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人生道路与人生发展规律的问题

 解决人生问题 2018-12-12

【原文】是故体太一者,明于天地之情,通于道德之伦;聪明耀于日月,精神通于万物;动静调于阴阳,喜怒和于四时;德泽施于方外,名声传于后世。法1阴阳者,德与天地参2,明与日月并,精与鬼神总;戴圆履方,抱表怀绳;内能治身,外能得人;发号施令,天下莫不从风。则3四时者,柔而不脆,刚而不鞼4;宽而不肆,肃而不悖;优柔委从,以养群类;其德含愚而容不肖,无所私爱。用六律者,伐乱禁暴,进贤而退不肖;扶拨以为正,坏险以为平,矫枉以为直;明于禁舍开闭之道,乘时因势,以服役人心也。帝者体阴阳则侵,王者法四时则削,霸者节六律则辱,君者失准绳则废。故小而行大,则滔窕5而不亲;大而行小,则狭隘而不容;贵贱不失其体,而天下治矣。

【译文】因此遵循天道、无为而治天下的人,则能明白天地之性情,通晓人生道路和发展规律之条理;他的聪明能照耀日月,精神与万物相通;动静与阴阳协调,喜怒与四时和谐;他的人生发展规律施及四方以外的区域,名声流传到子孙后代。效法阴阳的人,他的人生发展规律和天地相配,英明与日月同辉,精气与鬼神相合;他头顶天穹、脚踏大地,手握圭表墨绳等法度,内能修养心性,外能获得人心,发号施令,天下百姓无不闻风而动。效仿四季的人,柔顺而不脆弱,刚强而不折断;宽缓而不放纵,急速而不紊乱;优柔宽容,以养育各种物类。他的人生发展规律可以容纳愚昧不贤之人,没有私心和偏爱。使用六律的人,则能讨伐叛乱、禁止强暴,进用贤才而贬斥不贤者,扶拨以为正,除险以持平,矫枉以成直;懂得禁止、赦免、开启、关闭的道理,顺应时势以驾驭人心。假如称帝者效法阴阳,就会受到诸侯的侵侮;称王者依循四季,就会被削弱国力;称霸者使用六律,就会受到凌辱;那些小国君如失去准绳法度,就会被废黜。所以,由此得出,小国国君实施大国方略,就会显得空疏失体而百姓不会亲附。大国国君实行小国方略,就会显得狭隘紧迫而无法包容天地社会。应当是贵贱都不失自己的体统,这样天下就容易治理了。

【说明】本节描述的是人生道路与人生发展规律的问题,人生道路与人生发展规律不是一回事,人生道路是你这一生所走的道路,而人生发展规律则是,你的目标,你的境界,你所处的阶层、际遇、机缘、机会、关系等等,决定了你向目标奋斗时、达到目标后的规律与别人不一样。如果选择的是另一个目标,那么发展规律就完全不同了。

——————————————————

【注释】1.法:(fǎ髪)《管子·宙合》:“没法贼发,言轻谋泄,菑必及于身。”《孟子·公孙丑上》:“则文王不足法与?”《韩非子·扬榷》:“法刑狗信,虎化为人,复反其真。”《韩非子·五蠹》:“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吕氏春秋·察今》:“法其所以为法。”这里用为效法之意。

2.参:(cān餐《管子·版法》:“参于日月,伍于四时。”《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国语·越语下》:“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荀子·王制》:“君子者,天地之参也。”《韩非子·扬榷》:“形名参同,用其所生。”这里用为配合之意。

3.则:(zé责)《书·禹贡》:“咸则三壤成赋。”孔传:“皆法壤田上、中、下三品,成九州之赋。”《诗·豳风·伐柯》:“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诗·小雅·鹿鸣》:“视民不佻,君子是则是效。”毛传:“是则是效,言可法效也。”《诗·大雅·抑》:“不僭不贼,鲜不为则。”《管子·法禁》:“则生之养,私不死。”《老子·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论语·泰伯》:“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礼记·中庸》:“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这里用为仿效、效法之意。

4.鞼:(guì贵)折断。《淮南子·原道训》:“疏达而不悖,坚强而不鞼。”

5.窕:(yao朓)《管子·宙合》:“其处大也不窕,其入小也不塞。”《墨子·尚同下》:“是故大用之,治天下不窕。”《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疑之母亲疑,以疑为能相万乘所不窕也。”《大戴礼记》:“七者布诸天下而不窕,内诸寻常之室而不塞。”这里用为未充满、有间隙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