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丙中洛中学:开展特色勤工俭学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阅读与探究 2018-12-13

“养猪和养鸡每年能为学校创收10万元!”

——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中学开展特色勤工俭学纪实

图为同学们利于课余时间打理菜园。(刘继源 摄)

  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最北端的贡山县丙中洛镇,有一所丙中洛中学。这所中学北与西藏自治区相邻,西与缅甸联邦接壤,是贡山县境内最具典型的农村初级中学。交通条件相对较差,当地自然条件也比较恶劣。如何立足实际,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增加学校的经济收入,更好地改善学生的生活和学校的办学条件,同时办出学校的亮点,成为几代人共同思考的问题。  

  “为了解决吃菜难的问题,广大师生利用课余时间手刨锄挖,硬生生将乱石堆、荒坡地开垦成整齐肥沃的高产地。”丙中洛中学副校长刘春喜说,现在12个教学班平均每班拥有菜地0.8亩,教职工也每人都有一小块菜地。通过这样的勤工俭学,既解决了师生吃菜难的问题,又培养锻炼学生的劳动技能。放学后,师生同劳动、共收获的场景已经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据了解,学校组织学生利用劳技课时间充分利用校地,种植青白菜、洋芋、玉米等农作物,同时邀请农技专家来到学校,在田间地头指导学生,学校还有专人负责勤工俭学方面的工作,并且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制度,实行责任到班级,因此每年收成都不错,学校所种的蔬菜除了自给自足外还能部分外销。“每个班级上交到食堂的蔬菜,学校按市场价的半价付给各班班费,这既提高了班主任和学生的劳动热情,又解决了班级班费困难的问题。多年来,学校从未向学生家长收取过任何形式的班费,部分特困学生的资料费、药费、往返路费,也可以由班费给予解决,减轻了家长的负担。”学校食堂负责人说。  

  此外,学校还大力发展养殖业。2010年8月,投入近40万元,新建了生猪养殖场和蛋鸡饲养场,规划年出栏生猪600头,年产鲜蛋60万枚。如今,两个养殖场已经全面正常运营,学生食堂所需鲜肉、鸡蛋已不需再向市场购买,特别是学校养鸡场提供的鲜鸡蛋,供不应求,已完全占有辖区内鸡蛋市场。据统计,养猪场和养鸡场能为学校勤工俭学年创收10万元左右。  

  “勤工俭学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形式,是增强学校自身造血功能、改善办学条件的重要举措。”刘春喜说,通过开展这些行之有效的勤工俭学活动,除了为学校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还可以救助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为巩固学生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后勤保障。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也使学生在劳动中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促进学生在各方面能力的均衡发展。(记者 刘继源 余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