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式教学】尤菊花:“六动”课堂

 昵称5217447 2018-12-15

“六动”课堂

四川省广元市零八一中学尤菊花

“分享式教学”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灵动起来演绎精彩呢?基于分享式教学“问题——思考——分享”的教学模式,我结合自己的“分享式教学”实践在此与大家共享。

一、情境引入激动。

分享式教学课堂上的“激动”不是教师随意煽情乱动 ,而是让学生在精简的生活情境中思维第一时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例如我在执教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一课时,课前我首先课件上演示了一个大大的“?”旨在暗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和问题打交道的过程。接着我出示了一幅“数学餐馆”情境图,学生观察很容易发现三角形最多。我动画演示三条线段如何围成三角形的过程进而引出三角形的三条边,直接抛出:“关于三角形的三边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大胆地提出:1、三角形的三条边到底有什么关系?2、任意长度的三条线段首尾连接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水到渠成导入了课题,顺应了孩子们好奇的天性。

二、过程交流互动。

孙晓天教授201281日在新世纪小学数学编委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报告中指出:”美国平息数学战争的建议是’沟通、交流和尊重’,分享不存在有违心愿的服从。”“分享式”数学课堂中学生的互动交流其实就是针对同一个问题孩子们共同点燃智慧的火苗,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大胆找出别人的错误、积极思考敢于大胆质疑、评价,知道别人是怎样思考问题的?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结构模式和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简便计算195×6+195+195×3时,我请谢智宇和大家一起分享他的做法,他在台上讲到:“我先用转化思想第一步等于1956的加19511953,第二步等于19563的和,第三步等于19510,最后就等于1950。”下边孩子们的手举得高高的,他请同伴逐一发言,周祺皓说“我认为总体还不错,不过我想给你提点建议:应该说通过观察这道算式,我发现加号前后的每个因式中都有一个公因数195,又发现63等于9,那么195就可以看着它本身乘1,这样61再加3的和刚好可以凑成整十,不观察我们是得不出这一结论的。于是第一步等于1956的积加1951的积加1953的积,我再用提取公因数的方法或者说用乘法分配律的反用公式第二步等于19561再加3的和。第三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就等于19510,第四步算乘法等于1950。”李梦盼说“我觉得你的数学语言不严谨,第一步应该说成等于1956的积加1951的积加1953的积,你说成了第一步等于1956的加19511953……”冯嘉岚说:“你和我们一起分享眼神应该跟我们互动交流……”李钰说:“你声音太小了,如果能再大点就更好了……”侯科、张馨文……谢智宇一一回应着:“谢谢您的指导!”孩子们遵规则,互相尊重,平等友好互动,他们的语言中无一不渗透着幸福和快乐!


三、知识点讲解生动。

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Dale)提出学习金字塔,(one of Learning)或“经验之塔”是促进学生自主高效学习法宝。“生动”一词延用到数学课堂教育教学中来并不是追求用华丽的辞藻、精彩的语言营造课堂上喧哗热闹的一个个小高潮,而是用朴实、简洁、严谨、逻辑性强的数学术结合肢体语言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思维进而有效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例如四年级数学广角植树问题“同学们要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周南池同学彬彬有礼地走上讲台,先请大家跟我齐读题目要求,读完后她问大家:“题目中的100米、5米分别指什么?”同学们答道:“总长、间隔长。”于是她边示范边说:“请大家伸出你们的左手,跟着我一起来找一找我们手里的数学问题,我们的5根手指相当于植树问题里的什么?”同学们整齐地答道:“5跟手指相当于5棵树。”周南池表扬大家:“答得很好!”接着她又说:“我们一起来数一数5个手指间有多少个间隔?”大家一起点数出4个后她讲到:“我们把自己的手引用到植树问题里5个手指头就相当于5棵树,这5棵树之间一共有4个间隔,大拇指和小指就相当于两端都有两棵树,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两端都植:间隔数+1=棵数,这道题目应先用20÷5=4(个)间隔,再用4+1=5(棵);如果我们把大拇指或小指曲着,这就相当于植树问题里只植一端的情况,我们可以发现有4根手指同样也有4个间隔,由此得出间隔数=棵数,我们直接用20÷5=4(棵)树;如果我们再把大拇指和小指都曲着,这就相当于植树问题两端都不植的情况,我们可以发现3根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了,由此得出间隔数-1=棵树,我们先用20÷5=4(个)间隔,再用4-1=3(棵)树”她一边说,一边板书。多聪明的孩子啊!朴实的话语配上简单的肢体语言把不封闭路线上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顿时,讲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四、问题思考主动。

分享式教学基于问题——思考——分享这样的主旋律进行,要打造自主、灵动、润泽的课堂,因此主张“让所有孩子像正常人一样的思考”。例如我在教学完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一课时,出示了(13cm4cm5cm;(2)3cm3cm3cm;(3)2cm2cm6cm;(4)3cm3cm5cm四组数据让孩子们独立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集体汇报后,我质疑:“那么谁来说一说你发现判断任意长度的三条线段是否能围成三角形最简洁的方法是什么?”话音刚落周祺皓同学站起来答道:“通过刚才的练习我发现了要判断任意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最简洁的方法是:把较短的两条线段之和与最长的那一条线段进行比较,如果较短两边之和大于最长的那一条边则能围成;如果较短两边之和小于最长的那一条边则不能围成。”说得多好呀!说明了孩子在做的过程中确实认真分析、用心主动思考了。课后我又抛出一个问题:“关于三角形三边你还想说什么?”李梦盼同学站起来说:“其实我还准备探究三角形三边之差又有什么关系呢?”看似一句简单的话语水到渠成地激起了孩子们自主探究的愿望,这就是主动思考的价值所在。

五、互动生成心动。

“商界有言:‘只有把产品变成商品才能带来财富’。在教育中道理也是一样的,只有和别人交流分享,才能显示思考的价值”(任景业著《分享孩子的智慧——改进教学的建议》P24)。数学课堂中的“互动”是指孩子们把自己的观察、思考、发现说给别人听,找出“含金量”超越常人想象的有效资源与大家共享,让孩子体会到思考的价值,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例如探究完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不封闭路线上的植树问题后,我让孩子们找一找身边的植树问题,孩子们像小蚂蚁争食一样说出了很多很多,如:街灯、爬楼梯、教室里的电灯、电扇、地砖、墙砖、宣传栏框、前后座次的同学等。这时平时最调皮的赵弈林同学站起来笑眯眯地看着我,用右手食指指着前排咧嘴大笑的李明远同学说道:“他的牙齿和牙缝也是植树问题?”顿时教室里传出一阵欢笑声。我问他:“能说说理由吗?”,他不慌不忙地走到李明远同学面前,牵着他的手走向讲台,面向同学们站好,然后说道:“大家请看,他的牙齿长得很整齐,如果我们近似的把他的每一颗牙齿之间的缝隙都看成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的话,这不是植树问题很好的体现吗?”孩子们发话了“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这样的课堂教师教得轻松了,学生学得快乐了,认可和欣赏他人创造的同时也形成了民主、平等、自由、开放、大度、自由的课堂氛围。

六、畅谈收获感动。

“畅谈”一词在数学课堂中我把它诠释为:为学生营造平等、诚实、和谐、尊重、开放的交流氛围,让学生敞开心扉大胆说。“收获”则是指学生通过一系列探索活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解题策略等。对比一下不难发现在实施分享式教学之前让学生谈收获时,学生一般都会这样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学得怎么样等诸如此类的话语。而实施分享式教学之后我发现学生发言的语言模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首先他们会围绕分享方式(如同桌、小组、寻找小伙伴),分享礼仪(开场语、字体语言、结束语),分享方法(讲解加批注、讲解加板书),分享评价(鼓励、质疑、建议)这样的模式去平等辩论。其次分享式个人发言的模板也规范了,如:A我发现…… B我补充…… C我建议…… D我质疑……E我解释……F我归纳…… G我总结…… H我点评……I我追问……J我说明……等,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们畅所欲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共同吮吸知识的琼浆玉液,顺应了孩子好奇、好探究、好秩序、好交流、好分享的天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