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山明谈潘天寿先生的指墨画

 一石314 2018-12-13

潘老一生画了很多指墨,我曾有幸看到潘老画指墨。一次因系里有事我到潘老家去,刚好看到潘老蹲在地上用指墨法画丈二大松树。只见潘老脚着袜子,蹲在丈二大纸上画松针。他全神贯注,没有顾及到我的到来,我也就静静地待在旁边看他作画。因为我曾两次看到潘老画指墨,并且我自己也曾摸索过指墨画。现在很多人推测潘老指墨,往往会讲得太离谱。我在新加坡访问时,碰到过他们指墨画学会的友人,中国也有多个指墨画协会,我看看他们好像理解总是有些不对。他们曾请我和吴永良老师当顾问,但我们都没去。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感到历史上的指墨画,尤其是潘老的指墨跟他们追求的指墨理解上差距太大。当下美院看到过潘老画指画的人不多。因为潘老一般不在公开场合或课堂中示范指墨画,我也是偶尔看到两次,所以感到非常幸运。

潘天寿 《八哥崖石图》

我进入学校读书时,经常听到潘老的讲座,当时潘老除讲座外还会经常跟同学们聊一些学术上的事。有一次在系走廊,潘老看到一张我们班很优秀的一位同学画的荷花,潘老说此画不错,同时他又指出,画画讲画理,要讲究生长的规律。比如这张荷花杆子如果延伸到画外便会悬在半空中,杆子的生长状态违背了荷花的生态。作为一个画家不能光注重画面好看,更要尊重自然规律,要多观察生活。讲这些似乎是很浅显的道理,但对我们一生的影响却非常深刻。画画不但讲画面内的好看,更要重画外生态的合理性,平时要尊重规律,更要研究规律。老先生有时候很平常的一句话,都会对学生有很深的影响。我们后来看晚辈画的时候也经常想起前辈们讲的这些道理。当年吴茀之先生讲的一句话我现在还忘记不了,他说:画画要画你见到过的东西,要画自己感受到的东西,不要去抄搬。老先生的话语往往都很简单朴素,但在画理上都很深刻。现在我们面对上万考生的试卷画面,一直非常注重是否抄搬他人还是自己创意。同时也经常会在课堂中讲这些道理。记得一位已成功的学生隔了很多年跟我相遇时说,吴老师您当年曾说过作画要学会并习惯拉长线条,因为长线条中会包含着修养和造型,线性韵味的全部,长线拉好了,其他笔墨问题就不大了。对这些话我自己因时久想不起来了,但学生们一直却记着。就像我们仍然记着老先生们说过的话一样。

潘老对整个中国画的学科建设与艺术思想等方面的影响很大。方增先老师当年讲过,浙派人物画如果没有潘老他们,影响便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讲,如果没有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与实践传统,可能浙派人物画也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这话非常辩证与实在,因为老先生们要求保持传统性,方增先老师等浙派初创者们则会去追寻时代,正是这两者的结合,师生共同催生出了学院派式的浙派人物画。前面曾提到我们曾陪潘老去临海作画之事,当我们陪潘老回杭时,在车里我们就琢磨着向潘老要画。当车子驶到学校旁南山路,靠近潘老房子时停了下来,我就壮胆请潘老为我和张品操各画一幅画,潘老马上就答应了我们。过了一个星期,潘老就叫人通知我们取画。潘老这么一位大画家,却这么真诚谦和,爱护学生,每每回忆起这些我总是十分感动。

潘天寿 松鹰(指墨画) 1948年作 149x40.5 纸本 水墨 设色 中国美术馆藏

下面我讲一下指墨画。历史上高其佩首创运指作画,潘天寿先生在此基础上大跨步地创造了一个指画的新高峰。以指作画是极难驾驭的。我曾探索好多年,才弄明白了指墨画的难度与可爱之处。因为用手指当笔使用,要驾驭画得有意趣又有表现力的好作品是很难的。但潘老指墨画跟他的笔绘一样,都同样处于绘画之巅峰状态。到目前为止,人们对指墨画真正了解仍然非常少。潘老的指墨画几乎占了他所有画的近一半,潘老的指墨画是以他笔画为基础又跨出另外一大步,产生另一种不同的韵味。像画面上这么长的指墨线,靠手指上的含墨容量绝对是不够的,高其佩表达出的手指作画的趣味,基本上限于用焦墨作画为主,因此相对好掌握,而潘老是全方位地运用他原先笔绘的基础,再把指墨画趣味成功地融入到他原先的风格中,并把指墨所产生的多彩的墨阶变化和趣味尽可能发挥到淋漓尽致,让笔墨出现浓淡与虚实的无穷变化,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为什么现在很少有人学到潘老的指墨画的精神,因为实在难度很大啊!我们尽管也画过多年的指墨,但觉得要把控好仍需要努力。

潘老的指墨画中,所画的长线很多很自然,潘老是多个手指头并用。多指蘸墨,指背朝下,手心经常朝上,这样手心中间会变成一个略大的储存水的空间,把多指或以整个手浸墨,手上所有的皱纹都会变成细小的溪流,慢慢会集到要运行的指头尖上。相对多的贮墨,再加上运指非常灵敏,所以他运指过程中,能把一条长线画得接笔自然而自如,气贯而意通。潘老运指的水平、方式和艺术上悟觉性都非常高。他是一位有灵性的大师,他所有的画,都给人一种内在的灵觉存在。我们作画从感性到知性再到理性,但是最后必须发展到灵性,才可能产生精品。潘老的灵性在他指墨画上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如潘老所画芭蕉,基本上就是泼墨、指墨和灵性感觉的结合与张扬。

潘天寿 《小憩图》 1954年

潘老所作《小憩图》上的秃鹫,是泼墨加指墨的又一种状态,充分把握和夸张了形态。画的过程胆大又细心,否则墨渗化出去,形就走样了,就不是老鹰了。潘老把握形极为夸张而精准。后面一块一块都是淡的泼墨随指的画法而生发的。他的《老鹫图轴》也是泼墨跟指墨相结合,运指跟墨的泼洒结合,运指极灵活,甚至指掌并用,以控制物象的质感表现。用指墨之痕控制老鹫造型,追求一种生动鲜活的感觉。真正的好画家都能体会出潘老指墨画中的高妙之处。

潘天寿 《 梅月图》 指墨 1966年

《梅月图》也是指墨画。其实运指的难度比运笔更难。因为运指会产生更多的随机性。会产生一种不同层次,一种不同于笔勾划的痕迹美的层次。需随机发挥笔墨功底与想象力,因此手指画的自然性也更为鲜明。指墨的线和墨把控比笔绘难,又要从这种难度中去追求新的表现趣味。所有的境界追求往往都在可控不可控之间,随时、随性去追寻一种新鲜的艺术趣味。潘老因为笔绘能力太强了,所以他天生有很强的驾驭指画的能力。一划下去,下面该怎么画,他早已成竹在胸。

潘天寿 《梅鹤图》 指墨 1961年

《梅鹤图轴》中,鹤身很黑,必须腾出一些地方充分表现指画的艺术趣味与特性。指画的线条跟笔画的线条基础相类,但在审美上是不一样的。指画的线条主观因素更多,经常会出现画家临时抒发出来的难中而出奇的痕迹美感。尤其会产生极自然痕迹之美,这似乎是指画的天性,对这种自然美的把握,恰恰是一个画家追求高意境时的一种状态与心态。此图中梅花的结构、鹤的翅膀、毛等,其指痕墨迹跟笔绘是很不一样的。它当然也会随着宣纸的质地加工而应变的(如豆浆纸、矾宣等)。既会产生驾驭上可控一面,同时又要充分利用不可控、随性的一面。画家的一生中会有很多创造,潘老的水墨画已经是一个巅峰,但其指墨画又在自然美追寻中悟觉到了另一种新的高品味。这不是人人都能办到的。我觉得一个画家,各人都会有不同的机遇,在不同的努力之中,机遇来了,不应放弃。潘老肯定也想过,指墨画可以发挥他另外一种灵性的美或者风格可延伸的新的境界,他很早就悟觉并去开垦了,他在原来笔绘才情中又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创造。

潘天寿 《鱼乐图》 指墨 1962年

《鱼乐图》,从这两条鱼的动态里看出,指墨画有多难。因为它需要简约而生动的造型,造型又必须符合生态的规律,他夸张的落墨,又必须都勾划到要点上。同时又善于利用绘画过程中偶发的东西,以新的指墨痕趣味表现新的感受。此图中有许多效果是潘老可把控的,有些则是随兴发挥的。指墨画是一门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的传统绘画,在时代性发展中仍是值得关注的课题。

对潘老指画总体上研究与论述较少,大多是从绘画的角度看问题。我更希望理论家们对指墨画的研究有更进一步的探讨。潘老既创造了笔画的高峰,又推进了指画的发展,他实际上在原来高峰边上又树起了另一座高峰。他的许多技法与感觉,是高其佩当年没有涉及到的。潘老把中国指墨画推上了一个比较难以超越的高峰。

(此文为吴山明在“潘天寿与文化自信——潘天寿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杭州论坛”主题演讲的录音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