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建投资的经济学解释

 关键决心H 2018-12-11

介绍

☄基建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也要遵循市场规律。市场化改革积累的社会财富使基建投资有了可能。经验不能替代一般性的理论,要有效地配置资源,必须遵循经济学原理。只有重视经济学揭示的基本法则,才会使我们免受经济规律的惩罚。


基建投资的经济学解释

❧文 / 朱海就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2018年1-10月挖掘机销量约17.2万台,已接近2011年的历史高点17.8万台。有人预计全年挖机销量将创新高。挖机的热销与政府加大基建投资有密切关系。确实,基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也实实在在地扮演了重要角色,如没有完善的道路,物流和电商发展不会这么迅速,这是有目共睹的。基建助推了经济增长,它本身也是中国市场化改革取得的最为重要的成果之一。基建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也要遵循市场规律。

 

基建投资取得成效

的两个原因

 

我们在短时间内就把高铁和高速公路等修起来了,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基建开启之前,先有了市场化改革。市场化改革积累的社会财富使基建投资有了可能。一个证据是,大规模的基建是在市场化改革开启一段时间之后开始的。比如在20世纪80年代,在基础设施相对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商品经济就已经在各地蓬勃地发展起来了,人员与商品开始大范围地流动,在各地都出现了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市场化改革提高了人们的收入,增加了政府的税收,提升了政府投资基础设施的能力。

 

市场化改革也催生了对基建投资的庞大需求。人员的流动和商品的流动需要更加完善的道路与之配套,政府的基建投资及时地响应了这一需求。基建的投入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人员和要素的流动,两者之间呈现出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可见,政府在基建上的成功有两个因素,一是利用了市场创造的财富,二是响应了市场对基建的需求。没有市场化改革积累的财富,基建投资会面临“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的困境,而没有市场需求的指引,基建投资会失去方向,变成胡乱投资,从而浪费社会财富。

 

在上述两个因素中,我们要特别强调“响应市场需求”,这是决定资源能否得到有效配置的关键。但“响应市场需求”并不意味着资源有效配置,它不能替代市场法则。

 

基建投资也要

遵循市场法则

 

如前所述,基建投入是要消耗财富的,当这些财富被政府用于基建时,用在其他方面的生产就减少了。因此,我们要问的问题其实不是基建本身是否取得了效果,而是这些财富被用于其他方面时是否有可能比用在基建上更好。基建取得的成效是看得见的,但它的机会成本是看不见的。从经济学角度说,我们必须重视那个“看不见的方面”。

 

众所周知的是,市场才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机制。市场配置资源有三个关键方面:价格信号、盈亏约束和市场竞争。价格体现个体的需求,反映资源的稀缺性,也会进入企业家的盈亏核算。企业家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会展开竞争,竞争过程将资源配置到不同领域。当企业家获得利润时,证明他对资源的配置比其他企业家更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他会留在市场继续配置资源,而亏损的企业家则被淘汰。正是通过这样的机制,使得资源被配置到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领域中,也使消费者需求不断得到更好满足。

 

判断资源是否得到有效配置,不能从它有没有满足需求出发,而要从它被用于满足该种需求还是用在其他方面更有效出发。换句话说,响应需求并不意味着“不是盲目”的。显然,对基建的需求总是有的,即便在两个人之间修一条路也是满足他们的需求,但“满足需求”和“资源有效配置”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满足需求并不意味着有效配置。所以,政府响应了需求并不意味政府就有效地配置了资源。换句话说,把路修好了,把桥造好了,并不意味着资源得到了有效地使用,因为这些资源用于其他方面或许更能改善大众的福利。

 

资源的有效配置需要遵循市场原则。当政府大规模地配置资源时,它的积极效应我们会看到,但它的消极效应往往被人们忽视。比如,由于投资基建需要使用大量信贷,这使得民营企业获得信贷的资金成本更高。这样,政府大规模投资基建就挤出了更为有效的民间投资。不遵循市场法则的基建投资也容易出现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说的“破窗效应”,即增加的是货币,而减少的是财富。资源的低效配置使很多本来可以出现的产品没有出现,或使消费者花更高的价格购买已经出现的产品。这些“看不见的后果”是那些支持政府投资基建的人士没有看见的。

 

在过去,由于市场化改革积累的大量财富和产生的庞大需求使得政府投资基建取得的成功,使得很多人忘记了这是一种经验意义上的成功,我们不能把经验意义上的成功一般化,认为政府配置资源总是有效的。经验不能替代一般性的理论,要有效地配置资源,必须遵循经济学原理。这方面的一个例子是罗斯巴德对罗斯福新政的批评。罗斯福新政是政府大规模基建的一个例子,很多人以为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摆脱了大萧条,但这是一个经验判断;事实上,正如美国经济学家罗斯巴德所解释的那样,罗斯福新政使萧条延长了。


结语

 

我们在文中区分了“经验逻辑”和“经济学逻辑”。经验上的成功需要运用经济学逻辑去解释,但很多人用前者代替后者,把经济学逻辑否定了,这是非常危险的。只有重视经济学揭示的基本法则,才会使我们免受经济规律的惩罚。

 

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