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下虾池虫类与飞机的关系(病虾在水面缓慢游动,四肢展开,形状如同飞机,俗称飞机。多发生于初夏,七月份):PH的问题一直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因为土质的原因,这里春季的PH偏高,放苗困难,多数养殖者采取春季任由虫类泛滥,吃光藻类用以降低PH。待放苗成活后,采取杀虫肥水的办法,而这种办法的弊端太多。枝角类与虾同属于节肢动物门,杀虫的药物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对虾造成伤害,而虫类的抗药性会快速增加,所以虫没杀完而虾死光的例子比比皆是。也有一部分的养殖者采取不杀虫,任由虾吃光虫子,自然肥水的办法,然而这种办法同样存在弊端,因为前一阶段虫太多,又因为虫的食物选择性,致使小型有益藻类藻源匮乏,相对而言稍大的有害藻类藻源较多,致使肥起来的藻像,大多以有害藻类为主,同时又因为虑食严重,而造成有益菌类缺乏。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倒虫,一夜之间虫类会自行死光(其原因我也不是很确定,估计是虫类密度过高,再加上天气的原因导致的急性缺氧,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尚不确定),倒藻的危害众所周知,然而倒虫的危害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反而会窃喜。短时间内大量的死虫尸体铺满池底,会败坏水质,引起池底环境恶化,虾部分摄食后会造成肝脏红肿出血,有毒氨急剧增加。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池塘很难再起虫,藻类会失去控制,很难再恢复系统。一般而言,虫多的虾池,水质清瘦,氨氮(虫类的排泄物)超标,有毒氨的含量较高,又因藻类缺乏而无法吸收利用,再加上过多的虫类虑食菌类严重,而致使分解菌类缺乏,致使长时间氨氮超标。虾长时间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导致氨中毒,其毒害远大于亚盐。多数养殖者并不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只是简单地操作,杀虫肥水。殊不知,随着水肥PH会增高,而PH的增高会加大有毒氨的毒性,并且伴随着每日升高的气温,氨中毒也就不难理解了。因虫类失控造成的飞机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至于在什么时间点出现飞机,则取决于有毒氨的积累浓度,和影响氨毒性的其它因素的变化。因虾自身的排泄物和残饵剩料造成的氨中毒而起飞的,不在本文叙述之内。其实飞机主要的成因就是有毒氨超标中毒。而PH盐度和温度,决定了有毒氨的毒性,在淡水养虾中,盐度和温度往往被忽视,所以大多数养殖者会认为是PH超标而造成了飞机。更为错误的是发现飞机拼命的乱用药,结果是死得更快。初次发现有飞机时,当时的场景,绝大部分应该是,虫很少,水很肥,藻像还不错,浓绿,PH不高,各项指标正常(因为有毒氨检测不出来),可虾飞了,养殖者会一头雾水,一脸的茫然,然后对天长叹,感慨命运。赔惨的朋友,寻死的心都有,只是他们再也想不到,究根寻底是虫要了虾的命。藻,菌,虫。是一个整体,无法单一的做到调节某一项。正因为如此,所以在网上根本见不到调节虾池虫类的文章,更没有相关的文献。至于虫类的调节,只存在于养殖者的口口相传,而这里面又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再加上人为的技术隐瞒,致使虾池虫类的调节一直是一个盲区。下面说一下本人在实际养殖中调节虫类的方法心得,仅供参考。用虾调节枝角类,加减饲料。(因为枝角类的本身也是虾的优质动物饲料),同时用芽孢杆菌分解掉过多的有机颗粒,用以减少虫类的食物来源,避免其泛滥。如果还是过多,则选择好天气,在傍晚延池塘下风局部杀灭。保证枝角类有一定数量的存在,用以限制藻类,同时限制轮虫的泛滥,因为水体中上层轮虫的捕食类天敌太多,而造成轮虫多活动于水体的中下层,借以限制纤毛虫和原生动物,相应的,原生动物会被限制在池底部,借以限制有害菌类(包括弧菌)的泛滥,形成一个立体的食物链。虫类过少时,可施入有益菌,用以增加虫类的食物来源,刺激虫类的发展,同时清除水体的有害物质。 一夜倒虫的原因是,非离子氨超标,确切说,是虫类的排泄物,自己弄死了自己 |
|
来自: 乘风破浪1fp7ie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