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虚张声势
02
回应外在
03
修炼内在
04
呆若木鸡
《庄子·外篇·达生》篇中有个“呆若木鸡”的寓言: 纪渻子为周宣王驯养斗鸡。过了十天周宣王问:“鸡驯好了吗?” 纪渻子回答说:“不行,它现在姿态虚骄,全靠意气。” 十天后周宣王又问,回答说:“不行,还是听见响声就叫,看见影子就跳。” 十天后周宣王又问,回答说:“不行,它还是目光犀利,意气强盛。” 又过了十天周宣王问,回答说:“差不多了,别的鸡即使打鸣,它也不会有什么变化,看上去像木鸡一样,它的德行真可说是完备了,别的鸡没有敢于应战的,掉头就逃跑了。” 内观己心 外察世界 一、为什么这只“木鸡”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纪渻子培养斗鸡,先后四十天,其实就代表了四个阶段: 01 虚张声势 02 回应外在 03 修炼内在 04 呆若木鸡 这四个阶段是一个由外而内的逐渐明心见性的修炼过程,也是一只鸡逐渐从“小聪明”蜕变为“大智慧”的过程。 启迪多元思维 《道德经》第一章曰:
普通的“鸡” 我们大部分人都像是那群虚张声势,穷其一生去回应外在的“鸡”。如陀螺一般,沉溺于各种观念之中,如婚前必须要买房买车,升官发财才能登上人生巅峰…… 为何会如此? 每个主体都是通过人为创造的各种名相来认知自己和世界的,都是带着“有色眼镜”——即世俗的观念和自己特定的方式,而非按照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本质来看待事物,这种思维方式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然而,它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的思维总是在自己的意识空间中活动,每个人头脑中的思想观念都只是“大道”的一部分,是片面的、局部的、无常的、虚妄的。 无论我们多么努力,也不能通过各种名相、知识、观念等来达到对于事物“整体”的认知,即悟道。因为“道”不在知觉范围,知觉是妄觉,观念是幻影。 大智若愚的“木鸡” “木鸡”隐喻的是那些拥有大智慧的人。 真正的大智慧是悟到那宇宙的本源——道,是体悟到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本质,并在实践中遵循天道、地道、人道。 这只“木鸡”之所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核心在于他在拥有了大智慧后可以做到——以全克分,以静制动。 正心正举 二、如何蜕变为一只智慧的“木鸡”? 佛家和道家都主张——放弃意识!让意识活动丧失主观能动性,时刻恢复“出厂设置”,保持“虚空”的原始状态。 如何做呢? 高度的觉知:意识处于开放的状态,随时感知外物,这是一种活在当下的“觉悟”。 不入:将感知到的外物仅仅视为“流动的形式”,而不执着于“形式”中的“内容”(内容指的是人为对外物赋予的“观念”)。 由于“内容”是无常的,所以“形式”也是不断生灭变幻的东西。 我们只要跟着形式一起“耍一耍”,顺着外物的变化而变化,保持一种与形式相对静止的状态。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顺其自然”,顺应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不人为造作,最终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不战而屈人之兵。 学禅中有一种“棒喝”的方式,通常是师父在徒弟纨绔执着于某一观念时,通过这种形式使徒弟认识到——人世间所有的观念本质上都是片面的、变化的、虚妄的。 由此观之,由“小聪明”蜕变为“大智慧”本质上思维方式的转变:
拨迷见智 放下我执,呆若木鸡,才可天下无敌! 开启自在之门 庄子在讲完了“呆若木鸡”的寓言后,接着又讲了一个寓言:孔子在吕梁山游览,看见瀑布有几十丈高,流水的泡沫溅出三十里,鼋鼍鱼鳖也不能游动,却看见一个男人在那里游泳,以为他是因痛苦而想自杀的人,便叫弟子顺着水流去救他。谁知这个人游了几百步又出来了,披着头发唱着歌,,在塘埂下漫步。 孔子赶上去问他说:“吕梁瀑布有几十丈高,流水的泡沫溅出三十里,鼋鼍鱼鳖也不能游动,刚才我看见你在水里面游,以为是有痛苦而想自杀的人,便叫弟子顺着水流去救你。你出来后披着头发,一面走一面唱歌,我以为你是鬼怪,但仔细看你仍然是人,请问游泳有道术吗 ?” 那人说:“没有,我没有什么道术。我从这里的水的流势起步,顺着水的本性起伏,不知不觉就成功了。与漩涡一起进入水流的中心,与涌出的流水一起浮出水面,顺从水的流动方向而不另出已见,这就是我游泳的方法。” 孔子问:“什么叫从这里的条件起步,顺着水的本性成长,不知不觉就成功了?” 那人说:
人的认知水平被分为四种层次—— 01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02 知道自己不知道 03 知道自己知道 04 不知道自己知道 真正拥有大智慧的人乃达到了第四层境界:不知道自己知道,呆若木鸡,大智若愚,致虚极、守静笃,顺物自然。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