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下注是一个中医的术语,并不特指某一疾病,而是一种病证名。 从字面的意思,我们大致就可以了解到,湿热下注说的是湿邪夹杂热邪流注于下,湿和热都是中医的致病因素。 这里的这个下则指的是下焦,中医藏象学说将人体分为上中下三焦,对三焦解剖形态的认识,至今尚无完全统一的看法。一般认为大致可将人体躯干划为三个部分:横膈以上内脏包括心、肺等为上焦,横膈以下至脐为中焦,包括肝、胆、脾、胃等,脐以下为下焦,包括肾、大肠、小肠及膀胱。 中医认为肾与膀胱相表里,肾主水液,膀胱主贮存及排泄尿液,大肠主传化糟粕及吸收津液,小肠主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湿热下注,是指湿热邪气流注于下焦,引起肾和膀胱的蒸腾气化失常,大小肠的传化糟粕功能异常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症状。 湿热阻于肾与膀胱,导致肾与膀胱气化失常,则水道不通,小便不利,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短少等尿路刺激症状,还可见尿赤、尿浑浊等症。妇女还可表现为阴痒,带下量多或黄白相间。 湿热阻于大小肠,肠道传化糟粕、分清泌浊功能失常,可见腹痛、泄泻,里急后重,赤白下痢或泻下急迫,泻而不爽等症。 湿和热都是中医的致病因素,主要表现为小便短赤,身重疲乏、舌苔黄腻、脉濡数等,可见小便淋漓涩痛、会阴胀痛、阴痒、下肢浮肿、关节肿痛、湿热痢疾、湿热泄泻等。主要的疾病见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肾盂肾炎、阴道炎、痢疾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