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颈源性头痛,不妨试试“颈五针”埋线治疗

 shoupae 2018-12-20

头很痛,被检查确诊为颈源性头痛

Q

请输入

有头痛症状的患者中约有 20%是颈源性头痛。病程较长者,疼痛部位可扩展到前额、颞部、顶部、枕部。有的可同时出现同侧肩背上肢疼痛。检查可发现在耳下方颈椎旁及乳定下后方有明显压痛

请输入

颈源性头痛是一种非遗传性、单侧性或双侧性头痛。 疼痛可分布于患侧颈、枕、顶、颞和额部,间歇性或连续性发作。有的可涉及肩和上臂痛,是一种以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为主的疼痛综合征。

为什么会出现颈源性头痛?

请输入

A

颈源性头痛的病因多由 C1~3所支配的颈部软组织包括肌肉、筋膜、韧带等产生无菌性炎症刺激血管扩张、损害肌肉组织、导致颈椎应力失衡,小关节错位或椎体间错位所致,上颈椎关节功能障碍。 这些无菌性炎症刺激上颈椎神经,导致了颈源性头痛的发生。此时可以以颈五针为主进行加减治疗。巅顶痛,可配百会,后项痛可配后溪,偏头痛配中渚,太阳等穴位。

该怎么治疗呢?

请输入

请输入

以颈五针为主进行加减治疗。巅顶痛,可配百会,后项痛可配后溪,偏头痛配中渚,太阳等穴位。

颈五针?

Q

A

颈五针包括C5、C6夹脊穴以及大椎穴。C5、C6夹脊穴定位于棘突旁开0.5寸,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颈椎病,具有明显的疗效。颈夹脊穴分布于督脉的两旁,督脉为“阳脉之都纲”,“总督诸阳”,与十四经络有着广泛的联系,诸阳经皆于此交汇,因此具有舒筋通络、行气活血、祛风胜湿之效。夹脊穴所在是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经气外延重迭覆盖之处,夹脊穴埋线能起到夹督脉之阳,助膀胱之气,调理脏腑,疏通经脉,调节两经的整合作用。大椎位于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相交会的地方。《针灸甲乙经》即言大椎为“三阳督脉之会”。故大椎内可通行督脉,外可通行三阳,除能调节本经经气外,还可以调节六阳经经气,在治疗颈椎疾病以及人体多种疾病中均具有重要作用。 从解剖结构上看,颈夹脊穴针刺治疗,可直达患者病变的神经根、椎间孔和退变的椎间盘周围,从而改善患处的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的代谢,消除炎性介质,减轻或消除神经根炎症和水肿。此外,大椎穴治疗作用广泛,大椎穴的治病机理可能与免疫调节有关。

为什么要讲究颈五针的解剖结构与进针层次呢

Q

A

颈椎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复杂,浅层为颈部皮肤、肌肉、血管、神经和等组织包绕,深层有椎体、椎间盘、神经根、椎动脉和韧带等结构。因此在操作时必须熟练掌握颈椎的解剖结构。

那颈五针操作方法有哪些呢?

Q

A

分别对C5,C6夹脊穴进行标记,应用碘伏常规消毒,然后将埋线针垂直针刺入穴位,然后缓缓进针,针刺深度约为2-3cm,深度达到椎板后,边推针芯边退针,将线体推入穴位多裂肌层次。大椎穴埋线时,采用皮肤提捏进针,针尖向上刺入1寸,植入皮下。埋线结束后,用棉棒按压穴位, 敷以埋线医用胶贴。一般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3周为1疗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