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草湖南 | 过去用嘴就能吹飞起来的白芍片,现在电风扇也吹不起来

 湖湘地理 2023-07-23 发布于湖南


手记

 有些疑惑需要眼见和体验才能解

我儿时的记忆里仍然有着中药房的影子。镇上那家隶属于人民医院,买药的人多,一整面墙的小药柜子开开合合。有时候,一个满面红光的老医生坐在里面给人号脉。药材收购站藏在一条巷子里,门口墙上总是按季节贴着收购告示,上面用毛笔写满了各种药材名字,有的美丽,有的令人惊奇,有的一见就知道是稀罕物。夏日将尽时,我在树林里收集蝉蜕,交到收购站,小小赚了一笔零花钱。可当年完全不知,这鸣虫蜕下的壳居然能治感冒、声音嘶哑等症。


那时,单位职工医院也有中药房,常年弥漫着汤药的苦香。在孩童眼里,那里蔚然大观,要比只有白药片和胶囊的西药房丰富百倍不止。医生们闲着无事帮药工晒各种草根树皮,干枯花朵,或者用脚蹬着铁碾子的轮轴,咯吱咯吱碾碎一些坚硬的块根。还有一只铜钵,铜杵沉重,被掌心摩挲得锃亮。用来称药的小秤大约是我最喜欢的物件,做工精致,秤杆细如发簪,秤星密布,可惜我不认识,而且直到多年以后,我才知道,它的学名应该叫“药戥子”,专门称量一些贵细药材。

即使不用去医院,与“药”有关的一切也无处不在。隔壁邻居每到秋天总晒点橘子皮,说是泡水喝可以止咳;读《红楼梦》时,宝钗服用的那琐细之极“冷香丸”,不仅收纳了四季的白色香花花蕊,还要择四个节气日的雨露霜雪,加上蜂蜜白糖,黄柏煎汤。没“可巧”二字,三年也难炮制成功。就连《西游记》里的孙猴子也会望闻问切,悬丝诊脉。实际上,药文化贯通了每个中国人的生活,里面有四季、自然、风俗、天文地理以及人情冷暖。难怪宋朝的范仲淹的宏愿便是“不为良相,便为名医”,悬壶,亦能济世。


再后来,药店仅仅只是药店,除了按方抓药,没人告诉你黄连当归三七的前世今生。制药也不再依赖手工,而是搬到了工厂。人们早已习惯了中西医并存的格局,这几年,对传统中医似乎越来越倚重,知名老中医的诊号需费尽周折才能得到,大型医院一天用掉的药材也以吨来计,然而人们真的从内心深处理解了它接纳了它吗?在许多人心目中,中医仍是神秘的,更类似于“玄学”,我国的儒学大师梁漱溟认为中医秉承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阴”“阳”“金”“木”“水”“火”“土”都是玄学的流动抽象的符号,并无一特定所指。它似乎离科学远,而离经验近。

有些疑惑,需要眼见和体验才能解。采访李穆医生时,我发现他开处方并不像大部分医生那样,写出病象,然后再罗列药方。他按他的五步程序来:饮食调节、精神调节、需要改变的生活方式、用药禁忌,最后才是中草药治疗。每一条的要求都写得清清楚楚。“到我这里来的病人有三分之一是不开方的,注意饮食起居习惯就好了”。这依循的正是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自然是什么?就是东西南北,就是春夏秋冬。顺应了,自然就情志畅快。这玄吗?

在中国,我觉得想理解中医其实永远不会太晚。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医既是医学,又是医道。凡是“道”都和一个人的生活经验以及他对自身和自然天地万物的领悟有密切关系。所以,只要你还在投身火热的生活,只要你对自我还有深情的关注,那么,你应该会懂中医。



文/王砚

图/陈韵骄

百年老店北京同仁堂有联云:“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可谓炮制核心价值的体现,不论古今,仍是需遵循坚守的。这门古老技艺里,包含着规范和自律。                    

    好的杜仲既能拉出丝也能轻易撅断

 11月21日,去岳阳市平江县慕平中药文化产业园。原以为一路通途,哪知兜兜转转,走错了三次,眼见着平原渐走渐远,径直往幕阜山深处行去。山路狭窄曲折,直到中午,才到板江乡流江村,终于看见一座迥异于农村种植果木和绿化苗木的园林,里面花草树木并不茂盛,但能看出是精心设计过的,每块地都规整。“这应该是药草园了。”我暗想。再过几百米,便是一栋很大的五层宅院,门楣上挂着“修身养心堂”的匾额,66岁的李穆站在门口,他身形瘦小,利落,说话嗓音洪亮,乍一看,不大似一位从医50多年的大夫,倒有企业家的干练之风。

李穆从14岁跟着外祖父巫书林学中医,后来又到湖南中医学院读书,四年学徒,四年学生,古典和现代中医药学来回学了一遍。学徒生涯令他极为难忘,平日跟着外祖父上山认药采药,一起出诊,救治病人,掌握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外祖父博学多才,除了医学之外,“阴阳八卦,诗词歌赋无所不知”,李穆认为,学习中医没有一定的基础和对文学的爱好,是学不好的,古典医论常常是“一字千言”,若无古汉语基础极难懂。从师学徒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再加上可以与师父一起从事临床诊疗活动,会更加深理解。

李穆给人看病从不收诊费,孤寡老人、家庭困难户连药钱也不要,全免。这也是传承了外祖父“从医无自我”的传统。如今,他特地开了一个“膳食堂”,专为病人所设,从饮食结构开始,根据不同患者调配三餐,大米、蔬菜、猪肉、鱼……食材都是自产。午餐时,我们也享用了“病号餐”,吃的米饭与红薯同蒸,河里的小鱼做成火焙鱼,五花肉也格外香,远胜超市所购。


顶楼是“国药堂”,也是整个中药文化产业园最重要的部分。门诊所用的中药大部分来于自己或药农在野外采收的中药材,由李穆亲自鉴定验收、炮制加工而成。中草药加工房、晒药台、炮制间一应俱全,备有常用切制刀具、铁夹、竹匾夹、炉灶、操作台、炮制辅料等,工作间里,药工们正用铡刀和片刀加工中草药。

 “你看这颗槟榔,刀工厉害的师傅能切出上百片左右!”他抓起一把满是花纹的槟榔薄片,笑道。果然,每片都极薄且均匀,手工切制时,需要一手用一把类似于爪子的工具紧紧钳住槟榔,另一只手慢慢切片,费时,然而精致。

槟榔

 柜台里,一束束党参用细线捆扎,一样长短。“这都是五到十年以上的杜仲,”他拈出一片,轻轻一折,断面立时拉出白丝,随即断成两截。“杜仲是强腰健肾的药,一定要用主干,枝桠部分不收的。好的杜仲用盐炮制后,既要能拉出丝,同时也要能轻易撅断”。

 整整一面墙的药柜,收着800多个品种,一些连锁药店也达不到这样的规模。


杜仲

  “大家都说中医效果不好,其实问题就出在药材上”

    “大家都说中医效果不好,其实问题就出在药材上。现在不但中药材假的太多,太乱,加工炮制也不到位,我这里在保证药真的同时,还必须保证加工炮制到位。”说到假药,李穆不免有些激动,他拿出一支海马,说,“我们用的海马是中空的,内脏去掉,很轻。可是药材市场有些人就在海马里面掺水泥增重。中医讲究药食同源,食材不好,也影响治疗效果。像蜜炙,以前的蜂蜜都是纯天然,现在蜂蜜掺水加糖;酒制有用白酒的,也有用黄酒的,但都是用粮食做的酒,现在很难达到这一要求,有些人图便宜用勾兑酒。”

在他这里就诊的病人中,就有为假药所伤的。曾经一位张家界的女士,产后乳汁少,在当地医院开了几副中药,结果服下后,竟然完全没有了乳汁。焦急中,找到李穆医生。“我开的方子其实也差不多,把药材都给她看了一遍,她指着其中的穿山甲说,这个和她原来用的不一样。我当时就明白了。她原来服用的穿山甲炮制时拌了明矾水,是奸商为了增重用的恶劣手段。明矾虽然无毒,可是有收敛的作用,哺乳期女性吃了怎么会有乳汁呢?”

“传统中医都是全科医生,不懂药不能言全科。”他说。在他看来,一位全科医生必须要懂得分辨中草药的真假,“穿山甲,冬虫夏草用明矾水浸,全蝎用盐水浸,海马肚内填石灰,僵蚕拌石灰,西红花掺红花,红参中加糖,动物胎盘冒充紫河车,羊筋冒充鹿筋,水半夏冒充旱半夏,白木香冒充沉香,牛马鞭冒充鹿鞭,菜花蛇幼蛇冒充金钱白花蛇,莪术冒充三七,用熬煮过的龟板、鳖甲冒充正品龟板、鳖甲,蚕蛹冒充僵蚕,滇枣仁冒充酸枣仁或酸枣仁中掺滇枣仁……太多了。作为医生,不知区分,会给病人造成很大伤害。

二是要懂得一药多名和多药同名。很多中草药产地不同,分布在全国各地,各地的叫法就有差别。如菊科的马兰,又叫紫菊、阶前菊、鸡儿肠、马兰头、竹节草、马兰菊……所以加强全科医生的中药识别、采收、加工、炮制的基本知识普及,是中医药传承必不可少的功课之一。


李穆,1951年生,湖南平江人。自幼师从外祖父巫书林学习中医,后毕业于湖南中医学院,现为岳阳市古今医院研究所医学顾问、主任医师。学术造诣颇深。

他从源头上严控中药材的质量。中药材采收季节性很有讲究,凡是用花的必须是含苞待放的花蕾,而不是用的花朵;根茎药材采收应是秋冬二季才行,如黄精最好的采收期是霜降以后;艾叶采收最佳时间是端阳节的午时;牛至采收的最佳时间是公历7月3至15号左右。“我们平江的白术特别好,成分含量高。黄精、山苍子、勾藤、活血、鬼针草、商陆、辣蓼、鱼腥草、虎杖……山上有400多个品种。生长在竹林里的黄精最好,竹林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前年挖了上百吨”。

     “现场加工药效胜过已加工好的几倍,这个就叫精品”

  “现场加工药效胜过已加工好的几倍,这个就叫精品”

 “有些药材的加工按照传统方法其实药效最好。比如常用的白芍片,传统加工的要求是用口吹白芍片能飞起来为合格,现在是电风扇也吹不起来,这样就明显影响到药效的煎出。”他说着,走到一只盘箕前,里面盛放着加工好的白芍片,“噗”地吹了一口气,白芍片果然轻轻飞了起来。


口吹白芍 

前堂坐诊,后店制药,在他看来,这样的传统格局是为了炮制出中药精品而创设的,在临床医疗中,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加工炮制与病情需要的药。“比如患者咽喉痒咳嗽,薄荷是首选药,薄荷主要含挥发油,止痒主要靠这个芳香的薄荷油,现场加工药效胜过已加工好的几倍,这个就叫精品。”

前店后厂作坊式的传统中药饮片加工炮制已经不复存在了,能够从事传统中药加工炮制的人才也微乎其微,而懂得使用传统中药加工炮制全套膏丹丸散的人才基本上没有了。李穆深为传统中药炮制技能的传承而忧虑。


11月21日,平江县慕平中药文化产业园,李穆演示如何走出这用麦冬组成的太极八卦图。

“国药园”是他打造的“中草药识别科普基地”,这是全国第一家自然生态中草药识别科普基地,他想让更多民众了解和接受中药,认为中医药文化尤其应该根植于青少年教育。

入冬后,药园仍然有不少药草正在开花结果,十二生肖区按药名字中的“生肖”分门别类,有马鞭草、蛇舌草、牛膝、鼠曲草、虎杖、龙葵、龙须草……,“四季走廊”则依次种植了四季生长的药草,一盆矮地茶正结着殷红的果实,刘寄奴、韩信草、土人参都还开着细碎的小花,这是专属于它们的季节;四周墙壁上挂满了与中草药相关的讲解板,每种中药材都标明了品名、功能、主治及科属。五行太极区用麦冬组成了太极八卦图,像一个小小的迷宫,曾经有人试着走出去,结果花了两天时间。附近的村民也常常带孩子来这里转一转,顺便认识一些草药,学习一些保健知识。


青葙


韩信草


土人参


矮地茶

这正是李穆所希望看到的。传统文化与中医药、自然知识二十四个节气与中草药种植、艺术与中草药名,还有中医的“天人合一”都在这里得到了呈现,这种简单的表达手法把人们认为难学、难懂的、枯燥无味的中草药变得生动起来了。

认识中医不易。在未彻底了解之前,也许它看上去就像一块普通石头,打开后才知有美玉。当许多人还在为中医西医孰优孰劣,中医是科学还是伪科学之类的问题争论不休时,不能否认的一点是,这门流传了5000多年的传统医学,不论是在世界,还是在本土民间,依然拥有它的核心之力。

so,“从前慢“的日子又“回来”了

……

湖湘地理

如果你喜欢去火山,看冰川,捡化石...探索一系列有趣的事情,关注我,带你走遍湖湘每一寸土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