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科医生妈妈:预防脱水如何居家补液

 百科知识大汇集 2018-12-13

孩子生病,无论是发热、腹泻、呕吐......这些症状都很容易引起脱水。孩子越小出现脱水的风险越大,腹泻和呕吐同时存在,或者严重的腹泻或呕吐,孩子出现脱水的风险更大。医生们经常向家长强调预防脱水,要给孩子补液,但是很多家长对于“补液”存在很多困惑和误区。


非常重要


没有脱水,预防脱水。出现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就要开始补液,不要等到出现脱水症状才开始补液。口服足够的、合适的液体预防脱水。


出现脱水,治疗脱水。判断有无脱水,轻度脱水可以继续居家护理,通过口服补液,中度以上脱水务必就医,必要时经静脉补液。


首先,判断是否存在脱水中度以上脱水务必就医。


                                         脱水评估

没有脱水,预防脱水。


不同喂养方式预防脱水(还没有出现明显脱水症状的)可以采取不同办法:


母乳喂养的患儿:继续母乳喂养,并且增加喂养的频次(即为增加哺喂次数并且缩短两次哺喂间隔)。有呕吐症状的母乳喂养的患儿,需要考虑减少单次哺喂的奶量。如果呕吐过一次,可以每次只喂一侧乳房,大概间隔1-2小时就要哺喂一次;如果呕吐过不止一次,可以每次只喂5分钟左右,大概间隔半小时到1小时就要哺喂一次;直到呕吐症状完全停止4小时后,可以开始逐渐恢复到正常的母乳喂养。如果患儿严重呕吐持续超过4小时,需要增加使用口服补液盐(ORS)液。


混合喂养的患儿:参考上述,可以增加ORS液。


配方奶粉喂养的患儿:可以继续给予配方奶粉,必要时增加ORS液。


已经添加辅食的患儿:可以继续日常饮食,增加食物为基础的补液,如米汤、面汤、不加糖的鲜榨果汁等;如有腹泻症状的患儿,可以避免粗纤维食物及高糖食物;如有呕吐症状的患儿,可以暂停固体饮食,增加流质和半流质饮食;并且鼓励患儿少量多次进餐,必要时增加ORS液。


1岁以下婴儿预防脱水(还没有出现明显脱水症状的)可以这样使用ORS液:每5分钟左右喂一次,每次给与口服补液盐溶液5-10毫升。


1岁以上幼儿预防脱水(还没有出现明显脱水症状的)可以这样使用ORS液:每5分钟左右喂一次,每次给与口服补液盐溶液10-15毫升。


可以用小杯、小勺、胶头滴管等喂,期间还是可以继续给孩子提供母乳、配方奶粉或者白开水。同时注意观察孩子有无出现脱水症状。


附上:口服补液盐的选择注意


目前国内药店或者医院通常只有两款口服补液盐可选:口服补液盐Ⅲ粉剂 和 口服补液盐Ⅱ粉剂(并不区分 成人剂 和 儿童剂)。两者都是复方制剂,如果按照说明书来冲调,前者与世卫组织推荐的低渗标准一致,后者的渗透压比较高。


ORSⅢ粉剂每袋成分及含量:无水葡萄糖3.375克、枸橼酸钠0.725克、氯化钠0.65克、氯化钾0.375克。如果购买到的是口服补液盐Ⅲ粉剂,可以按照说明书用水,将一袋粉剂溶解于250 毫升的温水中,冲调给患儿口服。


ORSⅡ粉剂每袋成分及含量:无水葡萄糖10克、氯化钠1.75克、枸橼酸钠1.45克、氯化钾0.75克。如果购买到的是口服补液盐Ⅱ粉剂,可以按照说明书用水的1.5倍,将一袋粉剂溶解于750 毫升(说明书上为500 毫升)的温水中,冲调给患儿口服。


注意,白开水、自制糖盐水、运动饮料中的电解质配比和ORS不同,有些运动饮料和市售果汁其实都是高糖饮料,还可能因为渗透压高而加重腹泻,所以这些都不合适作为ORS液的替代品。


附上:口服补液盐的使用注意


1、目前WHO推荐低渗ORS液,首选ORS III,没有ORS III可用ORSⅡ稀释1.5倍来代替。


2、ORS液应该按照说明书(和以上的补充)一次性配置好。


3、ORS液不易变质,配置完毕之后,室温保存24小时没有问题,但要注意避免唾液等污染。


4、ORS液应该分开多次适量饮用。补充液体的关键是均匀慢速,一次饮用过多可能会导致或增加呕吐,较为理想的做法是每次倒出适量,每次不要喝得太多,具体操作时可以每隔几分钟让孩子喝几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