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兰诵读86 | 干姜附子汤解析

 鉴益堂 2018-12-16

宋本《伤寒论》第61条: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61)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第61条解析:


【成无己】下之虚其里,汗之虚其表,既下医统本作“里中”又汗,则表里俱虚。阳主于昼,阳欲复,虚不胜邪,正邪交争,故昼日烦燥医统本作“躁”不得眠;夜阴为主,阳虚不能与之争,是夜则安静。不呕不渴者,里无热也;身无大热者,表无热也。又无表证而脉沉微,知阳气大虚,阴寒气胜,与干姜附子汤,退阴复阳。


【柯韵伯】当发汗而反下之,下后不解,复发其汗,汗出而里阳将脱,故烦躁也。昼日不得眠,虚邪独据热分也。夜而安静,知阴不虚也。不呕渴,是无里热。不恶寒头痛,是无表证。脉沉微,是纯阴无阳矣。身无大热,表阳将去矣。幸此微热未除,烦躁不宁之际,独任干姜、生附以急回其阳,此四逆之变剂也。


【尤在泾】大法昼静夜剧,病在肾阴;夜静昼剧,病在胃阳。汗下之后,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者,邪未尽而阳已虚。昼日阳虚欲复,而与邪争,则烦躁不得眠;夜而阴旺阳虚,不能与邪争,则反安静也。不呕不渴,里无热也;身无大热,表无热也;而又无头痛恶寒之表证,其脉又不浮而沉,不洪而微,其为阳气衰少无疑。故当与干姜、附子,以助阳虚而逐残阴也。以上三条,并是汗下后,小便不利者,伤其阴也;振寒脉微细者,阴阳并伤也;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者,伤阳而不及阴也。于此见病变之不同。


——《中医经典三家注·伤寒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