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中的哪些问题?

 昵称5217447 2018-12-16

(当有第二个孩子举手时,我们就遇上了难题:选择一个就等于剥夺了其他学生发言的权力)


关注课堂中的哪些问题?

——我这样看课系列


任景业


一般我们常常是只关注学科知识技能方面的成效。虽然我们说要关注什么三维目标、四维目标的,但我们习惯上常常关注的是,知识技能方面上的教学任务完成了吗?知识技能方面的目标达到了吗?而对其他诸如合作、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目标很少关注。我看课却很少关注知识技能方面的目标,更多是看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的各方面的问题及教师是否关注到了这些问题,教师对待这些问题时选择的解决方式和功效。

这里的各方面的问题一般有五个方面:

1.文化方面的问题。

文化似乎很抽象,其实它是通过师生在课堂中一言一行的教学细节体现出来的。要通过这些细节看是否体现了民主、平等、自由、理解、欣赏、认可、包容的文化。如,学生发言举手教师指定的方式体现的是否民主、平等、自由?点名学生回答问题,有的教师会追加一句:“你能不能说完整?”这样的随口追问是对学生的尊重吗?当事学生是什么体验?又体现了怎样的文化?

2.教学秩序方面的问题。

我们常常要求学生坐好,看着发言人。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不管发言人讲的是什么内容,不管发言人发言时的是什么方式,不管发言人发言时存在什么问题,都要求学生坐好看着发言人,则有些不妥了。当我们要用纪律不维护秩序时,可能我们已偏离了孩子学习的“思之所欲”。

有的学生在一节课中可能发言次数很好,有的学生发言次数一次都抢不到,老师是否关注到了?怎么解决?

学生要到黑板前分享时,要跨跃教室内乱放的凳子才能走到前面,学生分享时声音小,手捧书本挡着脸,分享时不看大家看黑板,……解决这些问题可能比学会某个知识点可能更为重要。

3.思维方式方面的问题。

在教学中分享时要关注学生的想法,而少说做法。从学生的想法中获取对思维发展有利的营养。要让学生能说出不同的观点、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展示分享到各个不同的视角,知道其他人是怎样想的,有助于完善师生的思维方式。

4.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

在学习中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如何阅读、如何作批注、如何听讲、如何用好三色笔、如何复习等。

5.学科知识及技能:

这一方面是我们的强项。但又是我们在评课中最不应当做重点的地方。因为这一节课的内容不过是一个例子。教学中前面四个方面的问题得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便不会让老师再多费心时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