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姐IF,我是公正的小法官,用来完成非此即彼的判断。 我的用法是: =IF(判断条件,符合条件时返回的值,不符合条件时返回的值) 常用示例: 条件判断 如下图,考核得分的标准为9分,要判断B列的考核成绩是否合格。 =IF(B4>=9,'合格','不合格') 我是二姐SUMIF,用来对符合指定条件的数据求和。 我的用法是: =SUMIF(条件区域,指定的求和条件,求和的区域) 常用示例: 条件求和 如下图所示,要统计不同门店的销售额。F3单元格公式为: =SUMIF(B:B,E3,C:C) 我是SUMIF的孪生妹妹。要完成多个指定条件的求和计算,就来找我吧。 我的用法是: =SUMIFS(求和区域,条件区域1,求和条件1,条件区域2,求和条件2……) 常用示例: 多条件求和 如下图所示,要计算部门是职工食堂,单价在1元以下的物质采购总量。 公式为: =SUMIFS(D2:D14,B2:B14,H3,E2:E14,I3) 公式的意思是,如果B2:B14单元格区域中等于H3指定的部门“职工食堂”,并且E2:E14单元格区域中等于指定的条件'<> 我是堂姐COUNTIF,用来统计符合指定条件的个数。 我的用法是: =COUNTIF(条件区域,指定的条件) 常用示例: 条件计数 如下图,要统计指定店铺的业务笔数。也就是统计B列中有多少个指定的店铺名称。 =COUNTIF(B2:B12,E3) 我是COUNTIF的亲妹妹。要统计符合多个条件的个数,非我莫属哦。 我的用法是: =COUNTIFS(条件区域1,指定条件1,条件区域2,指定条件2……) 常用示例: 多条件计数 如下图所示,要计算“华南区”的“转账”的业务笔数。 =COUNTIFS(A:A,'华南区',C:C,'转账') 相对于SUMIFS函数,只是少了求和区域,其他部分都是相同的。 我是难兄AVERAGEIF,我的作用是根据指定的条件计算平均数。 我是难弟AVERAGEIFS,我的作用是根据指定的多个条件计算平均数。 我们和SUMIF、SUMIFS的用法是相同的。只是那两个的光环太亮,把我们都盖住了,别拦我,哭一会儿…… 常用示例1: 按条件统计平均值 如下图所示,要统计男生平均考核成绩: =AVERAGEIF(B2:B7,'男',C2:C7) AV开头的这个函数用法与SUMIF函数类似,作用是计算指定条件的平均值。 第一个参数是要要判断条件的区域,第二参数是指定的条件,第三参数是要计算平均值的区域。 如果第一参数符合指定的条件,就计算与之对应的第三参数的平均值。 常用示例2: 多条件统计平均值 如下图所示,要统计部门为“销售部”,性别为“男性”的平均考核成绩: =AVERAGEIFS(D2:D7,C2:C7,'男',B2:B7,'销售') 我们是IF家族的新成员,IFS的作用是能够替代IF函数完成多个区间的判断。 MINIFS和MAXIFS则是分别用来统计符合多个条件的最小值和最大值,用法和SUMIFS基本类似。但是我们出生太晚了,目前只能在Office365、Office2019以及Excel Online、Android手机版和平板电脑版Excel可以使用哦。 常用示例: 多条件判断 按分数来判断是不是合格,这个想必大家经常会遇到吧。 使用IF函数判断,那公式必定是层层嵌套,让人眼花缭乱。 现在,只需这样: =IFS(D2>89,'优秀',D2>79,'良好',D2>69,'一般',D2>59,'合格',1=1,'不合格') 只要一个IFS函数,参数直接就是一组一组的判断条件和相应要返回的结果,最后的“1=1,'不合格'”,表示当前面这些条件都不符合时要返回的内容是'不合格'。多条件判断,再也不用晕头转向了。 好了,今天咱们的内容就是这些吧,祝各位小伙伴一天好心情! 图文制作:祝洪忠 好消息!Excel年度全新大型工具书 Excel函数类图书销售第1名 全新升级 《Excel 2016函数与公式应用大全》 京东独家签名版,先到先得,购买二维码: 凤凰天猫店:数据透视表独家签名版,先到先得。 购买方式:复制以下内容,打开淘宝APP即可。 ¥4cjAbOzO8G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