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失智老人,养老机构能做些什么?

 快乐英平 2018-12-21

失智症,预防胜于治疗,目前在药物治疗方面确实没有特效药和特效的治疗方案。随着医学的发展,未来我们的期待和希望是通过基因方面的精准医疗领域研究取得突破进展。

那么,面对一个上了年纪的失智症老人,现阶段在养老机构的康复中,能做些什么呢?

耐心细致的日常管理

患者记忆减退,时间概念模糊,空间感和位置感会变差,做事稀里糊涂,外出也会迷路,识物识人障碍,这些需要养老机构环境的妥善设计与搭配,家具和物品摆放尽可能贴近生活和固定摆放,方便患者辨认和使用,将活动时候的行为简化。

🔺认知症看护系统

同时,不能因为患者的一些障碍存在而去限制他的活动,可采用最新物联网看护技术——认知症看护系统,对老人的日常徘徊游走科学、安全、高效地管理,鼓励他去做一些简单的活动,多予以正能量鼓励,避免因为责骂和犯错加重心理负担,在日常生活中为他营造一个和谐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必要的康复治疗和指导

失智症患者以进行性认知功能缺陷为主要特征,记忆障碍尤为突出。由于不能记忆到以前的经历和知识,思维和判断受影响,会相继出现相关运动功能障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

🔺25平方康复室案例

提升记忆力的训练

🔺认知症卧室——记忆角

🔺走廊——记忆墙

联想法:患者将要记忆的信息在脑海中与其熟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电话:87335100,想象成8个73岁的老人爬3座山去看望5个100岁的老和尚。)

图像法:可将要学习的字词或概念幻想成图像,尤其有助于记住陌生人的姓名。编故事法:帮助患者将要记住的信息按自己的习惯和爱好编成一个小故事。

关键词法:可将每件事的首字联在一起来记忆,又称首字组合法。(目标单词:地理、大海、物理、博览,可用“地大物博”的成语来记忆)

背诵法:反复大声或默背要记忆的信息,通过信息反复重复强化记忆。

提示法:提供言语或视觉提示。

改善知觉障碍

针对视觉失认症:可训练患者反复辨认左右方的物体;让患者说出各手指的名称;可用拼板玩具训练患者的形状失认。

🔺拼图(康复类产品)

针对视空间失认:可以让患者自己画钟面房屋等图形;让患者辨认、排拼、配对各种色调图片和拼板。针对视觉单侧忽略:重点训练患者把注意力集中于他所忽略的一侧,如我们站在患侧与患者说话等来诱导患者注意力。

🔺认知症专用餐具,红色全包围边缘设计有利于对视空间掌控能力差的老人区分餐盘、勺子、桌面的边界

改善知觉障碍

意念性失用:患者不能按顺序完成指定动作,如刷牙,训练时可通过视觉暗示,将动作逐步分解,演示给患者看,让患者分步练习,在上一个动作结束时,提醒下一个动作,启发患者有意识活动,直至患者完全掌握。

运动性失用:重点加强精细动作训练,治疗师可事先把要做的动作如倒水按步骤分解,先示范给患者看,然后反复训练患者至能独立完成。

结构性失用:可采取患者进行简单抄写或模仿的课题练习,如抄写图形或文字,叠衣服,搭积木,拼图等。

意念运动性失用:由于这类患者常缺乏有意识的主动活动,训练前我们需向患者说明活动目的、方法、要领,设法触动其无意识自发运动。如当患者手握牙刷时,通过触觉提示可自动做出刷牙动作。

🔺记忆牙刷、勺子,触动其无意识自发运动(康复类产品)

针对注意障碍

猜测游戏:取两个不透明的玻璃杯和一个弹球,在患者注视下由术者将一杯覆扣在弹球上,让患者指出哪个杯中有弹球,反复数次,成功后换成三个或更多的杯子,通过增加游戏难度,借此提高患者注意力。

删除作业:在纸上连续打印成组的字母或数字如KBLZBOY,让患者用铅笔删去治疗师指定的字母如“B”。反复数次,成功后可缩小字体、增加字符行数、区分大小写等增加难度,从而提高患者的注意力。

时间感:将闹钟定时为1分钟一报时,让患者读报纸或杂志,每当报时时停顿一下,反复数次,终止闹钟报时,继续让患者阅读,估计1分钟到时再停止,逐渐延长阅读时间至2分钟、5分钟、10分钟,当每分钟误差不超过5秒时再改为一边与患者交谈一边让患者进行同上训练,要求患者尽量不受讲话影响而分散注意力。

🔺模拟时钟(康复类产品)

以上内容来源于永爱养老【整理摘编:时英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