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里
假若古人看到这个标题,一定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为在古文中,“走”是跑的意思,“步”才是现代意义上的走,走步二字怎能合在一起? 《内经·灵枢·天年》说:“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趋”是小跑。十岁爱跑,二十岁小跑,三十岁喜步行,四十岁便喜欢坐着啦。现在的人生活条件好了,寿命延长,若算能后延二十岁,六十岁您也别老坐着,还是应该迈开您的腿嘛。 最近微信中看到一些警示,说是有人为了每日在“微信运动”中晒步数,拔头筹,占封面,把膝盖走成了滑膜炎,这就得不偿失了。所以有“专家”出来说,年龄四十岁以下者,一天步数不宜超过1万步,四十岁以上者,步数应保持在5千到7千步。而且说,步行对心肺和免疫作用不明显云云。 也许这个专家从来没有尝试过“微信运动”,并不清楚一万步到底有多长距离,行走多少分钟,所以才这样信口开河。笔者做过试验,下楼到小区大门口的菜市场连买带逛30来分钟,2000多步就计上了,不像专家说的那么吓人。如笔者这样没有上班任务的退休人,再加上早晚各一个小时慢慢地逛逛公园,一天至少也有万把步。所有这些加起来,一共不超过5公里——土话说,炮把里地。一个并无特别病痛的所谓“40岁以上者”,一天走上炮把里就能把膝盖走成滑膜炎,是不是太危言耸听了点,如果这样的话,干脆取消走路,把腿扛到肩上好了。 一天走多少步,须看各人情况,不可强求一致,更不必为晒而晒供人观赏,健身是自己个儿的事儿,弄成作秀就变味儿了。总之应以不累为度。但不管年老或是年轻,关键在一个“缓”字,只要你坚持了这个“缓”字,又以不累为底线,膝盖绝对走不成滑膜炎。 《内经》有言:“广步于庭,被发缓形”,清晨起床后并不梳洗,披散着头发,在庭院中迈着方步,慢慢地运动。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清晨起来,人的阳气初升,需要呵护,各种动作不要大,以免初升阳气不济,打乱了自然升发的过程。待到阳气升发旺盛了,动作再逐渐展开。 《养生类纂》和《修龄要指》都要求食饱徐行,晚饭后,慢慢走动走动,“使食下舒”、“消散”,方可坐卧。太阳落山后,也是人体阴升阳降之时,此时应该培养人体的休息状态,不可疾走,不可大汗淋漓,更不要跑步飙自行车。让阳渐渐入于阴,便能有一个高质量的睡眠。常常看到夜间十点多钟还有人汗流浃背地长跑,那就是在白白消耗身体的阳气,到了一定年龄,必定会遭到身体的报复。 广步缓形,徐行,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散步,现代人没条件在自家庭院中散步,有个公园或体育场走走也不错,慢慢地走,慢慢地看,能做到赏心悦目最好,别把走多少步当任务完成就行。 差不多人人都知道,自己的脚下有个涌泉穴,差不多人人都知道,按揉涌泉穴有N种保健的好处。但是想一想,你能每天坚持按揉涌泉穴1万次吗?没有人能够有这样的恒心,恐怕你花多少钱也请不到每天给你按摩1万次涌泉穴的保健医生。但你每走一步路,地球的重力就给你免费按摩了一次,你一天走了1万步,地球重力就免费给你按摩了1万次。《内经》中说:“足受血而能步”,“血凝为痹,凝于足者为厥”,脚能走路是因为脚中血液充沛的缘故,反过来说,脚中血液充沛走路就有劲,如果脚中的血液凝阻瘀滞,寒凉和疼痛也就跟着来了。俗话说,人老老在脚,走不动了就是真正的老了,百病从寒起,寒从足下生,散步有没有免疫的作用,无须笔者多费笔墨,从这千百年口耳相传的老话中就可得出结论。 其实,散步岂止按摩一个涌泉穴,人在行走的过程中,人体各部位的协调动作,就是一个全部经络的疏通、气血流转和按摩过程,无论你愿不愿意,你的气息、心跳的协调都比坐卧站立更为强化。随便做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比较,因故卧床一个月后再立身行走之人,无论肌肉、四肢、气息、心脏的承受力,都需要或长或短时间的恢复期。武断地声称步行对心肺功能作用不明显的专家不知是个什么样的“蒙古大夫”。 201808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