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钓鱼跑鱼的5个主要原因

 梅雪舟 2018-12-17

一、鱼钩的问题

如果钩太大,鱼不能吸进嘴里或只能咬住一部分,钩尖无法刺入鱼嘴;钩太小,或不能刺入鱼嘴或刺入很浅,加上钩小,材质细软,刺入了也容易脱落;钩门太宽,相当于钩太大;钩门太窄,相当于钩太小;钩尖不锋利,同样难于刺入。

二、用线的问题

线皱折,鱼咬钩信息传递迟缓,造成提竿不及时;风线太长,提竿时劲使在举竿和收风线拉直上,到达钩尖的力变小,难以刺入鱼嘴;脑线过长,咬钩信息反应迟钝,提竿不能掌握火候;4.线太粗或吸水性太强,同样造成鱼讯失真,错失提竿良机。

三、用漂的问题

漂的浮力太小,鱼讯反应迟缓,提竿不及时;漂的重心偏离,不能直立水中,斜向漂反应的鱼讯失真,提竿难以掌握最佳时期。漂与坠有个搭配问题,是坠的原因还是漂的原因要作具体分析。

四、饵料的问题

饵太大,鱼只能咬住其一部分;饵太长,鱼咬住的是钩外部分或只将部分钩饵吸入;饵太厚实,钩尖没有外露,无法深刺鱼嘴。

五、提竿的问题

对各种鱼讯不熟悉,或因各种原因造成的鱼讯失真,都有可能使钓者提竿过早或过迟。过早,鱼钩没有全部入嘴;过晚,鱼钩可能已被吐出或半吐出;提竿过重,常将鱼嘴挂破,甚至可以将整个鱼唇挂下,造成跑鱼;提竿太轻,提鱼使的劲不够,鱼钩没有刺入鱼嘴;一般提竿应该是垂直向上,这样,鱼钩刺入鱼的上腭,鱼无法脱逃;若斜着起竿,特别是倾斜角度太大的话,鱼钩容易从鱼嘴边溜出或仅挂住一点点口角,当然会跑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