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莹宝周灿(1604—1673),字光甫,号闇昭,是明末崇祯年间的进士,明亡后,他归隐故里,与同邑文友结诗社相唱和,著有诗集《泽畔吟》。他的一首《盛泽》诗颇为著名:“吴越分歧处,青林接远村。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晨昏。”此诗十分贴切地概括了盛泽的经济文化特质,故而深受家乡人喜爱,三百多年来始终被人们广为传唱。 王奂,字维章,号晦夫,是清初盛泽诗人。因所作《立秋前一夕》诗中有“灯下今宵聊听雨,人间明日复惊秋”一句,颇受诗坛称誉,被戏称为“王听雨”。有《倚树堂诗集》《可庵诗钞》等行世;顾有孝称赞他的诗“调雅词清,高响奇绝,一时无逾其右”。 仲枢,字拱宸,号亦山,清康熙年间举人,精通易理诗文,并负重名。他曾在仲沈洙的基础上,拾遗补阙,增纂成盛泽的第一部《盛湖志》(清乾隆志)。仲枢为著名诗人汪琬的高足,著有《亦山诗文稿》。所作咏唱盛泽风物的诗篇极多,尤其是他的《盛湖怀古》诗,历数盛泽古今名人史迹,颇受称道。 宋景和,字兰城,号金庭,为著名诗人沈德潜弟子,于弱冠之年赋成《闻湖棹歌》百首,“和者甚众”。他的妻子戴素蟾和诸子女皆善诗,合家更唱迭酬,共成七百余首。一时间“传诵远近,名流过访,觞咏流连”,他的居宅编竹斋也成了诗人们的雅集所在。 王鲲(1755—1832),字瀛之,号旭楼,为话雨楼第三代主人。他一生读书不辍,并勤于著述,将平生所作诗篇结集成《养真精舍诗抄》,又广选里中诗人之佳作,“自元明以至昭代(指清代),凡达官轩冕、山林隐逸、方外、闺媛,靡不广搜博采,甄而录之”,共得二三百人之诗数百首,编为《盛湖诗萃》十二卷,为盛泽留下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此外,他还辑成《松陵见闻录》十卷和《话雨楼碑帖目录》四卷。王鲲之子王致望,字渭徵,号少吕,他继承父志,搜罗里中诗作,选编成《盛湖诗萃续编》四卷传世,还著有《舜湖纪略》《宝爵斋诗文集》和《金石续辩证》。 仲湘(1797—1860),字壬甫,号子湘,是清后期盛泽诗坛的领袖,著有《宜雅堂诗录》。他的诗“能屏去浮华,力趋正轨”,弱冠之时诗文已传播人口,晚年所作《己酉纪灾》《荒政新乐府》等纪实诗,为盛泽保留了许多重要的史料。他还“以发潜阐幽为己任”,搜罗诸故旧诗,辑为《留爪集》。他与诗友周梦台、陈希恕、沈曰富等结成红梨诗社,分韵酬唱,并结集为《红梨社诗钞》行世。 沈云(1864—1921),字秋凡,是清末民初时的盛泽诗人。成书于1918年的《盛湖竹枝词》是他对盛泽文化的一项重要贡献。他耗费了十年的心血,创作了200首竹枝词,全面记录了盛泽的历史、人文、经济、社会、民俗、景观、特产等方方面面内容,展现了当年盛泽社会的一幅幅真实、生动的画面,让今天的我们能对百年前的盛泽有较为明晰的了解,功不可没。 吴江日报2018-11-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