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种用于治疗咳嗽的中成药功效介绍,很实用!收藏了吧

 绿渡 2018-12-13

大家好,我是中医刘医生。

今天给大家讲一讲咳嗽这一症状上中成药的选择经验。

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又可分为风寒、风热和风燥三型)和内伤咳嗽(又分为痰湿、痰热及肺阴亏损三型)两大类。用非处方中成药自我药疗应有简单的辨证知识,有利于正确用药。在服用几天后(一般3天),若症状未缓解或减轻,建议去医院诊治。

非处方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咳嗽的药物如通宣理肺丸等;治疗风热咳嗽的药物如川贝清肺糖浆、川贝止咳露、止咳定喘口服液等;治疗痰湿蕴肺咳嗽的药物如橘红片、苏子降气丸等;治疗痰热郁肺咳嗽的药物如止咳定喘口服液、二母宁嗽丸等;治疗肺阴亏损或风燥伤肺咳嗽的药物如养阴清肺膏、百合固金丸、秋梨润肺膏等。

7种用于治疗咳嗽的中成药功效介绍,很实用!收藏了吧

1、川贝清肺糖浆

其它名称 :川贝清肺露

功能与主治:治疗风热感冒(寒嗽及胃寒作呕者不宜),清肺润燥,止咳化痰。用于干咳,咽干,咽痛。

慎用证:不是感冒引起的咳嗽,大便溏泄者或婴儿慎用。

禁忌证:本品含蔗糖,糖尿病患者不宜。

组成:枇杷叶,苦杏仁,川贝母,麦冬,地黄,甘草,桔梗,薄荷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5~30毫升,每日3次;7岁以上儿童用量减半,3~7岁服1/3量。

7种用于治疗咳嗽的中成药功效介绍,很实用!收藏了吧

2、 川贝止咳露

功能与主治:止咳祛痰。用于肺热咳嗽,痰多色黄。

禁忌证:本品含蔗糖,糖尿病患者不宜。

药物相互作用 忌生冷、油腻饮食。

组成与规格:川贝母,枇杷叶,百部,前胡,桔梗,桑白皮,薄荷脑。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5毫升,每日3次;7岁以上儿童服1/2量,3~7岁儿童服1/3量。

7种用于治疗咳嗽的中成药功效介绍,很实用!收藏了吧

3、杏仁止咳糖浆

功能与主治:化痰止咳。用于痰浊阻肺,适用于痰湿咳嗽,其表现为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嗽,痰粘稠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每于早晨或食后咳甚痰多,常伴有胸闷,脘痞。舌苔白腻,脉濡滑。

组成与规格:杏仁水、百部流浸膏、远志流浸膏、陈皮流浸膏、桔梗流浸膏、甘草流浸膏。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毫升,一日3~4次。

7种用于治疗咳嗽的中成药功效介绍,很实用!收藏了吧

4、半夏止咳糖浆

功能与主治:咳嗽类非处方药药品。止咳祛痰。用于风寒咳嗽,其表现为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痛,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并伴有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禁忌: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组成与规格:姜半夏、苦杏仁、款冬花、紫菀、陈皮、瓜蒌皮、麻黄、甘草。糖浆。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毫升,一日3次。

7种用于治疗咳嗽的中成药功效介绍,很实用!收藏了吧

5、养阴清肺膏

功能与主治:养阴润肺,清肺利咽。用于咽喉干燥疼痛,干咳少痰。急性、慢性气管炎见上述症状者可服用。

慎用证:①咳嗽痰多者慎用;②孕妇慎用;③糖尿病患者慎用。

不宜食用辛辣油腻饮食。

组成:地黄,玄参,麦冬,川贝母,牡丹皮,白芍,薄荷,甘草。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0~20毫升,每日2~3次。其他剂型:①养阴清肺丸(大蜜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②养阴清肺口服液口服:每次10毫升,每日2~3次;小儿酌减。糖尿病患者不宜;③养阴清肺颗粒(冲剂)口服:每次15克,每日2次。糖尿病患者不宜;④养阴清肺糖浆每瓶10毫升、60毫升或120毫升。口服:每次20毫升,每日2次;⑤养阴清肺合剂。

7种用于治疗咳嗽的中成药功效介绍,很实用!收藏了吧

6、秋梨润肺膏

功能与主治:润肺止咳,生津利咽。用于久咳,痰少质黏,口燥咽干。

禁忌证:糖尿病患者不宜。忌食辛辣。

组成:梨,百合,麦冬,川贝母,款冬花。每瓶50克。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0~20克,每日2次;小儿酌减。

7种用于治疗咳嗽的中成药功效介绍,很实用!收藏了吧

7、蛇胆川贝胶囊

功能与主治:清肺,止咳,除痰。用于肺热咳嗽,风热咳嗽,其表现为咳嗽,咯痰不爽,痰粘稠或稠黄,喉燥咽痛,咳时汗出,常伴有鼻流黄涕,口渴,头痛,恶风,身热,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等证。

慎用证:儿童、老人、孕妇、体质虚弱者慎用。

禁忌证: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组成:蛇胆汁、川贝母。胶囊剂。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粒,一日2~3次。

7种用于治疗咳嗽的中成药功效介绍,很实用!收藏了吧

以上是治疗咳嗽的七种中成药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