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十八、东坡原本出黄州

 墨香笙樵 2018-12-12

 东坡这个字号之所以能得以流传后世,就是因为团练苏副使在黄州办私人农场而出现的,二十年来一直追随苏东坡的好友马梦得(字正卿)给苏东坡弄到了几十亩荒地,是帮助苏东坡养家糊口还是支持苏东坡鞠耕田陇老实改造世界观?兴许二者俱有,因为苏东坡之前常声称愿意辞官做农人,这大概也是为了照顾苏东坡的爱好吧。

这块地位于黄州城东不远,地处东坡。据《二老堂诗话》载:苏东坡一向欣赏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当年白居易作忠州刺史时作有一首《东坡种花诗》:

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走,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

忠州、黄州两地时隔不同朝代,但却都是诗人被贬之地,凑巧又都是在两州城东,所以苏东坡就给这块荒地起名为“东坡”,并干脆从此自号“东坡居士”。

无意插柳柳成荫,黄州城东的这篇荒地身价陡增,估计今天成了绝对的黄金地段!

东坡居士的全家此时真得不易养活,全家现在已经十几张嘴等着喂,除了大儿子苏迈,现在还有两个小儿子苏适和苏过,一个十二岁,一个十岁;正妻王润之之外,据苏东坡自己札记中说“有妾数人”,有传说说苏东坡的妾计有七人,其中朝云是漂亮、最聪明、最年轻的。

此传说没有什么考证价值,就算是在做通判、任太守时有过几个侍妾,估计此时也必然散去了,宋代的侍妾几乎就是一种临时职业,那是可以辞职不干的,这种职业一般是可以同享乐不能共患难的。

据载:后来苏东坡老年被贬惠州时几个侍妾都跳槽不干了,只有爱妾朝云随同东坡去了惠州。

其实于苏东坡中年时围绕在他周围的女人大都算不上侍妾,据《轩渠录》中记载,苏东坡家中的女人多是歌舞伎,用来照应客人的女招待而已,苏东坡自己把她们戏称为:“搽粉虞侯”。

虞侯――官员们的跟班是也,“搽粉虞侯”大概相当于现代的负责公关的女秘书吧。――被发配在黄州劳动改造的苏东坡怎么还会为自己配备这许多尤物?

即便如此,东坡居士支应全家的开销也是相当拘谨的,而且据《避暑录话》中有:“子瞻既绝俸,而往还多贫者”的字样,绝俸不合常理与当时法令,但与这时的苏东坡频繁往来的都不是什么富豪是肯定的,到今天不是还有:“仨钱的不给俩钱的作揖”这种令人酸苦的说法吗?

这个给东坡弄到供开荒之土地的马正卿,也几乎相当于苏东坡的家庭成员,二十多年始终陪伴着苏东坡,是个苏东坡的“铁杆粉丝”,也是位能陪同偶像共患难的宋代“追星族”,苏东坡在诗中就曾感叹:“可怜马生痴,至今夸我贤。”

家中还养着一人:东坡的一位眉山同乡,名叫巢谷,特意来担任苏东坡孩子的家庭教师;再有就是苏东坡的大舅哥,现在也在苏家生活,弟弟苏辙的几个女婿也轮流来此探望,这样东坡居士的家中还要多算上几口需要供养的。

造成经济紧张的原因还有一大项:接待客人。

据《避暑录话》中载:“子瞻在黄州及岭表,每旦起,不招客相与语,则必出面访客……”。这就是说,现在的东坡居士还只是个不甘寂寞的名誉居士,家中不来宾客,心中难受,那就主动出去做客。

苏东坡现在家中的客人大多是些稀奇古怪的人物,其中有两个闲云野鹤般四海邀游的道士。因为这时的苏东坡对长生的奥秘甚感兴趣,而道士们据说对这项业务甚有研究,所以游方道长也就成了苏家的长客。

不过,说白了这些野鹤道士就是些流浪四方混吃混喝的乞丐,但是乞丐如有才,神仙也难挨,与苏东坡交往的乞丐道士不用说都有点偏才,除了研究长生大法外,一般还都兼职文人墨客的身份,东坡居士是躲不过“出血”做施主的。

除了道士,苏东坡还乐意招揽和尚――这职业也是白啃别人的主,诗僧参寥在这期间来看望东坡,在苏家住了一年之久,肯定也是需要苏东家管饭的。

东坡最好的朋友是陈糙,当年苏东坡在凤翔少曾和他父亲陈公弼是不大对付的上下级关系,但却同陈太守的儿子结成了莫逆之交;恰巧此时陈糙住家离黄州不远,两人自然不断来往,有关这陈糙陈季常与东坡的轶事咱们后面还要专文细讲,这里专说接待问题――稠密的相互做东是免不了的。

基本可以这样说吧:苏家的宾客几乎从未断过,之后有段日子东坡得了“红眼病”,大概意识到这病传染性极强,就闭门拒客修养了一段日子,结果差点没招得好友前来开追悼会吊唁自己。

有这样一段“警世名言”:你如果打算一天舒静,那就请场客;准备给自己找上一个月的劳累,那就装修房子;打算辛苦一年,那就动工盖所房子;豁上自己麻烦一辈子,那就找个小老婆――二奶!

很不幸,这几样让苏东坡给占全了!

苏东坡是请客几乎天天;装修房子自己动手;盖房子,当年就在东坡动工了,直到次年的二月才在雪中竣工,因此起名为“雪堂”;小老婆就是侍妾,那朝云不就是现成的吗?

所以,东坡的麻烦天天有、月月有、年年有、一生有!――解释一句:朝云这个小老婆却是找对头了,竟然在日后解决了不少苏东坡的麻烦,可见“警世名言”也不是全对,也有例外时。

这样苏东坡的财务上入不敷出就是必然的了,解决“赤字”唯有开源节流,这两项措施苏东坡都采取了。

节流简单,除了前面介绍过的:苏东坡把每月的消费资金四千五百钱分成三十包,挂在梁上,每天按既定计划叉下一包花光外,苏东坡又自行规定:“东坡居士自今日以往,早晚饮食,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馔,则三。……”

节俭的生活依旧能称之为幸福生活,就看你指导你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了,如果按照“忙时吃干,闲时吃稀,不忙不闲,半干半稀。”的教导,那苏东坡现在的生活应该属“浪费等于犯罪”的奢侈生活了,不过东坡的理论好像更高明些:“一曰安分以养神;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

办“东坡农场”就是开源,苏东坡筑水坝,建鱼池,整荒地,种蔬菜,甚至自打水井灌溉庄稼,高地播种小麦,低洼储水栽蹈,一派火红的年代过火红的日子的景象,真该请位高人给东坡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着咱咋着。优秀农民苏东坡虚心向当地老农请教种植技术,一位有经验的老农告诉东坡:小麦耐旱,应该种在高处,天暖麦苗疯长,就必须让牛羊啃去初茬,冬尽春来,重新钻出的麦苗才能茂盛粗壮,才能丰收。

等到小麦收获,果然如此,苏农民对老农师傅无限感激。

当农民的日子好过吗?苏农民回答:把俺的脸晒黑了!有苏诗为证:

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

今年对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

做农民的心情舒畅吗?苏农民回答:种地的味道好极了!也有苏诗为证:

沛然扬扬三尺雨,造化无心阮难测,

老夫作罢得甘寝,卧听墙东人响履,

腐儒奋粮支百年,力耕不受众肾价,

会当作活径千步,横断西北这山泉,

四邻相率助举杯,人人知我囊无钱。

没见今天乡下好多简易旅馆都挂出这个招牌吗:“农家乐”!

(请看下篇:四十九、一首短诗两成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