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官方认证最赞P图软件

 非线性co7vtwr8 2018-12-11

昨天早上 APP store 中国区年度颁奖典礼选出了最受人们喜爱的几款 APP 。focos、Nomo相机、马卡龙玩图等一些 APP 荣登榜单。


这些 APP 功能非常强大,可以说,每一款app都值得我们一试。


尝试了所有的 APP 后,我选出来了我觉得超级强大的一款 APP ——马卡龙玩图。关键是安卓苹果全支持。

老规矩,后台回复关键字“ 马卡龙 ”,一键绿色汉化版安装包分享给你。



以前我们想要带有虚化背景的图片,需要购买专业的相机,想要合成有创意的图片,来表达我们的想法,需要学会使用 ps …...而现在我们只需要在手机 APP 上,用手指轻轻点击滑动即可实现,只要你的脑洞足够大,完全可以做出像下面这样的效果:


(图片来自马卡龙玩图社区)


是不是很赞?这些照片都是用马卡龙玩图制作出来的。接下来,我将从两大方面为大家介绍这款软件,帮助大家快速玩转马卡龙玩图。




01

超强编辑功能


马卡龙的抠图功能非常强大,打开图片一秒钟识别出人物(或物体)与背景,具有超强的识别能力。如果你觉得识别出的物体不符合你的预期,你可以通过边缘修改功能进行添加或者缩减。对于所识别的出来的人物可以进行自由的缩放,复制与翻转。拖动人物,背景会自动填充。


大家可以看视频感受一下:


(视频来源:旁门左道PPT)


基于抠图这个基础功能,马卡龙玩图延伸出滤镜,模糊,换背景,美颜等功能。接下来我将用结合实例给大家展示一下它的功能。


1、滤镜


首先来看看滤镜功能,滤镜功能内设了非常多的艺术风格,多种多样,你可能用过其他类型的软件,也内置了艺术风格,但是种类很少。但是,如果你打开马卡龙玩图的滤镜,你将get超级丰富的艺术效果。写实,水粉,水彩,印象,构成,风格多种多样。而且全部免费。



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背景黑白,人像留色的图片,看起来逼格很高,好像只有ps大神才能完成的操作。其实,你知道吗?我们借助马卡龙的滤镜就可以实现大神的操作。如何做呢?


以下图为例:选择图片,拖入马卡龙,它会自动识别出,人物,背景,车辆。



我们只需分别将车辆与背景用滤镜改变成黑白即可。



成品效果如下:



2、模糊


接下来看看模糊功能。模糊功能有什么用呢?简单来说,不管你的手机带不带虚化功能,都可以完美模拟出相机大光圈景深的效果。或者是相机追焦的效果。


让我们来用案例说话。


比如说我想给下面这张图,模拟相出机大光圈景深制作虚化效果。



通过智能抠图,人物与背景分离后,对背景进行高斯模糊,即可模拟出景深效果:



或者,你想要模拟相机追焦的感觉,表现出运动物体速度很快。我们可以添加动感模糊。

原图:



添加动感模糊后:



是不是立马觉得车动起来了呢?


3、换背景


换背景,顾名思义就是留下主体人物,替换掉原来的背景。如果你拍摄的照片,背景比较杂乱,你可以点击换背景,选择你想要的背景更换到你的照片中。比如说下面这张图,我觉得人物表情很到位,笑的很开心,但是背景非常杂乱。我可以用马卡龙的换背景功能,一键更换一个合适的背景。

原图:



换背景后:



或者你的脑洞比较大,还可以结合滤镜功能,做出类似这样的:



看起来也还行,是吗?


4、修复


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照片应该是游客照了吧,逢年过节的时候景区人超多,一不小心,游客就入镜了。像这张,今年暑假在茶卡盐湖拍的我同学,典型的游客照:



后面的三个人和左边的蓝色遮阳伞非常抢眼,此时可以利用修复功能对背景进行修改。立马干净了很多。



还有一些好玩的功能,你可以下载app动手试一试,这里我就不做过多阐释了。



02

值得一逛的马卡龙玩图社区


5、开阔脑洞


这款app带有社区功能,你p好一张图后可以发到社区中,如果作品比较吸引人的话,会有很多人为你点赞。我觉得最赞的一点是你可以在社区中寻找灵感,有很多脑洞特别大的达人用户,如果你p图无思路,来社区就对了,看看别人怎么玩的。脑洞玩法有专门的话题。



6、魔法教程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教程,社区里还有很多优质教程帮助你迅速掌握p图技巧。




最后


马卡龙玩图总归是属于图片后期的范畴,它离不开前期的拍摄,如果想要它更好的服务于你,或许你还需要稍微注意一下前期的拍摄。


这里给大家提供三个拍摄的基本原则:


1、一幅照片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有时也称之为主体)。或表现一个人,或表现一件事物,甚至是一个故事情节。主体必须明确,毫不含糊,使任何观赏者一眼就能看的出来。

2、一副好的照片必须能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换句话说,使观赏者的目光一下子投向被摄主体。

3、一副好的照片必须画面简洁,只包括那些有利于把视线引向被摄主体的内容,而排除或压缩那些可能分散注意力的内容。


这三原则源自一本比较经典的书《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如果感兴趣,可以看看,不过,书很厚。酌情“食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