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军事文摘1812期 作者:张瑷敏 作为地球上最后两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之一,北极地区蕴含的丰富能源、便利航道以及得天独厚的战略位置,都让这里迅速成为各国紧盯的“聚宝盆”。 目前,北极周边各军事大国纷纷加强在北极地区的军事部署,一直以北极地区“核心国家”自居的俄罗斯,通过强化北极地区军事存在,充分亮出其捍卫自身北极利益的“肌肉”。 还记得2017年5月9日庆祝卫国战争胜利72周年盛大阅兵式上,俄罗斯首次展示的道尔-M2DT防空导弹系统、铠甲-SA防空系统和新一代极地支援战车等早已部署在北极圈内的武器装备吗?意图“称霸”北极,俄罗斯究竟还有多少极地“杀手锏”? 红场明星实为极地大杀器 说起北极武器,人们首先想到的当属涂有黑白相间伪装色、安装在专用勇士型履带牵引车上的“红场明星”——道尔-M2DT和铠甲-SA系统。二者主要用于配合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军事部署,是冰寒之地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防空“大杀器”。 道尔防空导弹系统源自苏联时期的野战防空系统,因俄语发音类似“道尔”,也被音译为道尔系统。 长期以来,道尔防空系统一直在俄军中低空防空系统中担任主力中坚。该系统不仅是世界上最先采用垂直发射方式的近程防空系统,同时也是一种全天候、全自动、集目标搜索跟踪和导弹发射于一体的新一代高性能防空导弹发射系统。道尔防空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系统的高度集成,将搜索、制导、发射功能整合在一部平台上,从而使单一平台即具备完整的作战能力,可为地面部队提供真正的野战伴随防空能力。 为进一步提升道尔系统的作战性能,俄罗斯安泰联合体对道尔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于2008年成功推出新产品道尔-M2。 在俄军编制中,1套道尔-M2系统就是1个营的主战装备,包括1辆营指挥车和最多4辆发射车。道尔-M2防空系统履带式底盘重26吨,极限载荷11吨,可爬过35度斜坡,越过2米宽壕沟并轻易涉水1米深。该系统既能用于定点防空,也能安装到履带或轮式底盘上机动作战,可在任何环境下快速转入战斗模式,具备超强的“集成作战能力”。 在红场阅兵式中出场的道尔-M2DT是道尔-M2系统在北极地区使用的武器版本,主要是将道尔-M2安装在DT-30PM-T1两段式履带全地形车上,具备了强大的极地冰层机动能力。 在防空导弹方面,道尔-M2系统使用更轻、更小、射程更远的9M338K型导弹,携带数量增加至16枚,最大射程16千米、射高10千米,最大飞行速度1000米/秒,甚至能以“直接撞击”的方式摧毁目标。道尔-M2系统的导弹、搜索雷达和火控雷达全集中在一辆自行式履带装甲车上,具备“停了就打,打了就跑”的能力。 相比于道尔-M1系统而言,已经上手使用的俄军表示道尔-M2系统性能有了质的飞跃,战斗力更是道尔-M1防空系统的数倍,突出优势就是更加先进的计算机、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全数字显控台技术,对巡航导弹、精确制导炸弹和无人机等的高拦截能力。 相比于道尔-M2这种“大招满满”的俄军“雷神之锤”,俄罗斯在北极部署的另一款“大杀器”主要以“丢”了火炮而闻名。 众所周知,铠甲系统以其独树一帜的弹炮合一式防空而闻名于世。铠甲-S系统是俄国产近程防空系统的一面旗帜,能摧毁几乎所有的现代化空袭武器,具备在静止时或行进中开火的能力,可同时攻击4个地面和空中目标,最大拦截速度为每分钟10个目标,有效杀伤半径达到15千米。只不过,专用于北极的铠甲-SA系统却放弃火炮只保留了导弹,并将导弹数量从12枚增加到18枚,成为单纯的防空导弹系统。 事实上,在北极地区动辄零下50摄氏度的严寒条件下,铠甲-S所用的火炮系统难以适应,北极版的铠甲-SA想要正常作战只能做出放弃,恰恰展现出其独特的北极武器特性。 道尔-M2DT和铠甲-SA两种系统都采用了履带式两厢全地形越野底盘,零部件也都采取了防寒措施,能在零下50摄氏度的环境下稳定工作,绝不会成为北极荒原上的“铁疙瘩”。 称霸北冰洋,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冰”。北冰洋上常年漂着体积巨大、厚薄不一的海冰,一旦与舰艇相撞,轻则撞伤舰体,重则舰沉人亡。 在北极地区寒冷的冬季,厚达1米以上的冰层使得这里成为绝大多数“温室里”的海军望而却步的航行“禁区”。没有强大的破冰船,就难以向北极投送海上作战力量。在环北极国家中,惟有俄罗斯的破冰船队独占鳌头,并迅速开始了自己的北极“亮舰”计划。 目前,俄罗斯海军21180型柴电动力破冰船已经出厂试航。 同时,俄罗斯还在开工建造22220型北极号核动力破冰船和23550型冰雪级多用途破冰巡逻舰,打造“冰海巨兽”的脚步明显加快。以22220型核动力破冰船为例,其排水量达到3.3万吨,可轻易在3米厚的冰层中穿梭航行。此前,俄罗斯以导弹巡洋舰彼得大帝号为首的10艘军舰,就在4艘核动力破冰船的伴随下,完成了跨北冰洋的航行任务。 早在2015年度圣彼得堡国际海事防务展上,冰雪级就首次揭开神秘面纱,展出了带有舰炮和导弹集装箱发射模块的武装破冰船版本。 这种极其罕见的“破冰船+导弹”方案一经问世就惊艳世界。冰雪级多用途破冰巡逻舰舰首部有1门大口径自动舰炮,舰尾可安装至少2具集装箱式导弹发射模块,每个模块包含有4联发射管,可发射多种型号的反舰导弹和对地攻击巡航导弹。此外,冰雪级破冰巡逻舰还拥有一块宽大的直升机甲板,可携带卡-27等多种型号直升机,还在船舷两侧各携带了2艘猛禽高速巡逻艇,将进一步提升俄海军在北极地区的监视和反潜能力。预计冰雪级破冰巡逻舰的首舰将于2019年前交付俄罗斯海军。 北冰洋上覆盖的大量冰层可掩护潜艇行踪,为俄罗斯的战略威慑力量提供了天然活动场所,北极地区也顺势成为了核潜艇的潜伏练兵场。 俄罗斯北方舰队以北风之神和亚森级核潜艇为代表的海基核力量目前就全部位于临近北冰洋的白海和巴伦支海水域。正是通过在北极地区的演练,俄海军核潜艇不仅解决了冰下发射导弹的问题,还多次试验新型武器装备,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目前俄罗斯正在建造和部署的新一代北风之神级核潜艇,也将为其加强北极军力增加筹码。 此外,研制专业的北极作战舰艇,也成为俄罗斯近年来探索的重要方向。目前,俄罗斯海军已经订购了2艘23550型护卫舰。该型战舰配备1门100毫米口径的舰炮,搭载8枚反舰导弹,还专属拥有1.5米厚冰层的破冰能力,不仅火力强度傲视北冰洋,也必将掀起一场北冰洋上水面舰艇的“军备竞赛”。 形形色色的北极专用武器 为适应极地严峻环境,俄罗斯还有许多“钟情”北极而专为其量身打造的武器装备。 俄罗斯专门为北极部队设计的米-8ATSh-VA直升机,以米-8AMTSh军用运输直升机为基础设计,根据北极气候环境装备了克里莫夫新型燃气涡轮发动机、辅助动力设备和新型航空电子设备,可确保该直升机在北极地区零下40摄氏度的环境下正常工作。 与俄罗斯国防部大部分直升机的迷彩涂色不同,该型直升机涂有特殊的深灰色和亮红色反光材料,在北极地区一望无际的雪地和单调的冻土地形下格外显眼。 此外,为防止在茫茫冰野失去导航定位,该直升机安装了数字化自动驾驶仪,装备了双套卫星系统、内置地图生成器和捷联惯性数字导航系统,在地形缺少参照物和北极极夜条件下的驾驶性能和导航精度有大幅度提高。在当前北极争夺日趋激烈之际,这种种“贴心”的细节设计可谓用心良苦。 北极地区地貌环境复杂,缺乏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此前驻扎在北部边疆的俄军部队标准“军车”当属滑雪板,这就要求俄军北极部队所有装备都必须具备较高的极地越野能力。 俄罗斯专门为北极驻军侦察部队配备了各种轻型越野设备,并从2015年起向北极新型统一作战平台发展过渡。北极新型统一作战平台越野能力较强,在冻土带和沼泽带行驶时对路面的压力甚至小于人体对路面的压力。同时,俄罗斯北极部队装备的全地形冰雹和龙卷风MLRS多管火箭炮系统,也使用了DT-30PM和DT-10PM系列全地形车上。同时,俄军还将为北极部队配发暴风雪雪地汽车。 对俄军北极特种部队而言,他们还将配发独一无二的单兵北极全套装甲设备。这套设备包括防弹背心、LSHZ-1+轻型头盔、夹克和防风裤等。 其中,LSHZ系列头盔被认为是最轻、最坚固的防护头盔,可阻挡马卡洛夫手枪射出的9毫米子弹,北极专用款防弹背心也能抵御SVD狙击步枪从5~10米外射出的7.62毫米子弹。这种新型防弹背心主要穿在迷彩服或防寒连体服之外,整套单兵北极装甲设备都与极地地区特殊环境下的隐蔽伪装密切相关。 此外,俄罗斯还专门设计了12.7毫米口径的绳索狙击步枪,能在零下50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下正常使用。 前不久,俄罗斯阿列克谢耶夫中央水翼艇设计局还明确表示,将重新开始研发救助者下一代超重型空运地效飞行器,未来主要部署在北极地区。 目前,俄罗斯对外宣称救援者地效飞行器主要用于北极地区的海上救助,可执行北极海区的快速救援任务。 未来,救援者地效飞行器巨大的机体内部不光有乘客座椅,还将设有手术室、病床等装置。 事实上,这款地效飞行器的出现,将进一步加强俄罗斯对北极地区的控制能力。根据俄罗斯海军提出的要求,新一代地效飞行器将具备数千千米的续航能力,最大飞行速度每小时550千米,能搭载多达50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将大大减轻俄空天军在北极地区的运输压力。 目前,俄罗斯空天军在北极地区的部署主要是战略威慑力量。“老当益壮”的图-95MS及其海军改进机型图-142尤其适合在寒冷的北极地区上空飞行,作战半径长达4800千米,是最能撩拨起对手神经的北极空中“主角”。俄罗斯还计划全面恢复苏联在北极地区遗留的13个航空基地,将进一步部署苏-24、苏-25、苏-34和米格-31等机型。 在此前的北方舰队战术编队演习期间,俄军就首次在北极地区进行了棱堡岸基反舰导弹系统的发射,导弹成功命中60多千米外的海上靶标。 棱堡系统堪称目前最先进的岸基反舰导弹系统之一,部署时间只需要5分钟,反舰导弹射程达到300千米,足可以守护600千米海岸线。事实上,为进一步强化前沿作战能力,俄罗斯不断在北极地区试射洲际导弹,加大演训活动力度,并先后在北极地区举行空军飞行战术演习、三军联合演习,作战训练内容逐步实现规模化、集群化和常态化。 下一步,俄军还将依托北极地区特殊环境,探索无人巡逻车、无人战车、无人艇、长航时无人机等无人化装备的发展应用。核潜艇与战略轰炸机也是极地作战的关键性武器装备,俄罗斯将加速发展其极地改进型。北极已经成为俄军新型武器装备的试验场与新型作战力量的演兵场。 近年来,俄罗斯不仅重新启用了苏联时期废弃的军事基地,还积极建立新的军事设施,以作为俄军在北极进行军事训练、装备部署、战斗值勤和其他军事行动的重要基地。俄罗斯此前高调展示了其在亚历山德拉岛上的“北极三叶草”军事基地。“北极三叶草”基地占地面积超过1.4万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位置最北的军事基地。 该基地军事设施齐全,生活基础设施优越,可满足150名官兵在18个月内在此执勤和生活。 2015年以来,俄罗斯更是加快了在北极地区的“经营”速度。目前,俄罗斯在北极地区已拥有400多处军事基础设施,未来还将继续建造近400处军事设施,并最终建立起纵深梯次防御系统,势必为俄军在北极地区开展军事行动和战略部署提供有力支撑。 为从战略层面上加强对北极地区的军事管控,俄罗斯还专门成立北极战略司令部,统一管辖在北极地区的所有部队。 2014年12月,俄北极战略司令部开始正式运作,承担着维护俄罗斯在北极地区整体利益的重任。 这一号称俄罗斯“第五军区”的新型军事机构,各兵种军事力量齐全,作战范围覆盖了北极全境。目前,除驻扎在科拉半岛上的陆军第200独立摩托化步兵旅外,俄军第61独立海军陆战旅也专门驻扎在北极圈内的巴伦支海岸边,具有较强的极地作战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