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我接了几个个案,都跟厌学相关。如今已经开学一段时间了,有的孩子去了学校,有的孩子则还呆在家里不肯去学校。 孩子的问题中,厌学或者孩子干脆就不去学校上学,是家长最不能接受的事情。我很能理解家长的感受,试想,一个半大孩子,本该在学校里学习的年纪,却整天在家呆着,要么是无所事事,要么就是玩手机游戏。看到很多家长非常抓狂。
厌学看上去是一种偏差行为,这个行为的后面有方方面面的原因。这一篇我会根据孩子厌学的原因来聊聊家长该怎么陪伴。
有一种厌学叫:“我学不会”或者“我害怕!” 不管我们信不信,总是有那么一批孩子,他就是学不会,他可能就是没有开窍或者对学习就是找不到感觉。总之,有一些孩子在学习上就是不行。这样的孩子子,如果总被同学嘲笑,他会觉得很自卑。如果老师也不能理解孩子,总批评他。孩子就会感觉到持续的挫败感,时间长了他就是不想上学去,因为在学校里太难受了。 有些孩子无论家长老师怎么催,他就是慢半拍。他们最终也能学会,但就是比别人慢,比别的孩子反应慢,做作业等等都慢。 还有一些孩子,是被欺负,他们在学校里总是遇到小霸王,一提起上学就会感觉很恐惧或者心里很不安,那么也会厌学的。 上面说的这些孩子,都是在学校里找不到自己的归属感,所以会不想去学校或者不想学习。针对这样的孩子,家长首先要做就是理解孩子和接纳孩子,想办法提高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对于学不会和学得慢的孩子,家长就要让孩子感觉到不是自己不好,只是我跟别人不同而已。这样的孩子在学习上不行,通常在某些方面会有突出的表现,那么家长就要发现孩子比较强的方面,让孩子体验到自己也有强过其他孩子的方面,他就不至于那么难受和自卑。当孩子在别的方面可以找到自信,他便不会那么讨厌上学了。 我就认识一个孩子,他就是学习不好,家长就从小让他踢足球,上大学他上了非常普通的一所大学,但他很自信,因为他在学校足球队是主力队员,每次球赛的时候,都会有女生尖叫着喊他的名字。他就特别感谢他的妈妈给了他自信的机会,而没有强迫他在自己不擅长的文化课学习上一直受挫。 对于那些受欺负的孩子,家长除了要安抚孩子的心情外,重要的是要想办法让孩子的内心强大起来。要想让孩子内心强大,家长首先停下老打击孩子。从小被家长打击的孩子往往出去能量上也显得很“怂”的样子,所以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专找这样的孩子欺负。另外家长要鼓励孩子做些强身健体的事情,激发孩子的力量感,当孩子内外的力量感出来的时候,便没人欺负他了。那么孩子才会逐渐找到归属感,愿意回到学校和学习上。
有一种厌学叫:追求完美 这群孩子要么自己对自己要求很高,要么家长对孩子的期待过高。那就是孩子要么总是不满意自己的表现,要么不能满足家长的期待。这些孩子不能切合实际地看待自己,不接受自己的有限性。家长也是,总给孩子定一个很高的标杆,跟别的孩子比较,要求孩子去到那里,而孩子的实际能力又不够,所以就学得很苦。日子久了就会习得性无助,导致自暴自弃,以至于厌学。 其实孩子和家长的期待过高,只不过是期待考高的分数而已。这就违背了学习的本意。家长首先要明白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放下高期待,多看孩子做到的部分,多肯定和认可孩子。也鼓励孩子接受人的独特性和有限性。
有一种厌学叫:不到学习的意义和动力
我就特别想问问我们的家长,在您那里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我这里,学习的目的就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习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或者跟梦想是息息相关的。 学习了化学了,孩子会发馒头的面了,他知道碱的成分是什么,作用是什么。学习了物理了,孩子会装家里电线电路了,等等,孩子才会在学习中认识学习的意义,也才能天以内到人生的价值感,如此,他才不会讨厌学习。 而现实的情况是什么呢? 第一,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不挂钩。孩子们每天做题做题,做各种题型,却不在生活中用一下。比如那些奥数啥的,孩子就愣是不着调学那么难的题目要干啥,如果他还得不到学校同学和老师的认可的话,他必然会讨厌学习。 有些孩子特别想帮助家长做点什么,家长还不让做。有些家长特别辛苦地养孩子,却不让孩子帮一下自己。我就曾经接待过一对母子,单亲。妈妈非常辛苦的工作样孩子,孩子上高中了,他就想帮妈妈做点什么, 每次他想干活,都被妈妈拒绝。孩子就觉得亏欠妈妈,不想去学习了。 还有一种情况,孩子觉得自己成天学习跟梦想也结合不上。有些家长对孩子说,你考上了好大学,就可以有好工作了。这个好笼统好抽象,孩子就没有概念,什么就叫考上好大学,就有好工作了。我们从来不让孩子接触社会,孩子就会觉得好难理解。 我们要跟孩子确立的目标是笔记具体的,跟他的兴趣和擅长相关。 有一个养蚂蚁的孩子,他的理想就是想成为一名生物学家,日后要研究昆虫。他就学习得特别带劲。 有一天他又发现天文是那么有意义,他发现要研究天文需要更多的知识,就让妈妈给他找家教,要把数理化学好。因为这些知识和他的梦想是挂钩的,他就愿意去学习。 我是觉得,如果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一定是内心的那些需求没有被满足,那些需求就是归属感、价值感和意义感。家长要时刻要注意把孩子的学习是要和这些部分结合起来的。 第一,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干点什么,尤其要让孩子为家为社会服务。只有做了奉献了,孩子才会感觉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只有做了,孩子才会明白“书到用时方恨少”,然后他才愿意学以致用。古代的朱熹就提出了学以致用的理论,现代的叶圣陶先生也特别强调学习必须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第二,帮助孩子设定人生的目标。孩子人生的目标和他的生命气质是息息相关的,也就是天生擅长的那部分,所以,家长静待花开的心态特别重要。不去逼迫孩子做他不擅长做的,因为那跟他的生命是拧巴的,他做起来就觉得很别扭,所以就会不愿意做。 我在咨询中会遇到这样的孩子,需要不断不断让他发现他自己是可以做事情的,当下则需要先储备知识和能力。 第三,允许孩子有梦想,并且愿意帮助孩子实现梦想。我认识的北京一个爸爸,他的孩子就是喜欢画画,周末他就是陪着孩子画各种植物,春夏秋冬都是。不仅画还鼓励他去做深入的研究,越研究他就越觉得自己只有一支画笔是不够的,还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他学习的主动性就越来越强了。
还有一钟厌学叫: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学习之外那些有超强吸引力的因素,也就是现如今让家长们头疼不已的游戏、电视等。本来就有上面的这些现象存在,外面更加有趣的吸引一来,孩子立刻被吸走。 面对这个情况,收走外在的东西,不见得会让孩子爱上学习,还是要在孩子的内心去做工作。 最需要做的是,先建立好的关系,这一点特别重要。我发现很多家长遇到孩子网络成瘾不去学习,会因为自己的焦虑会对孩子有很深的厌弃情绪,就是觉得孩子差劲、糟糕,从而对孩子的态度变得很差。有的家长会放弃孩子,甚至有的家长会口出“算了吧,权当我们没有养这个孩子!”这对孩子不仅没有帮助,还会让他越陷越深的。 孩子已经游戏成瘾,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我发现玩游戏上瘾的孩子跟抽烟的人很像,要戒掉很难的。很多时候,孩子知道玩游戏并不好,但又停不下来,因为难受。 很多玩微信的家长也有相似的感觉,好像得了强迫症似的,一会不看微信就好像缺了什么。所以,要慢慢来,比如从过去的成天玩到每天玩三个小时,再到后来,减到每天玩两个小时。同时再找些更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引导孩子运动,或者户外活动等等,到最后他从有意义的事情里找到了乐趣,慢慢从游戏里出来,才会走入学习的环境。
厌学是一个行为,要想帮助孩子,则需要先了解孩子厌学的原因,再想办法帮助孩子脱离厌学的困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