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喜讯!内蒙古探区油气勘探获重大突破!

 戈壁风神 2018-12-12

今天微哥继续给大家发福利,学习安全知识,赢取红包。只要你手气好,大把大把的红包来取吧~~~详情见主页右下角“有奖纠错”菜单。另外,红包发到这个微信号内,有消息推送,请小伙伴注意查收哦~



 

小伙伴们快看,

一件振奋人心的大事!


12月10日至11日,中国石化2018年油气勘探总结会在北京召开,拐子湖凹陷基岩潜山油气勘探新发现获2018年度中国石化油气勘探重大发现二等奖,银额盆地新区油气勘探潜力及关键技术获优秀研究项目奖。


截至11月底,银额盆地拐子湖凹陷拐参1-拐6井区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达461.25万吨,控制石油地质储量达1083.09万吨,拐子湖凹陷已成为油田实现规模增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区域。


资源接替是老油田的“生命工程”,这样的勘探成果着实鼓舞士气,振奋人心!那么,油田为何能实现这一重大发现?


银额盆地是中国陆上勘探程度最低的含油气盆地,可供借鉴的现成地质资料极少,勘探难点、疑点极多。


油田勘探工作者从基础地质研究起步,在2014年至2016年先后深入银额盆地开展3轮野外地质调查,实测剖面31条,部署浅钻3口,采集各类样品800余块,将白垩系源岩的油气系统确定为银额盆地油气勘探的主攻方向,为油气发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位于银额盆地底部的巴丹吉林沙漠的沙丘高差居世界第一,有“沙漠珠峰”之称,三维地震面临着激发接收条件差、地震波衰减严重、低降速带巨厚等诸多棘手难题。


油田联合中科院地球物理所、南京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开展了长达三年的地震技术攻关,研发出了可控震源+高覆盖宽方位观测采集“三分法”噪音衰减+层析静校正+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等技术,实施三维地震采集307平方千米,地震资料品质得到较大提高,发现多个中生代凹陷,极大助推了拐参1井、拐6井等的最终部署。


探井钻探是实现油气发现的“最后一公里”。油田创新现场施工管理方法,在拐6井的施工中坚持超前研究、超前部署、超前安环评的“三超前”,和钻井、试油工作的队伍、时间、区域“三统筹”,并成立现场工作组和现场专家组,提升了钻探效率,助推了最终的油气勘探突破与发现。


2018年2月22日,拐6井完钻,钻遇巴音戈壁组、前中生界两套含油气层系。7月1日,油田对拐6井进行裸眼测试,用6毫米油嘴放喷,获日产油211立方米、日产气10.7万立方米的高产油气流,拐子湖凹陷前中生界基岩潜山油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


2013年至今,油田相继在银额盆地中生界、前中生界的油气勘探中取得突破,拐参1井、拐4井、拐6井、拐7井、拐8井均获高产油气流,上报三级石油地质储量6000万吨,落实圈闭资源量1.4亿吨为内蒙古探区产能建设与效益开发打下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2019年,油田将以“整体部署、分步实施、集中评价、探评建一体化”为思路,在拐子湖凹陷部署探井5口,实现规模效益增储。


在目前至2023年的“两个三年”发展期间,油田力争在银额新区实现商业发现、规模增储、规模建产,奠定50万吨产能建设基础



银额盆地油气勘探已经取得突破,但仍有诸多未知的潜力区块在等待勘探工作者去探寻,找油找气的征程远未结束。

微哥相信,拥有了已经积累的经验,油田高效勘探的步伐会越发稳健,油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根基会越发坚实。


作者:张迎亚 曹延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