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嘉德2016秋拍·古典赏石斑窥

 二闲居 2018-12-12
    《执古御今-书斋长物》、《岸上云烟-文房雅玩》等专场是此次秋拍中国嘉德工艺品部推出的文房精品专场。以古代文人生活为题,呈现黄花梨透棂书柜、紫檀雕云龙纹书箱,太湖、灵璧赏石、鎏金力士、观音造像等书斋陈设,南宋-元 仲尼式古琴、崇祯蚰龙耳、明早期桥耳、建盏等文人四雅长物,亦有几案雅玩,竹、木、铜、砚、瓷、玉、石各类均有涉猎,其中臻品鲜少示众。现将本次中国嘉德秋拍中的古典赏石拍品择出汇集,供诸位道友一窥。

中国嘉德2016秋拍·古典赏石斑窥

清 灵璧石山子高33.5cm2016中国嘉德秋拍·执古御今—书斋长物估价:RMB  60,000-90,000
此灵璧山子状若竖峰,巉岩嶙峋,石质坚硬,气韵苍古,岩层、纹脉缭绕其上,纵横蜿蜒,沟壑交错,粗犷雄浑。色漆黑如墨,包浆莹润,从几个角度摆放观赏适宜,富有美感。置之小景可以入画,大景可以入神。一瓯清茗,神能趋入其中,方可供幽斋之玩。轻扣之“声如青铜色碧玉,秀润四时岚岗翠,宝落世间何巍巍。”余韵悠长,发人清思。
中国嘉德2016秋拍·古典赏石斑窥

清 英石山子
高65.5cm2016中国嘉德秋拍·执古御今—书斋长物估价:RMB  120,000-220,000

此石石体如如飞来仙峰,峰峦富于变化,表面褶皱曲折,罅隙满身,似刀劈斧砍,节理交错,如江边山川峭壁,巨石排列,峭壁中间又有山岬、洞窟,包浆满覆,质地细密坚硬,铿然有声。石体为深灰色,夹杂岩脉,峭壁间渗出层次水痕。整体观之,结构谨严又不乏变化,具大山大川气势。此石形势奇伟,体量较大,造型清俊,或藏或露,迂回曲折,甚是别致。古人寒窗夜读,置之书斋,玩赏之妙,不可以言。
《云林石谱》记载英石产地在英州含光和真阳县之间,产于溪水中,“采人就水中度奇巧处凿取”。英石由于开采艰难,体量通常不大,但其峰峦起伏、嵌空穿眼的态势在宋代已极受喜爱。宋人赵希鹄《洞天清禄集》云英石为“几案奇玩”,明人文震亨《长物志》则云:“英石,出英州倒生岩下,以锯取之,故底平起峰,高有至三尺及寸余者,小斋之前,迭一小山,最为清贵,然道远不易致。”所言皆如是。

中国嘉德2016秋拍·古典赏石斑窥

明早期 立峰赏石69×51×139cm2016中国嘉德秋拍·执古御今—书斋长物估价:RMB  800,000-1200,000
此石整体造型玲珑嵌空,工整端庄,石表嶙峋光洁,石质坚密清润。石体遍布不规则的块状凸隆和通透洞穴。孔洞钩连贯通,叠压交错,脊棱锋利流畅,纯然天成,重心沉稳,静中寓动。石体略带纵横线痕,一面孔洞勾连,呈现“虚”态;背面则呈现“实”势。侧面观之,玲珑挺秀。一侧分为两层,呈叠嶂式,凸隆涡穴,疏密有致,强化了动态的扭转和曲折,状若云霞蒸蔚,阔叶飘动,富韵律感,石上丝丝白脉。上镌铭“一块昆仑石,玲珑透壁光,何当阶早尔,为有米元章。” 米芾在石文化中被后人尊为“石圣”,是历史上少见的全才,一生对石情有独钟,且蓄之甚丰,嗜石到了如痴如癫的程度。另有铭文“何当阶早尔,为有米元章。”敲击石壁,铿锵有声。
汉白玉须弥座自束腰处分为两部分。圆角长方制,口沿线条流畅,圭角层上缘做圆角,四边基本垂直,素体仅圈足雕饰如意云纹,与明代时期台基须弥座形制一致,属明早期风格。座与赏石相互衬托,共成美景。

中国嘉德2016秋拍·古典赏石斑窥

 
明末清初 太湖石立峰51×36×111cm2016中国嘉德秋拍·匠心妙契—江南长物集珍估价:RMB  20,000-30,000
此件太湖石立峰,色青灰,石质坚密清润,石体清瘦雅秀,纹理斑驳,耐人寻味,上部天生孔洞,谓质、色、纹、形皆备,符合“瘦、皱、漏、透”文人赏石的美学特征。赏石耸立于汉白玉石盆中,盆壁浮雕花卉纹。石与座协调统一,自成风景。


中国嘉德2016秋拍·古典赏石斑窥

清 英石山子 
高40.5cm2016中国嘉德秋拍·岸上烟云-文房雅玩估价:RMB  65,000-85,000
英石色泽深沉,石质坚硬,扣之宛若金属之声,颜色青黑纯洁,偶见丝丝白脉。通体嶙峋褶皱,孔眼玲珑,深密瑰丽,承红木底座,适宜案头陈放。英石,又称英德石,因具有‘皱、瘦、漏、透’等特点,极具赏玩之趣。明代计成所著《园冶》一书中,称其“大者可置园圃,小者可置几案,亦可点盆,亦可掇小景”。

中国嘉德2016秋拍·古典赏石斑窥

 清 昆石山子高48cm2016中国嘉德秋拍·岸上烟云-文房雅玩估价:RMB  50,000-80,000
石体向一侧延伸,高低起伏,仿佛悬崖峭壁,其中有洞穴前后贯通。整体造型富于变化,纵横蜿蜒,曲折生动,状若江河沿岸山崖,物象万千。通体雪白晶莹,窍孔遍布,石表可见大小不一的石英颗粒和脉纹。山岳重峦之势和深邃的天然野趣,令观者仿若置身其中。昆石又称昆山石,中国四大名石之一。宋代诗人陆游赞昆石诗云:“雁山菖蒲,昆山石,一拳突兀千金值。”


中国嘉德2016秋拍·古典赏石斑窥

清 瘿木根几
高49cm2016中国嘉德秋拍·岸上烟云-文房雅玩估价:RMB  120,000-220,000
瘿木亦称影木,“影木”之名系指木质纹理特征,并不专指某一种木材。瘿木不是某种树木的代名词,而是泛指所有长有结疤的树木。结疤也称为“瘿结”,生在树腰或树根处,是树木病态增生的结果,是一种天然的病态美。瘿结有大有小,小者多出现在树身,而大者多生在树根部。这件瘿木根几色泽柔和黝黑。座面随形,光滑平整,下随形透雕圆雕,相形度势,以天然逼真取胜。即可单独陈设,亦能在上放置摆件,两者相映成趣,自然美观。



中国嘉德2016秋拍·古典赏石斑窥

清 英石山子
长15cm2016中国嘉德秋拍·岸上烟云-文房雅玩估价:RMB  30,000-50,000
此件造型天然奇特,色泽乌黑,肌理古朴,山形突兀,褶皱细密,迂回曲至,形如云立,独具特色,充满沧桑感,引人无限遐思。本品置于案头,凭添美感,气韵清雅。



中国嘉德2016秋拍·古典赏石斑窥

清 奇木随形根瘤山子
高36cm2016中国嘉德秋拍·岸上烟云-文房雅玩估价:RMB  30,000-50,000
奇木山子是继石山子一脉相承而衍生出的文房清供。二者审美情趣几乎一致,它们共同具有的独立、清峭,与文人的审美十分切合。木山子作为文玩的历史,稍晚于石山。但至少在北宋年间,木山子已是文人士大夫阶层钟爱之雅物,是为文房厅堂间绝尘妙设。本品取树木根瘤随形而就,通体呈褐色,葆光莹润沈郁,雅光古秀。木身通透,勾连贯通,迭压交错,亦显空灵生动之性,线条流畅。原配底座。



中国嘉德2016秋拍·古典赏石斑窥

清 怪石供连座
长29.5cm2016中国嘉德秋拍·岸上烟云-文房雅玩估价:RMB  30,000-50,000
宋苏轼从齐安江上得各色似玉美石二百九十八枚,盛于古铜盘,注入清水,作为案头摆设赠人。前后《怪石供》文两篇,称其以似玉美石作成的案头摆设。此天然而成,奇峰异出,配红木底座,文人气息浓烈。《郑板桥集》曾云:“米元章论石:曰瘦、曰绉、曰漏、曰透;苏东坡又曰石文而丑。丑字,则石之千态万状皆从此出。”无论米芾的“瘦绉漏透”;还是苏轼的“石文而丑”,此石皆可占一二,尤具怪意,颇富文人品味。




中国嘉德2016秋拍·古典赏石斑窥

清晚期 崂山绿石山子
高22cm2016中国嘉德秋拍·岸上烟云-文房雅玩估价:RMB  20,000-30,000
此石色泽墨绿,温润如玉。左右则显露层层肌理构造,层叠堆峦,似有岩层、纹脉缭绕其上,纵横蜿蜒,其形有泰山之雄,江河沿岸山崖,一派气势磅礴、物象万千之景象,不失为一件几案奇玩。由于后人的把玩,使其包浆莹润,触手滑脱。用于陈设装点,意蕴注重天成,加以周围环境的布局,成就一幅如自然之清凛的微缩景观。



中国嘉德2016秋拍·古典赏石斑窥

清 文石熏香炉
高26.5cm2016中国嘉德秋拍·岸上烟云-文房雅玩估价:RMB  50,000-80,000
熏香炉又称香薰或香炉,从汉代以后,香炉的材质逐渐丰富起来,很快就变成了文人的把玩之物,用来陈设或者把玩的观赏品。此香薰天然石质,略经修饰,整器格调高古,色泽沈穆,吐雾纳露,神韵清透,下承两足,尤显敦稳、凝重,置于案头焚香以嗅,更能静气宁心、制性清脾。



中国嘉德2016秋拍·古典赏石斑窥

清 灵璧石石几
长41cm2016中国嘉德秋拍·岸上烟云-文房雅玩估价:RMB  20,000-30,000
几以天然灵璧石略加打磨而成,质地粝腻相兼,层次分明,面面可观,造型浑然天成,趣味盎然。扣之如金声玉振,清越怡人,美观与实用兼备。灵璧石因产于安徽省灵璧县境内得名。“灵璧”二字来自“山川灵秀之钟,石皆璀璨如璧”之意。历史上赏玩灵璧石最早的记载,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灵璧研山”。宋代米芾书有“研山铭”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宋徽宗书“灵璧小峰”,御题“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东坡为得到灵璧石,数次亲访灵璧,作《张氏园亭记》,并以画易石。



中国嘉德2016秋拍·古典赏石斑窥

清 灵璧石立峰
高47.5cm2016中国嘉德秋拍·岸上烟云-文房雅玩估价:RMB  30,000-50,000
山子系灵璧石,沟壑纵横,褶皱如麻,饶有意趣。立峰色极青润,包浆浓郁。宋代文人方岩赞叹灵璧石:“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灵璧石系我国传统四大观赏石之一,因石体造型奇逸,肌理褶皱多变,具“瘦、漏、透、皱”之天然观赏神韵,观之如身临山野千仞,即可足不出户、卧游千里而神极天宇,尽享山野天然乐趣,陶冶性情。故深得我国古代文人雅士所赞誉。



 中国嘉德2016秋拍·古典赏石斑窥

清 太湖石随形盆高123.5cm2016中国嘉德秋拍·岸上烟云-文房雅玩估价:RMB  30,000-50,000
以太湖石为材,取其天然形制随形而就,凹陷池内未加任何修饰,造型简洁,光素无纹饰,器身呈橘皮纹理,太湖石石色黑、白、灰,由自然的力量逐渐形成了曲折圆润的形态,古朴清雅。整器造型弯曲自然,浑厚大气,古趣盎然,令人叫绝。



中国嘉德2016秋拍·古典赏石斑窥

清 奇木根瘤山子
高61cm2016中国嘉德秋拍·岸上烟云-文房雅玩估价:RMB  30,000-50,000
此木山子雅光古秀,曲折盘绕,高低起伏,极富动感。虽为木质,而山之峭拔,石之嶙岣,靡不毕具,颇有自然雅趣。木山子是继石山子一脉相承而衍生出的文房清供。除去质地不同,二者审美情趣几乎一致,它们共同具有的独立、清峭,与世无争又凛乎不可犯的气质,与古代高士的道德风尚十分切合。


中国嘉德2016秋拍·古典赏石斑窥

水松石山房“太湖石” 立轴 水墨
211.5×96cm2016中国嘉德秋拍·执古御今—书斋长物估价:RMB  150,000-250,000
松石山房主人,本名 Hugh Moss(b.1943年),从事专业中国艺术品收藏于四十年,为世界著名的收藏家。近二十年来,他潜心投入水墨创作,并在水墨绘画创作上搜索出一条自己的路径。
与中国历代经典的文人画家一脉相承,水松石山房主人的作品以文房清玩和自然山水为题材。他并不拘泥于追求形似或者炫耀技法,而是借此表达他内在的世界与品格,即心中之丘壑。此幅水墨即取太湖石之肌理,以水墨的形式绘于纸本之上,“漏、透、皱、瘦”可谓赏心悦目,远看如真石矗立。古人云无石不雅,置于书房处,可谓点睛之佳作。画作中,挥毫题字,抒发对生活、对自然以及对珍玩的静观与感怀。仅管是用他的母语——英文,但是书法的效果神似汉字行草题跋,以此表达他对中国文人传统的致敬。这也正是水松石山房主人的学者风范。这位新文人不仅在每件画作中充分表达自己的精炼想法与个性,更是完美呈现诗书画的“三位一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