12-11

2010年6月10日《中国教育报》暑期阅读特刊——让儿童成为儿童专栏刊登了一系列的以推荐优秀教育书籍为主的文章,读后颇有感慨,建议家长和老师们都应该认真读一读,并就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叩问教育的内涵与真谛: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更是学生快乐成长、健全人格的乐园。是啊!我们的教师中究竟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地理解教书育人的内涵与真谛?我们又有多少学生在学校生活与现实生活中获得了快乐?我们有多少孩子的人格是健全的?我们又有多少孩子的心智正在走向自我的成熟与完善? 

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常生龙的一篇介绍台湾教育界人士李崇建等人的著作《没有围墙的学校——体制外的学习天空》的文章,值得大家一读。

在“规则与教育”标题下,文章写到:“传授知识不是教育最重要的事情。教师要明白:教育之路有很多条,你不能逼着孩子们都走相同的路。”“教育是什么?……孩子是如何看待世界的?这样看待世界的缘由是什么?如何帮助孩子学会自主地看待世界?这些远比我们告诉他世界是什么样的重要。”上述这些话说得很好,很值得家长和老师们思考和转变现有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方法。

在“咨询与自我”标题下,文章指出:“全人学校的心理咨询辅导不是去分析、去说服别人,而是和自己沟通,和这个世界沟通,知道如何认识和探索自己。……讲自己的生命故事,是学校的一门课程。”这是所有教育的要旨之一,更是自我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终极目的正是认识自己与认识世界,一切离开上述目标的教育都只能是误入歧途和误人子弟的“坏”的教育。

在“冒险与安全”标题下,文章指出:“即使有挫折,也终会显现它的正向力量。当孩子有了勇气和自信的时候,他不就处在安全之中了吗?这不也是教育赋予他们最有价值的力量吗?”这段话说真正是说到了点子上,这里实质上是讲出了“逆商”在教育中的意义和价值。我们的教育中太缺少对孩子“情商”和“逆商”教育的要素了,人们只知道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智商”和运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强迫孩子服从。真正能够使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是学会自信和运用自我的力量来创造自我和创造世界。

孩子的教育,无论对于家庭、社会还是国家和民族来说都是重要的无以复加的、真正的大事情,人们绝不可以由于自己的无知和自负而断送孩子们的未来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